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問題與解决問題的方法 邏輯学,和哲学一样,是一門很早就产生了的学問,也是一門爭論最多,斗爭得最为激烈的学問。 在哲学方面,从马克思发现了辯証唯物主义,把哲学建立在社会实踐及各种实証科学的基础之上,就弄清了以往一切哲学爭論的本质及其根源,就总結并終結了  相似文献   

2.
自1950年苏联哲学界展开对于形式邏輯的对象,以及邏輯和马克思主义辯証法,或者說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輯的关系的問題的討論以来,現在为时已經六、七年了。在这期間內,于1951年,苏联“哲学問題”杂志关于邏輯問題的討論也曾作了总結。我国哲学界几年来对于这个問題也曾发表过一些研究論文。一般的說,占  相似文献   

3.
今年《哲学研究》第二期发表了題为《論哲学研究要同具体科学的研究結合》的社論。社論指出,正确研究哲学的方法論原理是:“在密切联系现实的生产斗爭和阶級斗爭的基础上,把辯証唯物主义哲学研究工作同具体科学的研究結合起来。”这篇社論說,历史經驗証明:只有把哲学的研究同具体科学的研究結合起来,才能产生正确的或比較正确的哲学观点;如果脫离了具体科学知識,单純地就哲学研究哲学,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抽象的思辨,而那样发展下去,就会陷入唯心主义。这是为哲学这門科学的性貭所决定的。社論指出,在历史上,沒有一个不懂得具体科学,单純就哲学研究哲学而有重要成就的哲学家。在战斗中产生和发展的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是同各門具体科学知識,特别是同革命实践的总結——政治科学,密切結合的。馬克思、恩格斯創立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固然充分地利用了以往的哲  相似文献   

4.
邏輯推理中真实性与正确性的相互关系問題,是当前我国邏輯学界爭論的中心問題之一。这个問題涉及到邏輯的对象、作用及其客观基础等一系列的理論問题。正确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关系,对于邏輯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邏輯推理中真实性与正确性相互关系問題的爭論,也是辯証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斗爭在邏輯科学內的具体表现。根据目前討論的情况看来,大家都一致認为要以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为根据,对这个問題作出正确的說明。但在具体問題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5.
最近湖北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哲学专业进修生、研究生,就哲学根本間题进行了讨諭。讨論中一致认为哲学的根本間题只能是一个,即思惟对存在的关系間题;不能是两个,即在思惟对存在的关系問題之外,又加一个辯証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問題。但是讨論中也有爭論:思惟和存在的关系的两个方面,是不是都是哲学的根本問题,都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对这一問题主要是有两种意見。一种意見認为,只有思惟对存在的关系間题的  相似文献   

6.
平心先生在关于討論生产力性貭的文章和发言中,提出了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其中有不少問題,如所謂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生产力的“自行增殖”等,都涉及到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其辯証关系等根本理論問題。同时,在論述上也涉及到馬克思主义方法論上的若干問题。据平心先生說,有些人之所以不可能接受他的关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生产力的“自行增殖”等“科学主張”,是“因为他們囿于非辯証的思考习慣,既不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統一,又不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別”,可見,关于生产力性貭問題的論爭,是与如何理解和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辯証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不过在这一埸論爭中,究竟是誰真正的坚持了辯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呢?又究竟是誰“囿于非辯証的思考习惯”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討并提出和平心先生商榷的問題。在討論之先,我同意平心先生提出的,要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則。平心先生說: “在进行討論的过程中,我希望大家遵守一个共同准則,就是为了使各方面的意見尽量明确,必須集中研究已經提出的一些主要問題和基本論点,不要一味纠缠在个別字句上,否则不仅不易使討論深入,而且可能糊涂問題的实质,分散討論的力量。”我十分同意这样一个准則。并且根据这样一个准則,作一点說明:既然我們討論的要求,不要“糾缠在个別字句上”,而要使不“糊涂問題的实质”,那么在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辯証关系問題上,我要提出和平心先生討論的,不在于誰口头上或“个別字句上”是否承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辯証关系,而在于实貭上如何正确理解和解决这一辯証关系。就平心先生所发表的文章和发言来說,虽然也說过不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辯証統一”之类的話,但是这还不足以証明平心先生是正确的理解和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間的辯証关系,也不足以証明平心先生沒有在实貭上混淆或割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間的关系。所以,根据这一准则,我們的討論,的确不应該停留在“字面”上,更不能停留在“个別字句上”,而必須进一步探討其理論的实质。但是遺憾的是,我觉得平心先生自己有时并沒有遵守自己提出的准則。例如平心先生在《四論生产力的性貭》中說: “使我感到极大兴趣的是,你(指謝昌余,下同——引者)說我在‘字面上’还一再申述是重視这种作用的(指生产关系的作用——心),足見你多次讀到我所說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密切相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或束縛作用一类的話。不管你所說的‘字面’命意如何,有了‘字面’不就有了駁倒你的誣告的鉄証么?”我認为平心先生的这种态度是武断的,是缺乏学术討論所应有的态度的,也是違背了平心先生自己所提出的准则的。因为平心先生如果要証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就同样不能借口有了“字面”就有了所谓駁倒“誣告”的“鉄証”,而必須从“主要問题”和“基本論点”上,从具体的理論分析上来弄清“問題的实质”。所以,我必须再次說明,我現在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辯証关系問題,提出一些意見和平心先生商榷,主要的也不在于平心先生是否在“字面上”承認这种辯証关系,而是力求从平心先生的“主要問題”和“基本論点”上,进行具体的理論分析,以便弄清楚在理論实质上,究竟是如何解决它們之間的辯証关系,究竟是誰“囿于非辯証的思考习慣”?这一点,想平心先生是不会有所异議的。  相似文献   

