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传统类型的腐败已经得到了有力的遏制,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进入制度化的阶段、道德的多元化、领域分离后的心理不平衡和更加严格的科层结构,使得腐败呈现出很多新发类型。尽管政府反腐力度空前加大,但由于预期反差从正向到负向的转变、网络信息的横向传播和社会横向制约力的强化,使民众对腐败的容忍程度也正在降低。因此,当前的反腐和廉政建设要注重防止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的系统性腐败,加强具体道德规范的建设,以多元道德冲突为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培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反腐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干部的产生方式以扩大干部获得的支持性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强廉政建设 ,防止领导干部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存亡的关键 ,必须抓紧办好。腐败是一个系统 ,由腐败意识、腐败行为和腐败后果三个要件构成。反腐斗争必须针对这三个要件 ,要求领导干部修身养廉 ,即通过道德的自律作用使人不愿腐败 ;国家也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构建完善的防腐体系 ,即通过法律制度的他律作用使人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3.
清廉中国建设离不开民企的深入参与。近年,我国部分民企开始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自身的腐败问题,这意味着民企正在成为重要的反腐力量。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民企自发性反腐背后的深层归因。将民企反腐细分为反内权腐败和反外权腐败,建构“诱因-需求-注意力-行为”框架,对民企反腐的行动逻辑进行理论阐释。研究发现,组织分权程度通过刺激民企的经济利益需求,对民企反内权腐败产生正向影响,但对反外权腐败的影响不显著。制度压力打破了合法性需求的平衡,对两种反腐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民企主要负责人正义观通过刺激道德需求,影响民企的两种反腐行为。民企主要负责人反腐注意力在各诱因与民企反腐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民企廉洁建设实践,政府可提供廉洁建设公共服务,降低民企反腐成本;重塑全社会的互惠和信任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打造廉洁文化,激发民企反腐败的协同行动力;加强对民企高管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科技反腐在我国新兴不久,便博得民间和政府的认可,其本身就有反腐倡廉的作用,况且其在反腐败方面功绩卓越,但是它又可带来腐败的转移。当前我们既要大力推广和发展科技反腐,又要克服其负面影响。立足科技反腐在我国目前发展的基础,着重分析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瓶颈,提出道德素养的提升是科技反腐的前提、技术资源的整合是科技反腐的关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科技反腐的基础以及制度供需的平衡是科技反腐的核心,并从这四方面予以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反腐     
所谓文化反腐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把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基本原则渗透到法律制度和人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反对和防止腐败之目的.落后文化导致和催生腐败,先进文化则可有效抑制腐败,并为法律制度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度反腐是治理腐败的根本方法,但制度反腐除了制定法律制度条文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制精神的建设.文化反腐可为制度反腐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从政反腐,安邦兴廉,不仅需要党纪国法作保证,更需要发挥从政道德固有规律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只注重对腐败的“法”治,忽视了对腐败的“理”治,往往是屡禁不止,防不胜防,反腐工作成效总不尽如民意。深入持久地反腐倡廉,既是民众的大事,亦是官众的根本,尤其需要标本兼治,强化官众从政道德的反腐意识与反腐功能。一、从政道德机制及其互动从政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职业道德系统工程的“主体工程”。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①。社会上有多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虽然成效显著,但腐败现象仍然严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传统的制度反腐没能有效遏制腐败势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打破了传统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的反腐手段。它有效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的不足,使监督打破了传统的格局,打破了时空界限,如果合理规范、积极引导,必将对反腐败斗争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公务员薪酬、腐败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薪养廉”在我国并不成立,公务员薪酬的提升不但不能遏制腐败,反而会使腐败更为严重;腐败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且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更为严重;虽然公务员薪酬通过腐败作为中介变量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抑制,但从净效应看我国公务员薪酬提升却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反腐败工作提供了经济层面的依据。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反腐败不能夸大公务员薪酬的作用,而应形成制度反腐、法律反腐和组织反腐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非正式制度制约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从新的理论视角对腐败进行了研究 ,并将腐败定义为公职人员 (和那些参与腐败交易的人 )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使下 ,经过成本和收益计算后作出的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以制度均衡反腐败的观点 ,并着重对非正式制度与腐败的路径依赖及非正式制度反腐的特点等进行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在我们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下 ,非正式制度凭借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将在反腐败的战略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挥其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拓宽了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是一种新的监督手段。