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份犯,是指刑法规定的以行为人的特定身份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或者刑罚轻重要素的犯罪。在诸多关于身份犯立法理由的学说中,义务违反说更能揭示出身份犯的本质特征。我国刑法应当在总则中增加关于身份与犯罪构成、身份与共同犯罪的一般规定。在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定身份者的参与,犯罪行为是无法进行的,其在共同犯罪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和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因此,共同犯罪的性质应从身份犯定。  相似文献   

2.
王勇  吴茜 《社科纵横》2008,23(5):82-84
在无身份者帮助、教唆有身份者实施真正身份犯的场合,存在着一种理论困境--如按通说无身份者构成真正身份犯之共犯(教唆犯、帮助犯).则与真正身份犯的主体相违;如否认共犯(教唆犯、帮助犯)为真正身份犯的犯罪主体,又会缺失处罚非主体之共犯的正当性.针对这一理论困境,笔者提出了如下三种解决方案:方案一是革新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即否认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通说.解构真正身份犯从而使矛盾得以解决;方案二是以共犯独立说取代共犯从属性说,对无身份者、有身份者分别定罪.从而化解矛盾;方案三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对犯罪主体进行重新界定,将其分为犯罪的主体资格与犯罪的主体身份,使无身份者基于法律的规定取得"准身份",最终走出所谓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3.
康毅  杨桦 《社科纵横》2004,19(1):61-62
在现有的刑法理论中 ,危险犯理论已是一种十分显见和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然而 ,危险犯的本质是什么 ?危险犯在理论上和法律上应如何界定 ?本文从国外及我国法学界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 ,重新界定了危险犯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危险犯的特征及其停止形态。  相似文献   

4.
郭燕 《社科纵横》2005,20(2):128-129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不作为的地位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仅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某些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 7、5 6条,则首次将行政不作为以专门的法律术语形式予以规定。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明确,是进一步作深入研究的前提。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应当恰如其分地反映其内涵,并契合该事物的本质,以作为探讨监督和救济理论的共识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行政不作为的根源、危害性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不作为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认识上的根源、利益上的根源和体制上的根源.它虽然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关注程度较少,但其危害性与行政乱作为的危害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是行政腐败的重要表现,不利于依法行政;它造成政府职能错位,人为地削弱行政职权的效力;它直接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因此要从提高法律意识入手,自觉实行依法行政;改革行政体制,规范政府管理方式;加强行政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从而标本兼治,防治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6.
徐跃飞 《社科纵横》2010,25(11):44-48
危险犯除传统分类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外,依据严重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可分为非实害危险犯和实害危险犯。依据主观罪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故意危险犯和过失危险犯。与危险犯相对应的实害犯不是结果加重犯,而是危险犯。应承认过失危险犯的存在。非实害危险犯不属于犯罪既遂,而是属于犯罪未遂。确立非实害危险犯未遂说使危险犯成立中止有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钱冰 《社科纵横》2008,23(9):169-170
奈保尔穿行于"两个世界"、多种文化之间,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文化身份,而是经受着一个个痛苦矛盾的过程,成为在思想、感情、信念和价值观上自我分裂的人.他的文化身份建构因而处于一条挣扎之途:一边建构一边摧毁、一边接受一边拒绝、一边肯定一边怀疑.了解奈保尔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和矛盾性,是把握其作品和心路历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危险犯是一种重要的犯罪类型,分为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两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通过对分则中部分罪名罪状的修改,使部分犯罪由结果犯变为危险犯,部分犯罪由具体危险犯变为抽象危险犯,从而实现了危险犯体系的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张。面对危险犯数量的增加,司法人员应当对其加以辨明,并且针对危险犯的特殊性,在证据审查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上适用与一般结果犯不同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依职权性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不作为的一种类型,它严重背离执政为民的理念,违背公共行政的精神与原则,现实中更是损害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的严肃性,危害公共利益。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加强对行政公务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行政理念与权力观教育,在立法上确立行政公益诉讼等制度加强对依职权性行政不作为的治理力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加强人大和人民法院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转化犯是中国刑法所独有的名称,是对犯罪行为发生转变后罪数形态的概括。转化犯的提出拓展了刑法罪数形态的理论,对司法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转化犯应限于故意犯罪之间的转化,且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认定转化犯。  相似文献   

