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手段是从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深入和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日渐成熟作为背景而展开的。针对多年来传统语文教学学生兴趣低下、课堂信息量不足、教师习惯于"满堂灌"而学生缺乏主体精神和有实效的能力发展不足等弊端,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将成为改革这诸多顽疾的突破口。一方面,随着教学手段的改变,必然引起语文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现代教学手段要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也需要思想观念上的除旧布新。因此,这对教育的管理者、语文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如何改变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人,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要面临的一个共同话题。现代教育已经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作为动态目标放在一个极其重要位置上,教学互动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全员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它以全体学生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为重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该方法适应了现代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新教学观,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艺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将这一教学方法引进高校青年心理教育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高等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不仅是其素质的要求,而且对于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在高师课程结构中,"现代教育技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既非专业课,又不是公共课,课程无人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困难。随着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的逐步提高,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而课程准确定位、重视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素质是改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网络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媒体内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特别是网络多媒体和教育理论结合环境,改变了学生和教师的地位,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具有电脑辅助构形和电脑绘图技术特征的现代图学的雏形已经形成。现代图学将极大促进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改变了整个教育和教学过程的模式和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及教学问题的思路。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规模教学,增大信息量,强化学生的能力这一难题。理想的CAI课件应该是一个充实、开放的平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不断攀登的信念。科学可视性要求人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视觉关系,以便准确、高速地交流信息。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要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应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改革说到底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而教学观念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怎样看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以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地学"为标志的"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是使学生自己研究探索、积极思考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美术教育应成为生命灵魂的教育,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舞台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对培养和强化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意义十分重大。教师如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师以美术教学为中心的"满堂灌"地教学和学生"满堂学"的现状?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以创新和实用为其办学宗旨,要求教学既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又要兼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教育的社会功能.所以,作为高职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工作,也应倡导教材与学生的主体性介入势态,改变以往"教材为中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加快"教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CBE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改变了教育中陈旧的思维模式和教育理念,将CBE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育与专业的社会职业能力需求相联系,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做为主要培养目的.在教学中借鉴与应用CBE的培养模式,将推动课堂知识的更新和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的改变.教师也不再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而是学生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由"他控学习"变为"自控学习",变被动的授-受式教学模式为主动的求索式学习,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自控式教育.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音乐课堂教学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音乐教学的特点,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访谈分析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评价现状,问题表现在重总结性评价轻诊断性评价、重学习过程评价轻学习资源评价、重整体性评价轻个体差异评价和重传统评价工具轻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建议教学评价:更新观念,以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为根本;行知交互,以"为了学习的评价"为标准;与时俱进,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LL)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后,尽管在此方面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但不能否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网络的悄然兴起,让我们将ICT技术引入到了课堂中来。而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和进步,又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得到了进一步的准确定位,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讨论式课堂更是被现代教育倡导课堂民主的新理念所推崇。  相似文献   

15.
因特尔未来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因特尔未来教育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其中职前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过去理论脱离实际、灌输式的、与师范生职业发展分离的教学模式将得以改变。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绕如何策划、组织、实施研究性课程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将成为现实。学习和研究因特尔未来教育,并把它有效地应用到师范院校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中,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两课”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改变着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内容乃至转变着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面临重大变革,本文将讨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两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由以前注重应试教育转化为当今的素质教育。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素质教育的几个尝试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活化课堂,变课堂为学堂"。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现了新形势下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教学的立足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学的目的.由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的思考为中心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教学过程本身向"前后"两端转移,并以立体辐射方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育教学情景下单一的师生角色观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在全面审视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审视在新的教育教学情景下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准确把握,顺利适应各自新的角色。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和合作的学习者,教师传统的角色依旧会发挥作用,但其内涵将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教师的主要作用将定位于教材开发、教学研究和评价,定位于挖掘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帮助学习者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提高学习者生存能力.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并由教师指引,导入课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将教师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已是今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