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女教师职业倦怠有相对特殊的成因.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大女教师安教乐教、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女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包括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职业压力因素、学校管理评价因素、女教师自身性别因素.缓解女教师职业倦怠,女教师应当主动寻求广泛支持、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开展有效的职业培训,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校女教师的压力状况和压力应对方式,分析其压力来源及其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辽宁省沈阳市4所不同类别高校的各100名女性教师,采用《职业压力调查问卷》和《成年人应付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并对37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女教师总体压力较低,自身发展、工作强度是压力主要来源,应对压力时多采用指向问题中的制订计划方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对18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高校女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对工作的社会上地位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略高于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的满意度;高校女教师的社会网络因素对工作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其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职称、学校类别、任教年限及工作性质并不能显著预测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校女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社会网络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抽样调查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配偶支持、是否有孩子及孩子的年龄、自我角色定位,与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呈现出相关关系;而家务承担、职称等,并未与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呈现出相关关系。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由于受到结构性因素和缓冲性因素的影响而在数值上处于中间水平,但有着生命历程性和差异化特点。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本质上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传统性别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问题,还要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我校女教师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以 5年来我校女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妨碍女教师能力得以发挥的因素 ,并提出提高女教师素质的措施 :(1 )领导重视 ,创造条件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培训 ;(2 )更新观念 ,摆正角色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3)克服困难 ,鼓励女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4)注重实效 ,开展继续再教育 ,提高女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高校女教师事业家庭角色冲突问题已成为助推事业成功,增强女教师家庭生活幸福感,维持其身心健康,改善其和单位、家庭之间关系以及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学校应为高校女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增强角色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调查研究结果所显示的小学女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及男教师的基本事实,探讨影响小学女教师身心健康的原因,提出在实践中关注和改善女教师身心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女教师的进取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女教师是我国知识女性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也是高等教育中日益壮大的生力军,其职业成就却远远落后于男教师,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以进取意识为视角,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提出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使之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女大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社会性别公平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格测量对比分析,针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和培育优良的教育心理环境;加强自我教育,为维护女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内在保证;提高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关怀意识,增强女教师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从源头抓起,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合并院校,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随着学校的发展,专任教师数由合校初期的573人增加到现在的792人,比合校初增加了27.65%;其中女教师由原来的278人增加到462人,增加了39.83%,现在女教师的比例已经占我校教师总数的58.33%,在数量上撑起了学校的"半边天"。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转型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发挥我校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对我校女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特别是对专任女教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是我国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学女教师为例,1950年全国高校的女教师只有2139人;到1981年,在全国高校任教的女教师已达62496人,增加了26.9倍;(摘自《妇女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到1991年,全国高校女教师增加的速度更快,已达11.64 万,占教师总数的29.1%,同时,有很多女教师走上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教师自评的方式,对河南省高校的学术环境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女教师感受到的整体学术环境不理想,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及不同专业职务的高校女教师在学术环境上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新改制本科院校女教师工作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物理环境、学术环境、管理环境中,最影响女教师工作的因素分别为:"教学条件不完备"、"图书、网络资源匮乏"和"教师评价标准不客观"。对女教师走出困境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一方面,高校应在教学、科研方面给予女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女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1995-2010年高校女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科学开发和利用高校女教师人力资源的对策,即一方面高校要因地制宜构建提高女教师素质的平台,并健全机制挖掘女教师的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女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问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女教师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学校女教师身体素质,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为高校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职业病.作为高等教肓发展不断深化的大学教师群体中的女教师也无法回避这一问题.本文从实践和理论上探讨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其相应对策,以期有助于从事高等教育的女教师提升工作投入程度,远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校青年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合肥学院等三所高校171名35岁(包含35岁)以下青年女教师进行测查。结果:高校青年女教师的社会支持以及人格因素中的适应性和社交性对其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提高高校青年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任教科目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其中在焦虑、偏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随着职称的变更,不同的心理问题有呈现职称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林业大学资助下,采用问卷调查、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校女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因素进行了研究。涉及女教师的基本情况、思想、文化生活、教学及科研等方面,就女教师教学工作量与职业压力、科研困难与科研压力、事业成功的障碍等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女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学术水平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女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低于男教师,但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不同类型的高校女教师学术水平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