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末民初的校友会在近代中国影响甚巨,然而学界相关研究极其匮乏。校友会产生于近代新式教育的基础上,数目繁多,类别丰富。因其具备相形严密的运作机制,加之其开展的众多活动颇引人兴趣,使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校友会会员面对外国侵略时表现出的强烈爱国情怀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铁路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生活观念的变化尤其令人注目。铁路的开通使沿线地区人们的时间观念由模糊的时段精确到时点,空间感知由静止向流动转变。随着铁路的延伸,火车渐渐成为人们的普通交通工具",少不入川,老不入广"的传统出行观发生了转变。为了改善生活,谋求发展,人们通过铁路交通来到沿线城市就业,寻求商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由原来的保守、封闭转变为开通、趋新,并以开放的心态来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深受本土义赈的影响,从而使红十字会具有了强烈的本土化因素。从红十字会的职能来说,初期的中国红十字组织并没有承担救护伤兵的职能,实际上只能救护难民。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红十字会才真正实践了战地救护的职责。随着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通过,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初步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山西婚俗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末民初山西婚俗变化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动向。其一是婚姻程序由繁趋简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二是文明婚礼开始出现。笔者试对其进行论述,旨在引玉。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新疆慈善事业由宗教慈善、官办慈善与民间慈善构成。慈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制度化、水平初级化等特点,出现了慈善资源配置不均衡、监管机制缺失、对慈善的依赖等问题,降低了救助的实际效果。以宗教慈善为主、官办慈善与民间慈善为辅的新疆慈善事业格局折射出宗教、国家与民间力量对新疆基层社会的不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燕赵社会风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燕赵地区的社会风尚发生了诸多变化,几乎遍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变化虽然较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但变化的速度快,发展不平衡,并逐渐成为我国北方社会风尚变革的先行地和辐射源,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社会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民主”自传入海内之日起,便与“西化”、“君宪”、“共和”等观念混杂通融,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变革不容忽视的思想力量之一。在中西分化、新旧对立的思想环境中屡遭质疑和反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知识精英针对“民主”在理论与实践中所显露的弊端持续进行理性思考与建言;二是部分儒生士绅基于传统价值观念而排斥或反对新观念或新思想;三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因“西学东渐”而产生的抵制情绪。这些理性思索与情绪宣泄交织的言论,涉及“民主”的诸多方面,对民主观念在中国的开通前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任何时候轻视、蔑视甚或无视反民主言论,均不能构成对中国近现代民主发展史的完备研究。因此,就清末民初的反民主言论及其背后的思想因素做必要的综合与分析,用以探查民主在中国举步维艰的历史因缘以及中国民主发展的若干特质。  相似文献   

8.
在清帝国腐朽不堪和民初社会曙光未现的背景上,昆剧作者在创作中表现了对现实的极度不满,然而,对未来又信心不足,剧作流露出浓郁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由于多数剧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昆剧创作当作思想宣传的一种手段,因此,说教大于形象。又因为他们缺乏舞台经验,故不遵守昆剧规矩、言语晦涩、情节平直,成了许多新剧目的通病。但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总的说,清末民初的昆剧创作,使更多的观众对昆剧失去了信心,加速了昆剧的衰败。  相似文献   

9.
10.
自清末汽车从国外输入中国,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一历史时段,国人对汽车的认识经历了一段从疑惧到接受以至倡办的过程。这既表明了时代的进步,又反映了国人理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是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旗袍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改造与转换,从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典范。通过对旗袍改良各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旗袍改良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社会状况特殊,私盐问题产生的原因因而异常复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私盐较官盐的优点方面来分析,还要注重历史的、制度的、主观的及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诸如历史根源、商人贪利、军警擅权、制度之漏洞、地方之便利及供求之失衡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新闻本体范式”兴起,研究范式多样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学术队伍人才济济,学术成果丰硕并走向世界。此后的新闻史研究,须更多负起“资治”“知来”之责,创新研究范式,填补研究空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史学。  相似文献   

14.
师生之礼作为我国传统“礼”的一部分,在民国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从师生之礼的称谓、内容、形式、对象、关系五个方面着手,从孔颜师生之“博文约礼”这个层面来探讨师生之礼的转变,从而体现出民国师生之礼的时代色彩和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农村宗族,可谓是集衰落与变异于一体。此时的宗族制度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革命的强力冲击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诱导等因素,呈现出式微的趋势,这种衰落是相对于传统的宗法性家族而言的,但在式微中又开始接受现代观念,呈现出一些发展和变异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商标广告的兴起,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以爱国为内容的商标广告又是当时的重要特色。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不管是厂矿还是企业,大多以“爱国”、“国货”为题材来做商标广告。这样的主题选择是所处时代特点所使然,用爱国主义来衬托商标广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爱国商标广告的广泛传播又为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提供了载体与平台。商标广告与爱国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重点以天津《大公报》上所刊商标广告为载体,以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为基础,简略论述近代商标广告与爱国思想的共生与互动。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为了巩固国防,开发边疆,调整人口布局,安置灾民,实施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移民实边”战略。这一战略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列强尤其是日本、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步伐,增加了官府的收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中国近代矿业法规述评(1840-19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清朝过渡到民国期间,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在转轨.在近代经济领域里,清朝开始吸纳、接受近代经济专门法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矿业法规的产生、演变和修正,从<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到<大清矿务章程>,中国早期的矿业立法走过了由收到放、由紧到松、由粗而细、由简至繁的历程,逐步形成了中国早期的矿业法规体系.这突出地彰显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调整性和适应性,也体现了向近代工业转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毒品的泛滥成灾,是近代山西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1905年至1906年,山西一省行销的土烟量即居全国第二。鸦片烟毒使山西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但在清末禁烟时期,山西的鸦片之害一度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山西成为全国禁烟的典范。本文即从禁种、禁吸以及禁运三个角度来考察清末山西禁烟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从而为当今的禁毒斗争提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国古代荒政发展的鼎盛阶段,救荒措施集历代之大成,最为完备。煮赈是荒政救助措施之一种,清代的煮赈分为官赈、民赈、官督绅赈三种形式。官赈粥厂又分为常设粥厂和应急粥厂。施粥主要用来弥补其他赈济之不足,尤其是在未赈之先与大赈之后殊为重要,可以说煮赈是花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赈济效果的救济方法,也是赈济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故而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