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移民问题日益严重,英国政府开始推行“限制—融合”移民政策。这一政策由“移民限制”和“移民融合”两部分构成,二者相辅相成。进入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1971年移民法》《1976年种族关系法》,分别对“移民限制”和“移民融合”两个部分进行适时修改与补充,进而巩固了“限制—融合”移民政策,社会效果明显。作为长期国策,其修正与充实是在“宏观既定、微观调整”的过程中进行的,并在这一时期形成并确定了完善方式与模式,运作至今。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移民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了改变 ,由原来传统的自由移民政策改变为限制移民政策。这种改变与帝国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离散视域下《中国佬》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解读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在其《中国佬》一书中所表达的族裔文化身份建构思想。在小说中,汤亭亭通过描写几代华裔男性在美国的移民经历,重置了华裔移民历史,为华裔移民的身份建构找寻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她在书中对东西方神话的移植、改写,则体现了其作为离散族裔作家对华裔种族身份差异性的重视及其对种族身份构建所独有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达14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殖民当局采取的自由放任和自由移民的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社会。1959年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后,人民行动党面对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的矛盾与冲突,采取谨慎的态度,通过形成共同价值观的方法,促进新加坡国民意识的产生。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对新加坡各种族的和谐以及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勒比裔英国移民作家卡里尔·菲利普斯的小说《独立国家》讲述了主人公伯特伦在英国漂泊了二十年,在祖国独立前夕回国,回国后遭遇社会和亲人的疏离,最终返回英国的经历.小说不仅反映了流散族群移居国外及回国后的艰难生活,更反映了菲利普斯对后殖民时期新近独立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思考.拟从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小说,通过分析移民离乡和回归的经历,揭示菲利普斯对加勒比移民的生存境况和国家独立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前法国移民政策的成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共和同化模式"为特征的法国移民政策获得了极大成功。其主要因素是:法国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公民政治文化,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政治因素;外国移民的"欧洲特点",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人种因素;统一的宗教信仰,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宗教因素;二战后人道主义、人权思想的高扬而形成的宽容、人道、大度的国民心态,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黑人传统音乐因素对莫里森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她把代表非洲文化的黑人音乐运用到创作中,将音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表达了对黑人种族命运及其文化地位的强烈关注。《所罗门之歌》、《宠儿》中黑人音乐因素起到了布局谋篇、控制故事节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军总部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文化等各个领域对天皇制进行了改造,旨在建立起最有助于实践美国占领政策的政治秩序。《日本国宪法》的公布,标志着绝对主义天皇制的瓦解和战后天皇制的形成。虽然《日本国宪法》中对于天皇和天皇制的规定,较之战前的《明治宪法》出现了质的变化,但是制宪指导思想上的矛盾,必然决定了《日本国宪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小说《白鲸》中麦尔维尔对白色意义的探讨、对土著人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土著文化的包容态度,揭示作家对19世纪美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白人优越论思想的抨击。《白鲸》表现了麦尔维尔提倡平等地对待有色种族及其文化的包容态度,体现了平等的种族意识。  相似文献   

