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式家具机能性设计中的组合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结构精密,具有文人艺术特征,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最高水平。明式家具除了造型上的静态美感之外,还具有灵活多变的机能性特征,组合多样性就是其机能性设计的表现之一,其表现为组合前选择多样、组合中方式多样和组合后形态多样,旨在满足居住及使用者的生活实际需求,同时反映出中国传统造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于组合设计的研究试图挖掘明式家具的美学价值,并为中国当代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现代中式家具作为新兴的家具风格,其发展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中式家具传承和延续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传统家具中的明式家具由于它在造型、结构、装饰、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对现代中式家具风格的形成给与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使得现代中式家具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从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收集与分类整理,分析图案的符号涵义,在此基础上,对明式装饰图案进行现代应用的提炼研究,提出用现代工艺手段来生产,以使其符合现代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品牌。  相似文献   

4.
明式家具中含蓄与直白的文化交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多元化呼声的现时代文化大背景下,明式家具,由于其附栽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气息,堪称明朝文化艺术形态的典型代表,而备受关注.明式家具既满足于市民对生活良好希望的本原追求,还兼有浓郁的封建礼制特点,更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的特点和内涵.文人与世俗,理想与生活.理性伦常、浪漫物华与古雅意境,通过工匠的巧取兼得,以含蓄与直白交错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家具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取得的艺术成就备受世人瞩目。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以明式家具为研究对象,从造型、材料、装饰、构造等多角度探究了明式家具“道”与“器”的美学特征,阐释了“道器合一”的造物理念,以期引发更多关于明式家具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最高成就。明式家具风格是在继承五代简洁风格和宋代完备的家具形制基础上,依赖于明代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数百年的实践过程于明代中后期演替而成。通过研究和论述明式家具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简要历史,以及对明式家具风格在世界现代家具中的表现和成功商业案例的考察,提出了中国家具现代化的主要对策:植根民族文化,重视产品设计,努力培养自己的设计师团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不失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长久命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对牧区定居政策的实施,使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牧民居住环境及家具随之改变.通过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特征的研究,分析出蒙古族家具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蒙古族家具的演变与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从而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寻找理论的依据.对保护民族和地方特色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明式家具及其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具是人类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和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明式家具以其典雅、简洁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家具民族形式的杰出典范和代表,是我们民族传统中不可多得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明式家具这一物质对象来研究凝结于其中的文化艺术内蕴,是家具史研究和艺术品鉴赏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家具成就辉煌 ,尤以明式家具堪称典范 ,其凭借精湛的技艺、独到的匠心以及简洁的造型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和称赞。然而面对现代这个与昔日有天壤之别的社会 ,如何让传统家具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重现昔日之辉煌呢 ?文章拟通过对传统家具中最具代表性之座椅形成因素的分析 ,并结合现代设计的手法 ,探讨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式风格的现代座椅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理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具彩绘艺术是白族传统家具的重要装饰特征,呈现出典型的滇西民族色彩。白族家具发展到今天,由于历史和周边因素的影响,其家具上的传统彩绘艺术开始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通过对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的历史发展的分析,探讨了其多彩的艺术审美特征,为现代白族家具的设计提供可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