11.
徐跃飞 《社科纵横》2007,24(4):33-35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不宜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不符合转化犯的特征。现行刑法典对刑讯逼供转化犯的设定,缺乏充分的法理依据,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刑讯逼供罪危害性的重视,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宜按结果加重犯论处,并应对我国刑法典第247条按结果加重犯的处罚原则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2.
李沁叶 《社科纵横》2014,(8):139-142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童话《忽至森林深处》以隐喻方式反映大流散过程给犹太人带来的文化同化、身份困惑与身份特征再造诸问题。身处异质文化中的犹太人屡遭迫害,种种迫害就其文化本质而言,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作以不同方式对犹太人进行的诸种强制性文化同化与文化消解,但其结果是在客观上唤醒了犹太人的身份意识、民族意识,推动了犹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被欧洲文化同化后的犹太人将自己视为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强烈的身份困惑。对自身多重性身份特征的认可使身居异质文化中的犹太人在"犹太"与"非犹太"间获得了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对于犹太人寻找文化归属、界定自身文化属性、化解身份困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7,(6):73-78
身份认同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个体自身的同一性问题到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问题,再到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社会范畴化问题,并同时伴随身份认同研究的多元嬗变与分化过程。其中,关注以族群/民族、宗教等文化身份为分界的认同问题成为学者们应对世界冲突难题下的研究焦点。由此,对于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应是为了分析身份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以及在身份互动过程中的认同分化与整合进程,为寻求化解和消除群体与社会在互动过程中国对民族、宗教等单一文化身份的强调而产生的偏见、排斥与对抗的方法与机制提供理论与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中国民族教育不平等在高等教育中仍然存在,但在控制户籍身份后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少数民族内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城乡差异远大于汉族内部;与具有农村户口的汉族相比,具有城市户口的少数民族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具有优势,且与具有城市户口的汉族没有差异,而具有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最低.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国家以民族身份作为划分标准的高等教育倾斜政策应予以调整,需要更精准地对农村少数民族进行教育扶贫.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3):91-94
行政监管中的不作为,当前主要表现在违法审批、日常监管不力、疏于监管、履职不到位、忽视第三人利益、对许可事项不作跟踪评估六个方面,原因主要有观念、利益、立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年犯在比例和数量方面都有所增长。这些老化的监狱人口存在一系列政治和实践问题,其中包括正义的考虑,成本控制问题,和生物-心理-社会护理需要。老年犯这一特殊群体对于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者而言,既是工作机遇也是挑战,只有积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才能有效帮助这些脆弱群体顺利度过老年。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制以来,劳动关系变迁的根本在于产业工人身份及其认同的转变.市场转型导致劳动关系逐渐被商品化,具体表现为国家与产业工人之间综合性社会契约向功能分化的现代契约转变.一方面,国家与产业工人的契约表现为调控性的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工人和企业的契约表现为市场劳动合同.契约关系建立在产业工人的身份及其认同的基础上,而契约关系的变化则基于产业工人集体主义的单位身份向个人主义公民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付琛瑜 《社科纵横》2006,21(2):71-73
行政不作为从性质上可分为合法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不作为。违法行政不作为的行政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性质上界定违法行政不作为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实践中应分清违法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关系,明确违法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屋拆迁中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探寻拆迁法冶之路,应廓清立法观念,尽快修改《行政诉讼法),将一定范围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审判领域。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新修订的刑法废除了牵连犯的规定,但理论研究的价值与司法适用的问题仍然存在.牵连犯的构成前提、牵连关系的判断标准、牵连犯的地位以及牵连犯的法律适用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争执.在回顾台湾地区有关牵连犯立法演进的基础上,探讨台湾地区学者对有关牵连犯理论的争论焦点,其中主要包括有关牵连犯争议的实质,台湾地区立法废除牵连犯之后的理论走向,并通过学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而对大陆牵连犯问题带来的启示等.特别应强调的是,台湾地区学者提出的"预为保留"的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归纳的四种牵连关系存在类型,对丰富牵连犯理论的发展和解决相关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