但是其存在技术性、道德性、法律性和制度性的制度化缺陷,要使网络反腐持续健康的成为反腐利器,必须使其制度化。在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反腐制度供需的不足、国内腐败手段的提升、国家领导层面的支持和国外电子反腐的借鉴是网络反腐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后,详细分析了其技术化困境、道德化困境、法律化困境和制度化困境的表现,并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反腐能力、提升素养,强化能力,完善运行机制、拓宽渠道,明确权责,完善法律程序和公开信息,实行申报,完善预警机制四项实现网络反腐制度化路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道德制约权力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方式,是对其他权力制约方式的补充和超越。道德制约权力能够提升权力主体的道德境界,保障权力运行的道德取向,并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但从政治实践来看,道德制约权力的实现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权力主体层面由于自利性在市场交换原则下的扩张,导致权力主体道德信念的蜕化;道德自身层面由于道德法律化不健全和道德社会监督不完善,导致道德他律的缺失;组织环境层面由于公共组织道德制度的扭曲,导致道德氛围的衰败。道德制约权力的实现需要四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一是创新道德教育,弘扬从政道德信念;二是完善道德立法,明确权力运行的道德边界;三是推进道德问责,强化社会舆论的道德监督;四是匡正道德制度,提升公共组织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12.
权力的运行应该受到权力伦理的引导,权力伦理的基本精神应当涵盖权力伦理核心价值的坚守、公共节操的培育和强化、权力边界的制度规约等三个方面.应当倡导权力伦理的核心价值,确保权力对权利的忠诚,保障公共价值的实现;高扬公共节操,培育权力主体的公共德性,让权力主体形成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设置权力边界,强化制度对权力的伦理约束功能,使民众尽享权力之利而免受权力之害.  相似文献   

13.
试析廉政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主体,包括所有的个人和组织.廉政客体则专指行使公共权力的个人和组织.反腐败不是要把社会上的一切腐败现象都纳入反腐败的范围,主要是反公共权力的腐败.廉政概念的含义为廉政是所有个人和组织对公共权力行使活动的监督,并通过这种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和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最终达到政治的清明廉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面临着来自新的复杂环境和新的工作要求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近几年,公务员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突出,弄虚作假、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生与安定,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利用法与道德的相互关系,通过国家强制力与配套机构来保障法律实施,对于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会是成效显著而意义非凡的。  相似文献   

15.
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反腐利器,是能够从源头上治理官员腐败的基本制度。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探索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内容越来越多,但还存在主体单一、范围狭窄、缺乏刚性和不公开等问题。有必要对官员财产申报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并行之有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共权利的非公共利用 ,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政府权力腐败现象。抑制腐败 ,实现廉政建设 ,必须建立和强化科学、具体、操作性强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让法律权利趋向道德权利的正当性,并以此明确权利的道德性,是建构具有普遍伦理本质的权利体系的基础环节.道德权利没有使人走向道德善的功能,却是禁止道德恶产生的工具,因为它是人们追求利益的自由,是社会平等的前提和公权力的界限.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是异质性的存在,两者应当保持界限.道德权利对法律权利的价值范导以及它与法律权利的互释及其相对界划,使其发挥着为具有伦理普遍性的权利体系奠基的功能.在当今中国,道德权利的现实语境应为平等保护弱势群体的私权,此之为一种公共秩序意义上的正当,即一种人权.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下,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成为主流话题。为惩治与预防腐败,我国刑事法治已几度修订与完善,但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仍存一些差距。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反腐,我国刑事立法需加大力度,并不断完善,尤其应尽快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设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9.
学术腐败现象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云梦学刊》2009,30(3):33-37
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实际是社会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表现。学术腐败定义比较宽泛,主要是指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腐败的治理对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目前有效的对策应从舆论监督、加强法治、完善制度、综合治理、改善教育等方面和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制度是根本。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制度反腐,从静态看,不仅已有制度存在着制度自身边界模糊、内容相互冲突等问题,而且缺乏公众对制度普遍信仰的基础;从动态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人情关系的干扰,"权力"的不当干预,助长"潜规则"盛行,并诱发少数官员的贪欲膨胀。为此,制度反腐需要构建不能贪、不愿贪、不敢贪和不必贪的制度反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