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农产品出口需求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从汇率水平和汇率风险两个维度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讨论了汇率影响出口的净效应。以浙江农产品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对浙江农产品实际出口带来负面效应,而升值过程中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则反而有刺激农产品出口的正效应。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终的净效应为负,而且在过去的一年里,这种负效应呈不断加强的趋势。其政策含义在于短期内通过政府农业支持政策降低农产品出口成本,长期则通过加强科研和质量管理将价格竞争力提升为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黄祖宇  杨骏 《理论界》2013,(11):27-29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平稳升值状态.这一升值变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了解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54个样本数据,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深层原因,这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产品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确保农产品贸易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振香  李永波 《东岳论丛》2011,32(1):126-129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汇率变动对企业影响的直接效应方面,而本文则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分别运用Dixit-Stiglitz进口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企业所导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于汇率变动的直接效应而言,汇率变动对企业价格影响程度取决于企业在其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和产品的替代程度。企业价格的汇率弹性与国际市场上产品间的替代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企业市场份额负相关。对于汇率变动的间接效应而言,汇率变动将导致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替代,加速技术升级过程。对于出口数量的影响程度,则与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有关。汇率升值,将对本国生产要素密集度大的产品的出口数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普遍做法编制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以反映人民币币值的变化,进而研究人民币币值变化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和进口与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我国的贸易差额(出口进口比)相对于CPI和PPI折算的人民币实际综合汇率指数的弹性分别为-0.39和-0.49,表明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具有明显的影响,也表明近年来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的走低并维持低位是我国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对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的调控是纠正贸易收支失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印梅 《学术探索》2012,(12):69-73
本文以江苏省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重新检验了汇率变动与江苏省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进口、出口需求及出口供给均富有价格弹性,出口供给的价格弹性值最小;对出口需求影响最大的是国外的物价水平,其次是国外的收入水平,最小的是出口价格;地区产出能力对出口供给的影响要远大于出口价格;地区物价水平对进口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进口价格。相对而言,地区收入的影响最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满足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产出高速增长等非价格因素是人民币升值而贸易收支未受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汇率变动会通过利率平价条件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选择,也会通过购买力平价条件影响商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在汇率变动条件下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基于对汇率变动的财富效应、需求效应、成本效应和风险效应的综合考虑.通过引入风险因素的效用函数对汇率制度改革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地区投资产生相应的效应;研究还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和对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重心"由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以及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转移过程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但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且贬值幅度大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因此人民币对以摩根士丹利和汇丰银行估算权重值计算的一篮子货币是贬值的。然而,因为人民币对美元和日元的升值幅度较大,而且以美元和日元结算的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了绝对大的比重,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化降低了我国的进口价格,提高了出口价格。  相似文献   

8.
孙刚  焦克 《兰州学刊》2012,(12):84-88
中国进口连续多年不足导致顺差过大,国际社会压力迫使人民币连续升值,人民币升值是否引起了进口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文章对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不论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都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整人民币币值是解决外贸顺差过大的可行途径之一;在危机条件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抵御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汇率升值问题与国内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格局变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汇率升值反映出国内产业政策导向、美国经济走势以及国际货币基金流动的新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强、贸易顺差的增加以及外汇储备的扩大,我国的汇率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汇率升值会推升出口产品价格,恶化出口贸易条件,使内资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造成出口量的下降、贸易盈余的缩小。  相似文献   

10.
蒋竞 《天府新论》2007,46(2):57-61
汇率波动性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给定汇率制度后,汇率的波动性主要由国际间贸易来决定,进出口贸易量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汇率的变动,EPT的效果最终通过进出口贸易量来体现。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例,在给定中国和美国的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这既包括汇率水平的变动,也包括汇率波动性的变动。中国出口总额和美国进口总额的波动性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关系;中国进口总额和美国出口总额的波动性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存在一定的负向相关关系。为控制汇率的波动性,中国应当适度改变国际贸易长期顺差的格局,提升人民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套利活动及企业的议价权高低是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变化的主要因素。2011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渐趋平衡,但这种趋势能否持续,受制于币值的稳定性程度、中国外贸企业的议价权高低以及进、出口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平衡性。短期内,受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收付比将会继续保持缩小趋势,甚至再次出现收入略大于支出的现象;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进口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潜力相对强于出口,故而维持支出略大于收入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国外,其深层原因是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一些国家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了"输出通货紧缩",因而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空前的升值压力。同时,我国现有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疏散,提高了升值预期。为此,纾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必须从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发,减少贸易摩擦、适当放宽资金流出限制等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人民币尚未完全实现自由兑换,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因而其汇率也不可能通过国际市场自发形成;因此,西方诸多以直接外汇市场为前提的汇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模型,并提出决定物价水平的多因素分析,借此客观地描绘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探讨——政治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以来,中关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美国各界将贸易不平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制度,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了人民币汇率,并纷纷要求政府敦促中国采取行动,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使人民币迅速大幅升值。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剖析,美国各界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种种论断是荒谬的,国会议员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是出于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权威地位的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中美贸易争端日益增多,美国针对中国产品频繁发起了反倾销控诉.从国际背景和美国国内背景看,双方贸易争端的主要原因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美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现行出口贸易政策的思考及调整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出口超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迅速提高,过度出口的现象和不利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奖出限入的贸易与汇率政策部分地促成了我国外贸的失衡发展。作者认为应该摒弃过分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以奖出限入政策支持出口等惯常的出口贸易发展思路,提出要继续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发展包括扶持鼓励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政策与措施;以市场为主导适度出口,将出口增长速度与出口依存度降至合理水平;主要依靠增加内需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增加技术改进、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但将对多数外向型出口企业构成成本上升的压力使其面临严重困境;也势必会加大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进一步吹胀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等金融泡沫,造成金融危机隐患。此外,高度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战略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也未必适宜。中国的经济繁荣最终要依靠国内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实现。人民币升值逼迫中国经济转型,要更加注重质量、结构、内需和经济效益。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不在升值。  相似文献   

18.
朱君 《兰州学刊》2010,(10):40-44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净出口作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改善中美贸易收支平衡状况存在显著影响,而从长期来看,改善中国贸易收支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原油价格上涨的经济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奇 《云梦学刊》2006,27(1):82-85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弹性以及供给弹性均会影响原油价格,此外,国际寡头垄断市场也是影响原油价格的重要因素。原油价格上涨在贸易、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和人们生活会施加影响,但这些影响不会很大。只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就会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立原油和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建立能源多元化格局,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继续推进原油和石油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树立节能观念,开发节能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建立引力模型,以198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三个不同维度研究了人民币对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外商直接投资减少1.63%;从地区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方向和大小是不同的;从行业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也会导致外资的减少。所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注重优惠政策对不同地区的结构性差异影响是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所造成不利影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