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的天皇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战前的专制主义天皇制已经不复存在.根据《日本国宪法》的规定,天皇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和国民整体的“象征”被保留下来,但已不拥有任何实质性的政治权能。历史上,日本的天皇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对于日本封建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近代日本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都曾超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当这种制度妨碍新的统治集团扩大其权力的时候,它也曾名存实  相似文献   

2.
"天皇制"概念由日本共产党最先提出,是该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近代日本国家体制和政权结构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日本共产党与党内的解党派和劳农派进行激烈政治斗争的产物。二战后,日本共产党"打倒天皇制"的呼吁引起了日本社会对"天皇制"的激烈论争和反思,使得"天皇制"成为日本社会各界共享的政治术语;但"天皇制"的原初概念被有意肢解,最终演变为"以天皇为最高权力者的日本国家体制"的广义性概念。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纷纭变化,日本共产党由反对和否定"天皇制"转变为认可并尊重"天皇制",但仍不放弃在恰当时机"废除天皇制"的战略目标。重新审视日本共产党为反对"天皇制"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或能为我们清醒把握和研判"天皇制"的功能作用与发展走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受外来文化影响甚多甚深的国家之一,经过千百年来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但日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并不是毫无选择的。本文通过对日本社会的生产方式、结构和本土文化的特质及其各种组成因素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阐述,论证了日本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对后者的内部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4.
宪法之下的天皇制虽然已经从战前的神权天皇制转换为现在的象征天皇制,但象征天皇制之下的天皇所具有的"神格"与"人格"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日本宪政的解释中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冲突,依然对现今的日本政治与社会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天皇制对日本社会而言是一种仪式性、宗教性要素,由此不断地酝酿、强化历史地形成的民族性的国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试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西欧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波及日本,形成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迎来了近代日本文学的历史转折时期。 日本自然主义形成一种文学思潮,是有其历史、社会和文学上的原因的。 就其历史、社会原因来说,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并没有因此从王统国家制度和家族制度的羁绊中完全解放出来,获得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相反地,在政治上逐步建立和维持天皇制极权主义,在思想上极权主义限制了个人  相似文献   

6.
日本近代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确立云南大学历史系徐康明日本是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欧北美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刚刚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都远较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  相似文献   

7.
日本集团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在近代表现为家族主义国家观,成为巩固近代天皇制的重要工具;在现代表现为皇国主义国家观,被军国主义者所利用发动侵略战争;在战后则表现为"日本式经营",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8.
日本明仁天皇、德仁天皇即位时都宣誓,遵守《日本国宪法》,尽到日本国及日本国民象征的责任。从历史、制度、天皇退位这三个维度,分析日本明仁上皇和德仁天皇为何不断强调其象征性,有助于更深刻认识从平成时代到令和时代过渡期的日本政治。从日本宪政史看,明治帝国宪法下的天皇制是一种军国主义战争模式,而在二战后《日本国宪法》下的天皇制则是一种象征和平的模式。安倍晋三首相力图在任内修改日本宪法,不仅涉及宪法第九条问题,也涉及天皇制问题,其前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和平思想作为近代日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东方传统和平观的同时,吸收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自由、平等、民权等进步因素,努力抗衡保守的天皇制国家观念。但和平思想最终未能在近代日本得以确立,普遍性价值标准被天皇制特殊主义所吞噬。本文详细分析了幕末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和平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并为这一思想在近代日本思想史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高洪 《日本学刊》2005,(4):96-107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天皇制政府为了增强其统治的“正统性”和“有效性”,拾起复兴中的神道教义,鼓吹“天照大神”庇护下的“皇国神运”。伴随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侵略扩张,神道与明治政府结合得愈加紧密,逐步成为君临天下的“国家神道”,进而国家神道终于超越了所有宗教信仰,成为国教。“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后,天皇制政府为了将日本国民牢牢地捆绑在军国主义战车上,在实行严酷的政治专制的同时,以国家神道统摄民众的精神世界,使近代日本国家发展走向歧途。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ouch, as it is conventionally conceived, appears to be lacking in everyday Japanes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Here, the “touching spaces” between Japanese people are explored, challenging assumptions about closeness and intimacy. Based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conducted in Japan, 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finite” conceptions of touch, body, and subjectivity limit our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ces of closeness in a Japanese cultural context. Instead, how the space between people is inhabited, and the feelings in this space, seems much more significant. In sum, Japanese experiences of touch, particularly in a familial context, should best be seen as a tangible and sensuous connection that is not just felt in the body. Focusing on two body practice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and embodied experience of closeness in the Japanese family vis-à-vis co-bathing and co-sleeping. It ends with a summary of the design of these sites of intimacy and some way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and bonding can be enhanced.  相似文献   

