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笔者为提高政治复习效率从几个方面入手:更新观念,端正思想、明确导向、把握目标;找出思想政治课复习的纲和线;抓住重点、难点内容,培养解题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强调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的一个必然选择。在思想观念多元并存、生活日渐优裕的今天,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己成为全党和全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  相似文献   

3.
正确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进行分析问题 ,着力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把问题解决引入到教育中的趋势.它通过教师和学生探索性和求证性的问题,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针对在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实施问题解决教学应采取一些对策,如加强对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特点进行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从考试制度上体现对创新精神的鼓励等.  相似文献   

5.
问题情境是教学课堂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创设新奇、符合体育教学基本特征、考虑体育课学习目标、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优化体育课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如何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运用到口语课堂活动设计中,分析了教师在口语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指出话语构建材料的输入与恰当的小组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语言输出是学生提高外语应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尤其是课文处理环节中,却存在学生输出意愿不强、输出缺乏内容、逻辑性不强的问题。笔者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将思维能力培养与课文篇章分析相结合设置课堂问题,力求改善学生课堂语言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两阶段的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密不可分,二者的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正确指导学生获取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个成功的数学学习情境.应当能够直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诱导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唤醒学生主动探究.最终实现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笔者在平时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四种情境创设法.旨在落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让探究成为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课堂讨论教学法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五条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堂讨论教学法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直被视为口头语言工作的基石。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课堂讨论法未能得到大多数教师的青睐,其重要作用被忽视。英语阅读课教学要达到以内容为依托的课堂讨论来培养学生高水平的阅读能力目标的关键是成功设计运用以内容为依托课堂讨论教学法的设计指导原则。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设计这样阅读课的五条指导原则:一是每节课的设计应体现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二是主辅阅读教材并用,选用恰当的教学内容,三是选择教学策略应根据不同教学目标而定;四是设计课堂讨论必须考虑课堂讨论的目的和组型的大小;五是教师对课堂讨论的评价应更多围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独立见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课堂沉默现象一直存在。在面临新课改的背景下,解决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逐步从以学生为中心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管理模式[1]。笔者深入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发现: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并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这已成为一线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直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道路,但由于没有科学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意识,更没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保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文章认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从"四问"出发,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问题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功能.而目前问题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简单化和缺少启发性的弊端.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境界.为此,教师应实行民主教学,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在问题教学中贯彻无错原则.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一词最早见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著作《关于思维科学》,它是用来描述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明确的概念则是由安徽师范大学的姚本先在《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5.
助学课堂突出以"问"为主轴启动学生思维,以"思"为主攻促进学生发展,鼓励教师巧设关键问题、坡度问题,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型转为主动发展型。教师在助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问题设置的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问题,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 ,结合教学实例 ,论述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从虚拟课题教学向实际课题教学转换、延伸与发展 ,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在社会实践中 ,全面检验所学知识 ,强化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促使教学成果转化为社会成果 ,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亦称学生课堂行为问题,指由学生发出的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一切举止和言行。①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是对课堂进行常态研究的必要补充,是作者继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和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归因分析之后,关于学生课堂行为研究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七十年代末期,逐步恢复各类高考以来,运用哲学与经济学原理分析、论述或说明、判断实际问题的试题,出的越来越活,难度也越来越大,并以此来衡量各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历年高考阅卷中发现,真正能符合题意的要求,比较理想的答卷却所见无几。据各类高考抽样调查表明,具备这种能力的,最多的也不过百分之五。大部分考生的这种缺点,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我认为,除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好课就是由一串问题构建而成的。教师应善问、能问;学生应敢问、乐问,让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做学习主人的充实感、成功感,快乐感。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中学地理教材在每章都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设计了开放性问题,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其侧重点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开放性。而解决地理开放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所给定的材料中,抽象出学科问题,进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注重地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运用以及怎样通过运用这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地理知识并且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多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