10.
米拉勒塔哈维的著作《布鲁克林高地》讲述了一位埃及母亲带着七岁的儿子到了纽约布鲁克林之后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小说当中的绝大多数中东移民的美国梦以绝望告终.本文选择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小说,探究在小说中叙述时间和象征时间的写作深意,以及内空间外空间对于人物心理状态的潜在影响,展现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环境下,阿拉伯女性移民的内心世界.并且揭露了在不同种族聚集的布鲁克林,第三世界移民的真实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启动、发展和工业霸权的确立,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实现了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的转变。新兴工业企业家群体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防止爱尔兰竞争的实用主义目的,联合起来反对符合自由贸易原则的1785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通商条约草案》。他们为开拓法国市场,又以自由贸易为借口,支持1786年《英法商约》,并不惜与传统制造业决裂。1830年代英国工业化优势牢固确立后,以自由贸易的名义占领广阔的世界市场则成为企业家群体追求的目标。为此,他们支持并领导了反《谷物法》运动,推动确定了自由贸易政策。英国企业家群体并不是自由贸易的天然拥护者,实用主义和自身利益决定了其对不同贸易政策的灵活立场。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政府任内是美国移民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内政外交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局势与挑战,战争激起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增强、进步主义的继续发展、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等因素都影响了这一时期美国移民政策的发展变化。同时,随着冷战的展开,移民政策的制定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罗斯福在战时实行的移民政策及战后通过的几项法案都对1924年移民法产生了冲击,杜鲁门任内通过的1952年移民法是在承认这些变动的基础上对于1924年移民法有限的松动的结果。宣扬进步主义、提出公平施政纲领的杜鲁门总统希望看到更进步的立法,但是在他的任内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当时的美国还不具备这种进一步放宽移民政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于海峰 《理论界》2013,(11):143-145
2005年法国种族骚乱事件之后,法国社会民族种族冲突、暴力排外事件不断,民族种族歧视现象日趋严重,移民政策频繁调整.对此,世人不禁要问,一直以来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怎么了?是日益庞大的跨国移民所引发的文化的冲突使然?还是“共和模式”的“民族政策”之殇?本文从近当代法国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化角度出发,探讨当代法国主要存在民族问题以及“共和模式”的“民族政策”.并一进步提出,造成当前法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正是其“共和模式”的“民族政策”.同时,本文也对近几年来法国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试论皮尔在《谷物法》废除问题上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法》的废除标志着英国由传统的保护贸易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的转变。首相罗伯特·皮尔在《谷物法》废除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皮尔始终支持废除《谷物法》 ,事实上皮尔在废除《谷物法》问题上的态度经历了由反对到温和的改革 ,最后到坚决废除这么一个过程 ,这一前后态度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英国内战期间,《对十九条建议的答复》把混合君主制思想引入英国政治思想.混合君主制处于英国内战时期政治秩序与人民自由两大政治主题的斗争之中.保皇派与议会派分别从波利比阿和福蒂斯丘两种混合宪政传统阐释了其内涵.混合君主制包含了分权思想,但没有阐明主权存于议会或君主.它没有实现政治稳定以及人民自由权利,不能解决英国内战期间的政治纷争.  相似文献   

16.
伯吉斯的《发务橙》是英国反面乌托邦小说之一,它从自由意志的极端放纵所引发的暴力行为、自由意志的极端控制所引发的自我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类的生存悖论等三个方面,阐释了反面乌托邦小说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思与警示:人要拥有自由,但个人意志的极端自由会导致邪恶,而对自由意志的极端控制又会导致人性沦丧,最终走向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权的双重失落。  相似文献   

17.
南非的移民与种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的居民以移民及其后裔为主,但与美、加、澳、新等移民国家不同,白人移民只占少数,其移民的种族构成呈多元性。各种族在向这里移居的过程中相互接触,并屡屡发生冲突,形成了十分错综复杂的种族关系。白人移民凭借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取得了统治权,继而制订和实施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使得南非种族关系十分紧张。德克勒克于1989年9月任南非总统后,积极着手民主改革,废除了一系列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释放黑人领袖,并与他们共商国事,制定了该国第一部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在1994年d月举行…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的殖民体系呈进一步收缩态势,并最终走向解体.其中在巴勒斯坦地区托管统治的结束是英帝国战后走向终结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二战结束到以色列国家建立这一段时期,英国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实施限制犹太移民的白皮书政策,一方面寻求新的替代政策.在寻求新政策的过程中,英国的对巴勒斯坦政策逐渐演变为无条件撤离巴勒斯坦.英国最终放弃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宗主国地位,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统治.  相似文献   

19.
埃里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现代文化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在自由与民主化的现代社会里,个体化进程飞速发展。一心追求自由的人因为无法承担自由带来的孤立与无能为力之感选择了逃避自由。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的娱乐的方式成为了人们逃避自由的机制。人们最终以爱的艺术克服孤立与自由的矛盾,不再逃避,获得真正积极的自由。审视这些关于自由的问题,积极摆脱人类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窘境,在《爱的艺术》中探寻解决矛盾的方法,将对现代人的自由发展和媒介环境的改善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18,(1):122-128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解决战后教育复兴和师资缺口巨大之间的矛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这些政策虽然短期成效显著,但是缺乏长远规划,加之国民政府腐败独裁,很多沦为一纸空文。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师范教育再次陷入了绝境之中。透过《申报》对这一时期中国师范教育的集中报道,可以总结其发展的历史经验,汲取曲折变动中的历史教训,从而为今天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