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000年以来,刘杰夫董事长捐资办学的事迹在高州市处处传颂。他捐资30万元给罗村小学改建教学楼,捐资100万元给高州中学建教学楼,捐资20万元给罗村村委会建办公楼,资助了112个学生就读初中、高中、大学。读初中的每年每个学生资助1000元,读高中的每年每个学生资助1800元,读大学的每年每个学生资助5000元,直至到大学毕业。仅去年9月份开学前,刘杰夫董事长的公司就向学生汇出学费、生活费等就达2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刘董事长几年来支持教育事业及其他善事的资金超过600万元。梁尚荣心系贫困学生 积极支持教育事业@梁尚荣…  相似文献   

2.
小偷的奖赏     
刘延 《快乐青春》2014,(7):74-76
在刘市长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刘市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并不是表扬他,而是怨言。刘市长不贪污不受贿,公与私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弄得大伙没脾气。现在有一种风气,你当大官了,我们是你手下的工作人员,大树底下有阴凉,我们不但没乘到凉,反惹得一身骚,圈外的人都不相信,说你们给刘老板打工,刘老板吃肉,难道还不给你们一碗汤喝?因为刘市长两袖清风,我们要喝只能喝西北风!  相似文献   

3.
刘高兴是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的主人公,他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生活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下,这显示了百年中国农民生存境况的可衷可叹与艰难不易。然而,相形之下,刘高兴的精神胜利法在表象上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类似,实质却判然有别。不同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刘高兴的精神胜利法主要是一种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可贵的人格精神,不仅表现了历经百年中国农民精神的升腾,反而凸显现实社会的迟滞与不公。造成刘高兴和阿Q精神胜利法相异的原因,除了时代的不同,还有叙述立场和方法的差异.这显示了百年文学史上不同时代作家对待农民阶层的不同态度。这样,《高兴》和《阿Q正传》便以不同的姿态在百年时间搭成的桥的两头对映,在互文中传达着丰富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杰夫是19世纪一位考古学家、探险家.1814年,杰夫带着考古队向“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发起挑战. 这支队伍艰难地在荒漠中前行,不时能看到动物的白骨和遇难者的尸骨.这时,杰夫就会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小心翼翼地把遇难者的尸骨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立上一个简易的墓碑.就这样,他们行进了快两个星期,还没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5.
听说儿子考试了,回到家,我立马问他:"说!多少分?""83分。"儿子低声说。我很生气:"这么低!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作业有没有完成?"儿子辩解道:"金杰才40分呢!刘小路才刚刚及格!低干80分的有20多人………‘你怎么这么不求上进!老是和落后的人比,你就不能向先进看齐?"我火了,大声吼道。儿子趴在桌上,委屈地哭起来。老公脾气温和些,拍拍儿子肩膀,重复那些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儿子  相似文献   

6.
古堡疑案     
印度西部有座古城,离古城100公里的地方有个名叫赫特斯的古堡。古堡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周围几十公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唯有古堡四周绿树掩映,生机盎然,宛如一片绿叶荡漾在沙海之中。由于古堡的建筑构思精巧,墙上还有许多壁死在刘连长背上,只见他浑身发青,咬牙瞪眼,嘴唇都咬破了,可见他死时是多么痛苦。“小国,我的好兄弟呀!”刘连长抚着张小国的遗体失声痛哭。张小国没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这种从没见过、也不知叫什么名的怪物口中。想到这一点,战士们一个个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相似文献   

7.
拙稿《〈鲁迅日记〉若干人名考辩》初在《新文学史料》发表以后,余曾赠送样本请刘岘同志指正,承刘岘同志指出,《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十月四日出现的王泽长名,乃是其字。《鲁迅日记·人名索引》误作另一人,其实应归合于刘岘条目下。据刘岘同志告知,他原名王之兑,字泽长,号慎思,笔名刘岘、柳涯等。刘岘是他较后用的笔名,在未用刘岘这个笔名前,最早用的是王泽长名。  相似文献   

8.
读刘长虎的讽刺幽默小说,犹如精神咖啡,让你在劳累困倦时提神;好似文化快餐,让你在休闲娱乐中充饥;又像一壶老酒,让你在心烦意乱时解闷;恰同一把酸梅,在你口干舌燥时生津。作者长期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使他的文学创作之树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9.
龚文德 《云梦学刊》2013,(1):166-I0002
2012年11月17日上午,“中国当代美学的回顾与展望暨刘纲纪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回顾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刘纲纪的学术人生,弘扬其学术精神和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10.
郭海荣 《中州学刊》2006,(5):259-263
刘呐鸥的小说充盈着现代都市意识,沉迷于都市文化的描写是他的创作最突出鲜明的特征。刘呐鸥以都市人的目光看待都市和都市中的人,作为主角的都市场景、摩登的都市人物和新奇的艺术手法都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刘呐鸥面对都市时的诸多矛盾心态,更进一步显现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都市的复杂接受。  相似文献   