7.
这一期,我們除了繼續发表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規律的討論文章外,又发表了关于計件工資問題,关于“两个过渡”問题,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規律問題,两条腿走路与对立統一法則問題,教育上的理論与实践问题,以及心理学和文学的阶级性等問題的文章多篇。这些問題都值得学术界研究和进一步展开討論。关于“两个过渡”問题,实貭上是对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論的理解問题,而这个問題,又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規律問題,两条腿走路問題,理論与实踐問题,都属于唯物辯証法在实踐中的运用和发展的問题,过去一年在社会主义建設大跃进中,生动地发展了唯物辯証法,有待于理論工作者加以总結和闡明,以便进一步指导当前的实踐。这些文章,都是属于探討性、研究性的,可能正确,也可能錯誤。我們发表出来,目的在于經过討論,集思广益,以加深对問題的理解和培养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省自然辯証法研究組首届年会上,对祖国医学阴阳学說的辯証法問題进行了探討。討論中,着重就有关祖国阳阳学說評价的两个问题交换了意见。一、祖国医学阴阳学說和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說、辯証唯物主义的关系大家认为,祖国医学阴阳学說和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医学吸收了后者的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1964,(1)
山东大学历史系思想史討論班于去年十一月初举行了两次关于思想遺产批判继承問題的討論。会上,大家对于思想的阶級性和繼承性关系,历史上所谓人民性、进步性的含义等等問題展开了热烈的爭論。通过討論,大家对批判继承的一些重要问题有了进一步認識,澄清了若干模糊看法。但在某些基本問題上仍存在根本分歧。爭論的焦点是:思想的阶級性和繼承性关系問題,对这个問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哲学界关于邏輯問题的討論,是从一九五六年在党的“百家爭鳴”方針指导下展开的。通过近几年来热烈的討論,大大推进了对于邏輯学中一些基本理論问题的研究。首先引起討論的是形式邏輯与辯証邏輯的关系問題。自从周谷城同志在《新建設》上发表了“形式邏輯与辯証法”一文,对这个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很多同志对周谷城同志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討論就广泛而热烈地展开了。但是,大家在討論中逐步感到,要解决这个問題,首先必須解决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輯本身的一些理論問題。于是,接着就从形式邏輯的对象和客观基础等問題,进而集中到真实性与正确性的相互关系問題的討論,并且圍繞这一問題来探討形式邏輯的对象、客观基础及其認識作用。茲将討論的情况和当  相似文献   

11.
最近,广东省社联根据进一步开展自然辯証法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举办了一个自然辯証法研究班。参加研究班的有本省各高等院校的自然辯証法工作者,哲学、自然科学教师和教学行政人員共一百二十多人。研究班是利用业余时間,以自学为主,結合举办定期的启发报告和适当的座談討論的形式进行学习的。学习时間一年半。学习內容是根据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分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以恩格斯的《自然辯証法》和《反杜林論》为綱;第二单元,以列宁的《唯物論与經驗批判論》、《哲学笔記》、《論战斗的唯物主义》等著作为綱;第三单元,以毛主席的《矛盾論》、《实践論》等著作为網。每个单元选择若干专題,  相似文献   

