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7):55-58
作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是农村法治发展的主导者,其主导法治之难不仅在于立法的缺陷与执法的尴尬,更在于要在一个有着浓厚伦理文化传统的特定地域植入现代法治化治理机制,改变沿袭了几千年的乡村治理传统。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基层法治生态不健康,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偏低;基层政府行政的法律权威面临多重挑战;基层政府行政与村民自治的冲突长期存在;基层干部的行政理念尚未完成法治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从宗教宽容到法律宽容的思想延伸和运用,是宽容学说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宽猛相济"思想还是西方基督教学说中的"宗教宽容"思想,都包含有内在深刻的法律宽容要素.法律宽容或法哲学上的宽容原则虽然在我国和西方的遭遇不尽相同,但却包含有共同的社会价值,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律宽容体现的是一个法律从严厉到宽松的历史过程,它虽然是来自法律秩序或法律领域之外的一种价值或超法律原则.但却是现代立法和执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调整原则.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为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体系,扭转重发展、轻规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理念,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新理念;扭转重效率、轻公平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理念,树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新理念.构建和谐社会,还必须确认和维护社会权(社会权利).立法者应当建立社会权的有效实现机制.旗帜鲜明地向弱者倾斜原则是现代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向弱者适度倾斜的原则不仅不违反平等原则,恰恰是坚持、捍卫和发展了平等原则,并最终贯彻了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政治理想,乃至政治正当性的基准。可以把它理解为"法的原则"与"治的原则"的互动关系。以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古典思想家对西方法治理论贡献卓著。亚里士多德把法治作为一项统治原则置于其对政体的讨论之中,阿奎那则在此基础上延伸了对法的本质的探究,从而把法治视为政制和法律体系运行良好的标志,是更为根本的法秩序固有特征的外在表现。从古典法治观向现代法治观的演进伴随着法的因素的增长,这也使得现代法治理论家倾向于以法的原则界定法治。  相似文献   

5.
"先发"地区的先行法治化是指中国东部地区在其经济与社会"先发"的基础上,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下,率先推进区域法治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东部地区法治先行最为基本的动力.先行法治化虽然发生在局部地区,但具有全局意义,其实质性的推进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区域法律生态学"是针对中国法治转型的特殊性而在理论上提出的一个初步的线索和指引,期待能以此为方向,进而形成更为丰富、具体的指导理论.浙江省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先发"地区先行法治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现行体制下完全可行,其完全可能成为中国向法治转型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五大矛盾辨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中 ,存在着法律与立法、控权与维权、确定性法律与解释性法律、新道德与旧道德、法律普通化与特殊化等五大矛盾。正确认识这些矛盾 ,将有助于我们完成法治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易国锋 《社科纵横》2008,23(6):62-6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法治建设,而在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恪守基本法律原则、法治统一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权益保障原则、村民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8.
李积霞 《社科纵横》2004,19(6):67-69
行政指导是现代国家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 ,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主体采用行政指导来调动行政相对人自愿协同政府管理的积极性 ,以弥补相关国会立法和委任立法的空白 ,降低行政成本。我国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贯彻行政法治原则的进程中 ,需要进一步从功能角度认识行政指导行为 ,以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实施行政指导 ,促使其消极方面向积极方面转化 ,实现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9.
实行立法起草的专门化是香港法治经验之一: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是为了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对立法活动的参与而设立的,是专业研究立法的机构,为法律草拟科提供研究成果,在香港立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与香港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在立法制度方面是不能进行机械比较和模仿;但我们可以学习其法治精神,从技术上学习其先进经验,提高我省的行政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程序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育刚 《探求》2002,(Z1):95
程序是指作出某种决定或实施某种行为的过程 ,它通常是由方式、步骤、顺序、时限四要素构成。法治的运作离不开程序 ,无论是选举、立法还是行政、司法 ,都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来完成。在诸多法律程序中 ,司法程序是其典型形态。法治国家极其重视程序的作用 ,把公正的法律程序看作是实现法治的基石。轻视程序是封建制法律的传统与特征 ,我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在轻程序问题上的表现也是相当突出的 ,在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中 ,我国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程序的价值和作用 ,认识到法律程序对防范权力的滥用、保证民主参与、作出理性化的决定和保障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