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以经典的中位选民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全国“十县百村”新农村建设调查的1 981户农户数据,运用有序logit计量模型,对农户公共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对农业生产设施、农村道路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偏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农户的公共品需求具有明显的收入效应;其次,农户对农业生产设施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价格效应;另外,其他个人特征和村庄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农户公共品需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级公共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村民有参与公共品供给决策的可能性,但我国村级公共品“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忽视了广大农民对公共品的实际需求,使村民参与公共品供给决策成为不可能。为破解这一现实困境,就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村级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而加快基层民主建设、改变基层干部的产生办法与绩效考核办法、深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推行村级公共品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构建村级公共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宋德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52-57
运用税收自愿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心理契约理论分析"搭便车"造成的虚假的需求曲线问题。指出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一个研究市场中的私人行为,主要关乎私人决策,一个是政治程序中的公共选择,属于公共决策,人的行为和动机应有一定区分。与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有所不同,公共财政学的初始假设不应是单纯的经济人,而应该是与政府有着成熟稳定的心理契约,有一定社会责任感,且拥有较多理性成分的理性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搭便车行为及其所引发的需求曲线的虚假性质,并彻底解决公共财政学理论基础的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七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6)
西藏农牧区公共品供给是"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重要手段.怎样认识西藏农牧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是重大的课题.本文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公共品的特殊性,为更好地使供给的特殊性与需求的特殊性相协调,一是准确把握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领域;二是完善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三是完善农牧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四是完善农牧区公共产品监督管理机制.五是对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论作为公共品的秩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雪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6)
秩序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秩序是可扩展的,但扩展的维持需要依靠信任的连续生产。在现代社会,秩序是国家、公民社会和市场互动的结果,并因为三者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国家始终是秩序生产的核心。随着公共的扩展,任何单个的治理机制都无法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复合治理来实现秩序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汪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4-105,186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推导和描述是劳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中的基本问题,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劳动经济学》对企业短期和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进行了较细致的描述推导,然而其推导过程存在若干疑问和矛盾。论文在对规划教材中推导过程提出若干质疑的基础上,对短期和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进行了再推导,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描述和解释。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量分析求出Hicks、Samuelson需求曲线的代数表示式子,从替代效应、价格效果处理方式、斜率、需求价格弹性四个方面,对Hicks、Slutsky、Samuelson需求曲线进行比较.在相同初始价格以及相同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由于各自价格效果处理方法不同,Hicks的替代效应小于Slutsky的替代效应,Samuelson的替代效应与Slutsky的替代效应相同;Hicks需求曲线斜率最大,Slutsky需求曲线次之,Samuelson需求曲线的斜率最小;Samuelson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大,Slutsky需求曲线次之,Hicks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最小. 相似文献
8.
公共品的概念为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篇关于公共品的综述性文章,本文通过解读当代公共品理论的若干重要文献,试图通过阐明"公共性"的确切含义以及公共品的供给方式,使人们重新认识公共品概念的理论及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龙游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1):68-71
区域公共品要有一个适度的规模,但目前我国区域公共品的提供出现了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象,要实现适度提供需要以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考虑经济发展对区域公共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论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而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渠道“变窄”,短缺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与农村税费改革相关联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在乡镇政府职能、财政体制、公共供给的决策机制、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公共品筹资渠道等方面作出科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城乡基本公共产品需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公共产品需求快速扩张时期,人们对满足吃穿的温饱需求已开始转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产品的需求.为了更好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有必要了解城乡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并对其进行比较,以居民需求导向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杨瑞梅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8-10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但是,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传统的一元供给思维和以政府为中心的供给体制下出现了“高原现象”,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供给已经成为可能,而多元供给体制的建立必将成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二元结构社会向城乡统筹的和谐社会转型时期,对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需求能否真实、准确地得以显示,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的有效性。就农村社区公共物品需求显示而言,还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问题有待解决。了解并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从事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关于公共物品及农村社区公共物品需求显示的研究文献作了初步的回顾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关键时期,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蒂布特模型是关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理论研究,其政策含义是政府要采取促进居民流动的方式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由于该模型所作假设的现实性较弱,其结论和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根据流动程度,可以把公共产品划分为可流动公共产品和不可流动公共产品两类,可以通过可流动公共产品的流动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中国目前在城乡可流动公共产品优化配置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被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由过去农民承担的制度外供给变为制度内供给,全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导致了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的萎缩,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第二,自上而下的农村供给决策机制尚未改变,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多层级政府决策程序链过长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多层政府自身的负担与农村农民农业需要的公共服务争夺资源的矛盾没有解决。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状况、供给状况分析为基础,针对农村供需之间的具体矛盾,结合中国具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及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产品供求矛盾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忠桓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74-578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公共需求不断增长是公共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产生源于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的垄断、政府能力不济、官员腐败而导致的供给效率低下,以及社会环境变迁公共事务的快速增长,公民对公共产品消费的需求刚性、需求偏好等因素.要化解矛盾,除了合理引导公民理性的需求外,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打破政府垄断,推进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质量和数量;调整公共产品的结构,保证重点、公众紧急需要的公共产品的优先供给.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孝义市角盘村这一个案为例,说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现状,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府、村集体、农民这三个主体角度,分析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期望为化解该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矛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文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36-4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地方财政支援农业项目支出稳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取得显著的成绩,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在公共物品供求上仍存在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地区失衡等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供给决策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多元化的供给主体选择机制,多渠道融资机制以及长期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2):47-50,65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区域竞争的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使得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日益凸显。而区域公共产品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恰当的区域公共产品提供机制有利于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水平,对于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安全和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