12.
安徽学术界在二三年前,曾討論过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当时,有一些人,尽力夸大同一性的含意和作用,結果混淆了許多理論界綫,离开了辯証法。王琴同志的《略論同一性及其作用》一文(见一九六一年四月一日《安徽日报》),可以說是一个比較突出的例子。现在,我想来談談該文的若干論点。夸大同一性,抹杀絕对的斗爭性王翠同志說:“統一性……它规定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联系和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还說,同一性“它一方面表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另一方面又表明事物发展的不間断性。”这里,他一字不提斗爭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拙作“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推动和生产力的相对独立增长”(七論生产力性质)一文中,同王振民先生初步討論了几个問題,意有未尽。特再写本文,同王先生进一步商量。日后还要繼續請教(如談談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辯証关系問題)。王振民先生在“必須正确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証关系”一文中,提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区別問題。他因为看到我主張生产力有社会属性,古道热腸地给了我一陣富于辯証法意味的批評,指責我“从根本上混淆了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  相似文献   

14.
列宁曾經反复强調辯証法在认識論上的应用,指出辯証法也就是馬克思主义的认識論、反映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辯証法应用于反映論,应用于认識的过程和发展”。列宁认为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必須“当作认識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来应用。毛泽东同志的許多著作,特別是《矛盾論》和《实践論》,集中地突出地貫彻了列宁的指示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辯証法,丰富和发展了馬克思主义的认識論。《矛盾論》以矛盾問題为中心,总結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經驗,  相似文献   

15.
关于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討論,是在1959年《哲学研究》第11—12期轉載了同年10月11日世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嗎?”一文开始的。这篇文章对《哲学研究》1958年第一期所載郭月爭“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题是哲学基本問題的第二个方面”一文中的論点,提出了反对意見。世诚和郭月爭在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题上針鋒相对的意見,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普遍注意。到目前为止討論已进行了五个月,先后发表了郭月爭、王若水、周景芳、撒仁兴、世誠、李唯一等的文章,分別刊登在《哲学研究》《紅旗》和《光明日报》的《哲学》专刊上,其它刊物也陆續发表討論文章,着重討論了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并开始討論錯誤的思想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以及对思維和存在共处于一个統一体中如何理解等方面的問題。现将討论以来各方意見,特別是四、五月份以来的討论情况綜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东历史学会于三月十三日,举行了一次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問題的討論会,与会者就史学界当前討論的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問題,以及对在中国农民战爭史研究中如何运用阶級观点和历史主义这一问题提出的有关爭論的主要問题,展开了討論。关于起义农民有无自己的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的問題 在发言中,許多人都不同意蔡美彪同志关于历次起义农民“只能以封建的綱紀、封建的理論来反抗封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文艺界在一些文艺理論問題的討論中(例如現实主义問題、历史剧問題等),或在剖析文艺形象的爭論中(例如《阿Q正传》、《金沙洲》等),都涉及甚至归結到对典型問題的不同理解。为了进一步对典型问題作广泛深入的討論,現将近几年来关于典型問題的討論进展情况結合个人的認識作一概述,供大家参考。关于典型与共性典型的共性問題探討最多。原因在于資产阶級“人性論”在这个問題上提出挑战,需要給予反击。同时,典型的共性关系到形象內容和作品思想,关系到对整个作品的評价。批判“人性論”,肯定了典型的共性不是抽象的“人性”,而是阶級性。由此要解决的新問題是:每个形象都具阶級性,典型形象在阶級性上有否特殊規定? 有人認为,典型的共性是阶級性的最集中、充分的表現,典型是阶級的代表。这类意見需要排除的困难是:①最集中、充分地表現阶級性,是否就是典型的共性等于某个阶級的全部阶級性?如果等  相似文献   

18.
列宁說过:“可以把辯証法簡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的統一的学說。这样就会抓住辯証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說明和发揮”。(列宁:“哲学笔記”第二一○頁) 但是,列宁所說的这个辯証法的核心,并沒有經常地为研究辯証唯物論的哲学家所掌握;在相当長的时間內,哲学家往往忽視了这个辯証法的核心。列宁在“談談政法問題”中開头就說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研究矛盾問題、对立統一规律时,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他在详細地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后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絕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弃了辯証法。”这一思想,是研究客观辯証法和主观辯証法的科学的概括,是研究辯証法的对立統一规律的深刻的理論总結。深入地、全面地学习这一思想,对于掌握、应用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証法,反对形而上学,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一年以前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运用辯証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問題和处理問题的典范,是馬克思主义辯証法在当代的重大发展。恩格斯在“費尔巴哈論”中曾經指出,承認辯証法的基本思想是一回事,“而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每一具体場合和每一具体研究部門却是另一回事。”毛主席在这篇論文中也强調指出懂得辯証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这个原理之間的区别。說作为辯証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規律,懂得的人逐漸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許多人说来,承認这个規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規律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