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几年前,文学观念的变革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些同志还对文学观念的变革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解决。需要讨论和研究的,不是要不要变革文学观念的问题,而是新时期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哪些变革?在文学观念的变革和更新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以便使今后文学观念的继续变  相似文献   

2.
文学经典主义批判——兼答盖生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迄今为止的文学史,在总体上和本质上是一部经典文学历史。以经典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经典文学社会和经典文学时代,大体上是到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才基本结束。也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社会的文学开始步入了后文学时代。对于这样一个时代而言,在经典文学时代里所形成和铸就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观念,已经基本丧失了阐释功能和价值。必须重新思考对文学和文学史的理论理解,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对经典文学的依恋情结。  相似文献   

3.
乌托邦精神是文学为人类导航、为人性导航的神圣而永恒的向度,对乌托邦理想和激情的率然抛却绝非正确的抉择。乌托邦精神要获得新生,必须获得更具生命力的健康的基因。应该清理乌托邦传统,构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新乌托邦精神"。"新乌托邦精神"是对历史上乌托邦传统的合理扬弃,有着宏阔的现代视野和有效的防御机制。中国文学应该高扬"新乌托邦精神",重建面向未来的审美理想和责任承担意识,为萎靡不振的文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先秦文学的学科内涵--以欧洲文学学科发展为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学科是中国固有的一个学科 ,其发展变化 ,与西方文学虽然有别 ,但又有共性。东西方文学的演变规律让我们明白 ,虽然今天的文学概念不包括过去曾经作为文学存在的某些文学形式 ,但是 ,对于着眼建立文学理论体系的学者来说 ,我们应该把那些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学形式看作是今天文学的历史 ,而今天的文学观念 ,正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法国文学在他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说过去所有文学理论教给我们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文学是文学,那么今天我们从法国文学中领悟到的命题却是文学非文学。20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新地中海精神给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他者心态,这一变化推进了文史哲真正的融会,促动了教科文实际的疏通,得益的是天地人本真的磨合。法国文学在变,文学体性在变,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应该变。本组笔谈涉及到法国文学他化的渊源、特征、国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推进这项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非文学命题、辟文辟学辟思的辟文学方法以及他者思想、新地中海精神等新看点的讨论,不仅促进对法国文学演化的理解,同时加深对人类文学思想及其新原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法国文学的他者指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国文学在他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说过去所有文学理论教给我们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文学是文学,那么今天我们从法国文学中领悟到的命题却是文学非文学。20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新地中海精神给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他者心态,这一变化推进了文史哲真正的融会,促动了教科文实际的疏通,得益的是天地人本真的磨合。法国文学在变,文学体性在变,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应该变。本组笔谈涉及到法国文学他化的渊源、特征、国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推进这项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非文学命题、辟文辟学辟思的辟文学方法以及他者思想、新地中海精神等新看点的讨论,不仅促进对法国文学演化的理解,同时加深对人类文学思想及其新原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法国文学在他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说过去所有文学理论教给我们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文学是文学,那么今天我们从法国文学中领悟到的命题却是文学非文学。20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新地中海精神给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他者心态,这一变化推进了文史哲真正的融会,促动了教科文实际的疏通,得益的是天地人本真的磨合。法国文学在变,文学体性在变,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应该变。本组笔谈涉及到法国文学他化的渊源、特征、国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推进这项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非文学命题、辟文辟学辟思的辟文学方法以及他者思想、新地中海精神等新看点的讨论,不仅促进对法国文学演化的理解,同时加深对人类文学思想及其新原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李金泽 《学术界》2012,(11):147-155,285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以一种直面社会现实、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姿态带来了文学主题的新突破,找回文学关注现实、推进社会变革的社会性价值。然而,"底层文学"对社会底层的观照,大多只是停留在对底层苦难生活和艰难处境的道德性同情之上,很少涉及对底层社会精神世界的展示和批判。即使有些作家开始涉及这一主题,但是,他们的作品多是对底层人性中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没有真正书写当下社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精神价值。抒写底层社会美好的精神理想,更深层面的实现文学的精神救赎价值,应该成为底层文学最重要的关注点,实现精神救赎价值仍是底层文学重要的主题开掘向度。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历史传统和研究中,文学始终是作为"经典文化现象"而被认识和理解的。我们是事实上的文学经典主义者。从文学的历史过程来看,过去我们是文学经典主义者,是文学的信仰者或信徒,是完全自然的事情。但是当人类社会走进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社会之后,如果我们再坚持文学经典主义,我们再坚持对文学信仰,就将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应当是一个文学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必需看到人类文学生存条件所发生的历史性交化。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文学经典时代了。因此,我们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再无可能去对文学加以信仰了。在一个文学"失仰时代"里,文学边缘化、文学社会教化功能的降低,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观念的符号学探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文学观念与西方文学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追溯到文学观念发生的初始阶段。探讨中国文学观念发生时的原初意义,既不能靠一般的理论推衍和逻辑推导,更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模式,而必须从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实际出发,以可考的文学观念符号为依据。