12.
丁世涛 《学术交流》2012,(5):193-197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继而发生核泄漏和核废水排放超标。面对灾难,日本的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体自律精神,引起全球新闻业的关注,尤其是在疏导民众、安定人心、维持社会秩序以及保证政府的政策顺利实施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媒体实际上是在一个看不见的却又是无时不在的强大的磁场下被控制着,其中有着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也有着政府的控制和管理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日本的媒体是一个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势必会打上企业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丁英顺 《日本学刊》2005,5(4):133-145
1910年日本军国主义完全吞并朝鲜,并以“确保东洋的和平与日韩两国人民幸福”的欺骗口号之下,在朝鲜进行了36年的殖民统治。初期,日本将“大韩帝国”的国号改为朝鲜,设立了朝鲜总督府的统治体制。“三一”运动之后,其统治方式逐渐转为文化统治。文化统治是残暴统治的延续,其手段更为野蛮。残暴统治和文化统治都给战后朝鲜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日本外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一国外交模式的特点 ,是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种视角。分析日本国民性与日本外交的非理性、假想受害的特点 ,探讨日本人交往中的“协调一致”与外交“暧昧”特征以及“amae”心理与日本外交政策的制定之间的关系 ,可从人文层次理解日本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式集团主义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婧 《日本学刊》2007,(3):118-128
日本式集团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具有对集团无私奉献精神,以及等级观念、模(?)责任体制、内外有别的特点。日本式集团主义在日本企业走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负面大于正面。日本企业欲加快本土化进程,就必须冲破日本式集团主义的樊篱。  相似文献   

16.
范作申 《日本学刊》2003,(5):91-104
通过对在华求职日本人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探寻日本文化、日本人价值观的异地融合、演变问题.从众心理、生存竞争等是导致日籍员工"工作意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胡锦涛主席成功地访问了日本后,今天我们来同顾30年前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委,重温条约的历史意义,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我认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扑中的日本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悠久的日本国技相扑,不只是一项一对一地对抗的格斗术,它现在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日本文化的色彩。甚至可以说相扑是始于礼、终于礼的不仅仅追求胜利的体育项目。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相扑中所体现的日本文化作了分析,认为相扑作为一项竞技体育活动,虽然有其竞争的残酷性的一面,但是贯穿于始终的是由力士们以及整个相扑界都严格遵守的独特的相扑之礼。作为日本国技繁荣起来的相扑,在世界上已被当作代表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失衡的2004年日本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4年日本外交处于失衡状态 ,其具体表现有二 :第一 ,威胁观的变化较大 ,但在思想上有待走出重视美国有余、重视联合国和东亚地区不足的误区 ;第二 ,对美外交和对联合国外交的变化幅度较大且进展较快 ,但对东亚地区外交和对华外交的变化幅度则居中。至于对俄外交 ,其变化幅度和进展都不大。日本外交的失衡状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 2 0 0 5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类型产生的根源出发,剖析日本机器人动画存在的基础与演变,同时分析其类型如何通过叠加变异形成更丰富的体系,满足大众文化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