11.
刘纲纪是我国自成一派的著名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60年代初已具雏形特征,近十年来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成为实践派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下面就他美学思想的几个方面,作一粗略的述评。一美的起源美,从何而来?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解决,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无法实现的。刘纲纪认为,人类的劳动(即物质生产实践),既是解决物质需要的功利活动,又是在对自然有意识有目的改造中显现主体创造性的自由活动。前者创造了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后者创造了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正  相似文献   

12.
刘家声这个名字,我很不熟悉。那是因为我对政治经济学一窍不通,这方面的名人我自然孤陋寡闻了。 有幸,拜访了刘家声,并与之谈叙了两个半天。我的知识视野不仅得以开阔,更重要的是他使我认识了他,了解了他,也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兴趣。我以为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同时,就是我国经济学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时期。经济学界的人士们高擎着马克思主义的大旗,纷至沓来,脚步声声。刘家声是当之无愧的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令人崇敬的包尔汉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包老那高尚的爱国情操,坚定的反对民族分裂的斗志,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仍然活在我们新疆各族人民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中。在包老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缅怀他的业绩,追思他的风范,无不为他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所景仰。包老的这些崇高精神,如天山长存,塔河不息,必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地推进新疆的社会科学事业,为建设一个团结富强的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 包老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刘大观是清代高密诗派中比较特殊的一位诗人。迥异于诗派中其他寒士诗人,他仕途顺利,曾经位居知州。虽处高位,刘大观却早早勘破世情,表现出对寒士心态与诗学主张的强烈认同,因此,在他身上呈现出一种主体身份与心态的悖反现象。在诗学上,刘大观以师古不泥古为原则,对高密派诗学进行了合理的吸收与发展;在诗歌创作上,他能遵从内心情志而自写本色,诗歌风格也随其年龄、经历的变化发生改变,总体呈现着清真雅健的风貌。  相似文献   

15.
刘壎的文论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又由于受到宋代理学的影响,他主张为文要根据性理。针对受科举时文影响所导致的文章尘腐和刻板之风,刘壎主张为文要语意不陈。但是对于当时江西文坛上刻意求新而尚奇险之风,刘壎也提出了批评。他以"简古"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崇尚"风骨",以"自然"为旨归。他的文论既具有宋代文论的特点,又反映了宋元之际文论寻求新变的趋势,是宋元之际文学思潮的一种折光。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笑     
《家庭科技》2007,(3):43-43
一位家住北京的母亲刘女士来电话,说她儿子自进入高三以来,经常失眠,无心学习.与儿子多次沟通得知儿子想变性!这对刘女士无异于晴天霹雳.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9日,省社联主席、省社科院院长傅伯言研究员主持召开了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专家座谈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出席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专家畅谈学习十六大精神的体会,并结合江西的实际,就宣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作了发言。刘上洋指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围绕主题,把握灵魂,领会精髓,狠抓落实,不断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作为理论工作者,首先要学好十六大精神,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要对十六大精神进行广泛的宣讲,对十六大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18.
在刘汉王朝武帝刘彻的的年代里,他发动了好几次防御性和统一中国的战争。“这些战争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地大物博的现代中国的基础;打开了中国与中亚细亚以至欧洲、中国与日本、中国与南洋的交通;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展比较落后的各族人传播了汉族的文化;输入外国的物产和文化,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这些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无疑都是起了重大的进步作用的。”汉武帝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文治武功,他的雄才大略,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民族的愿望,固然起着一定的作用,然尤为重要的,就是那时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而创造这个经济基础的首先不能不归功于桑弘羊。  相似文献   

19.
讀了高亨先生对“詩經”中“陈风”“月出”篇的新解和他的几篇答辯文章以后,觉得还不无值得商榷之处,现在就把我的一些看法写出来,是否有当,尚望高先生和讀者們不吝賜教。高先生在为答辯王迺揚先生的批評而写给“文史哲”编委会的信中說:“我理解此詩的主要根据是此詩第二章說:‘佼人(忄刘)兮’。旧說‘(忄刘)好貌’。而陆德明“經典釋文”載詩經的古本(忄刘)作刘。”他认为“詩經的古本(忄刘)作刘”,于是便从“尔稚”、“尚書、“詩經”、“逸周書”等古籍中找出了“刘、杀也”的古訓,并又根据第三章的“燎”的本义是焚燒,从而便認为第一章的“僚”乃“繚”的借字,于是便構成了“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期西蜀军师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政权 ,他为蜀吴建盟只身入吴营 ,为护盟苦口谏关、刘 ,为修盟苦心觅人才 ,充分体现了他的统战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