遵循这一思想,本文在分别考察“文”、“学”的符号原义及其衍生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了中国文学观念发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学观念所具有的原初意义,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学观念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考察戏曲小说评点的基本材料可以探讨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明清时期的文学评点出自文人之手,其"文人"和"士人"的身份导致了他们评点批评的两个精神向度:一是审美批评,二是社会文化批评。他们的审美批评,既体现出从印象式批评到理论化批评的演进,又包含着批评姿态、不言之言以及文情激荡的特征。他们的社会文化批评,表现为社会关怀、伦理维护和"发愤"、"抒愤"的士人情怀。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与文学创作相辅相成,构成了另外一重值得探讨、品味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化语境中 ,由于文学内部、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变化状况 ,它的基本格局应该有新的体认 ,论者在文中对于当前中国的文化语境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 ,结合到当前全球化对于文化的影响态势 ,分析了我们文学研究面临的无根化和失语症的主要症候。最后 ,则是指出了我们为了摆脱困境而应该考虑的策略 ,坚持积极对话的立场也许是我们别无他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我们特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中,王本朝的《生存体验与知识趣味: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的批评》认为,1930年代鲁迅就批评过朱光潜的静穆美学观念,它不同于新文学内部的其他论争,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美学意义,涉及到以美学理论解释文学对象的效度和限度,文学欣赏的局部与整体,当下想象与历史态度,文学观念的言说身份和价值立场,以及中国现代美学不同的建构方式等问题。杨剑龙的《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认为,在娱乐化时代背景中,鲁迅成为被人戏说被人恶搞的对象之一。这是对工具化鲁迅的逆反,是学术界刻意创新的表达,是消遣休闲娱乐化的追求。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必须努力遵循原作原意,鲁迅研究必须注重史实和历史语境,对于鲁迅的戏说、恶搞应该有度。刘保昌的《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从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的关系入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在较大程度上还原了干校作家的真实创作心态,认为干校文学创作需要从鲁迅传统中汲取创造的力量,尤其需要真正回归到鲁迅传统的本源之处。王海燕的《声音的力量——鲁迅〈离婚〉的修辞性叙事艺术解读》认为,在小说《离婚》的主人公爱姑和七大人各自的...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文学说成是一种刻划和塑造,这不无道理。用于雕塑艺术的这两个词汇,恰当地表述了文学审美的某种性质。文学要显示稳定的东西。例如景物和场景,这是相对静止和稳定的对象。即使人物性格,也是相对稳定的对象。尽管人物是有生命的活体,但当我们把握或构造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时,我们是在理解一种相对稳定的东西。贾宝玉是一个怎样的性格,这是稳定的东西。然而另一方面,人们把文学作为时间艺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世纪下半叶先后出现了知青下乡和民工进城两次大的人口迁徙。文学叙事对这两次逆向人口迁徙经验的描述,反映的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的离"家"苦难。两者的差异在于,知青文学反映了革命现代性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所带来的经验,包含着英雄主义的主题和浪漫主义激情,民工进城的文学则是普通人的日常故事,呈现为另类的苦难。知青文学的叙事重点,是精神拯救问题,民工进城的文学叙事则包含着叙事者的人道主义同情。人口迁徙的这一转向,标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已经从一种革命的行为转变为一种经济的行为,务实的生存逻辑反映了社会对城市文明的肯定和对乡村文明的扬弃,这实际上向人们提出了两难的价值选择。新的道德原则的建构应该在肯定物质利益正当性的同时,重视精神价值和道德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6.
论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的概念、形成与命名关于文学流派的形成,尚无统一的认识和理解。从中外文学的史实看,一般说,凡是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不论他们是否组成文学团体,都可以划为一个文学流派。但应该注意: 第一,任何时代的文学流派必须拥有一批作家,经历一个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并非三五成群,以文会友,印出刊物,发表作品,就可以形成文学流派。第二,任何时代的文学流派,必须所有作家有大体一致的文学主张和大致相同的艺术风格。在当代,由于作家的政治信仰与思想倾向一般没有分歧,文学主张也大体相同,构成文学流派就更要以艺术风格的大体一致,作为决定的因素。第三,任何时代的文学流派必须在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若干影响,获得社会的公认。今天的研究者要坚持历史观点,决不能主观臆断,任意拼凑流派,改写历史。从文学流派的概念看,文学流派的形成大体通过三条渠道: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巨浪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剧烈地震荡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各种观念都在变化之中,文艺观念也不例外。文艺观念作为对于各种文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通常是指对于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的观点。文艺观念既是对一定文艺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对一定的文艺实践起指导作用,影响着一定时期的文艺面貌。因此,研究文艺观念的变革和更新问题,对于发展和繁荣文艺事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许多固定的文艺观念,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和检验,其中许多至今看来仍然是正确,应该坚持;有些在当时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不大合适了,应该发展;有的本来就是不大确切的,长期间未得到更正,当然应当扬弃;有的过去被认为是错误的,今天看来其实是正确的,应该拨乱反正。过去不曾有过而现在新产生的文艺观念,则有待于我们经过分析验证而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文学"在今天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双重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它是来自1980年代的一份文学和文化精神的遗产;另一方面,它也是实际参与创制其后及至当前文学、文化形态的一种思想资源。但无论就哪方面而论,"新时期文学"本身都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在历时性的维度上,这种矛盾体现为以1980年代中期的"方法年"和"观念年"为界的前后两个不同追求目标、不同演变机制的"新时期文学"片段;在共时性的维度上,这种矛盾与社会政治意义上的"新时期"紧相纠结,显示出了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决定论和实证论、先验信念和理性批判等多重思想潮流错综交织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一 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和文学观念的变革中,可以说内在地包含着文学价值观念的变化。从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向看,是由过去的单纯强调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和对于社会政治的功用价值扩展到肯定文学的审美创造特性和对于主体精神自由解放的价值,即由传统的文学价值论推进到主体精神价值论。 文学观念的这种变革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和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所带来的对人自身的重新发现与肯定相联系的。在文学上,一方面由于作家个性的解放和文学主体性的强化,带来了文学的创新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和整个社会对个体、个性、个人价值的日益重视与肯定相联系,文学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自我表现”,是一个常引起非议的话题。但我们至少可以说,五四文学虽然就其思想内容而言,是彻底地反封建,但从艺术方式上看,则是具有鲜明的自我表现特征的。探讨自我表现与五四文学的关系及其取得成就的主客观条件,对于今天我们实事求是地理解这一文学主张,并正确地加以运用,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