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头胸部外伤6小时入院,头胸部CT诊断为"左顶部硬膜下血肿、肋骨骨折并肺挫裂伤",常规治疗3天后患者出现咳嗽、高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32.6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96.1%,淋巴细胞百分数1.6%,单核细胞百分数1.9%,嗜酸性细胞百分数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1.40×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51×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17.30%,嗜酸性细胞绝对值0.02×10~9/L  相似文献   

2.
法医学鉴定肺静脉堵塞病死亡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案情介绍】2000年4月,某市缫丝厂女工武玉梅(化名),32岁,因咳嗽咳痰三月余,加重伴气喘、胸闷、心慌、进行性呼吸困难,收住于某市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体格检查显示:体温36℃,脉搏140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14/10kPa;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心界不大,心率140次/分,律齐,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余无异常。既往病史:慢性支气管炎,每于冬春季寒冷时发作,口唇青紫。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10;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谱正常;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后用替吉奥胶囊维持治疗,评价其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单药替吉奥胶囊[80mg/(m2·d)]口服2周,停1周的用法,直到毒性不能耐受或疾病进展,生存用Kaplan-Meier法.结果 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共入组36例一线化疗有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例(13.9%)部分缓解,19例(52.8%)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66.7%,17例(47.2%)疾病稳定超过3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1年生存率45.2%.毒副反应:未出现4度以上的毒副反应,3度骨髓抑制共2例(5.5%),其中是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共1例(2.8%)和贫血共1例(2.8%),感染2例(5.5%),皮肤色素沉着1例(2.8%),皮疹1例(2.8%).结论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用单药替吉奥胶囊维持化疗疗效较好,毒性低.  相似文献   

4.
二溴—磺酸偶氮氯膦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呈紫红色,与铈形成兰紫色络合物,显色反应灵敏度高:如加入适量乙醇可使灵敏度增加近23%,ε_(638)=1.34×10~5L·mol~(-1)·cm~(-1).铈在0~3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稳定性好,可在24小时内A值几乎不变。采用平衡移动法和斜率比法测定Ce一显色剂的络合物K_(?)=4.17×10~(18)。  相似文献   

5.
病例 患者高峰 ,男 ,2 0岁 ,住院号 1 1 0 4 2。因右下腹包块月余于 2 0 0 1年 7月 6日入院外科。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发现右下腹有鸽蛋大小包块 ,伴局部持续烧灼样疼痛 ,未经治疗 ,肿块逐渐增大。入院后行肿块穿刺 ,抽出 1 0 m L脓性液体 ,诊断为“阑尾脓肿”。给抗炎治疗近 3周 ,肿块有所缩小 ,病人家属要求带药回当地治疗 ,1 0 d后因肿块继续增大伴发热 ,未呕吐 ,大便正常 ,急诊入院。入院查体 :体温 38.7℃ ,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腹平 ,右下腹肌紧张 ,可扪及鹅蛋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度差 ,表面不光滑 ,压痛。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总数 9.0× 1…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其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如早搏,传导阻滞或T波低平等并不特异,但冠状T样改变却很少见[1]。我院收治1例心电图出现冠状T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心前区反复胸闷1周来我院门诊就诊,发病前2周有咽痛,鼻塞感冒史,2周后即出现胸闷,安静  相似文献   

7.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22岁,主因"咳痰10余天,高热伴头痛4天"于2011年8月9日入院.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少量白痰等不适,自觉低热(未测体温),间断自服感冒冲剂无好转,痰量增多.4天前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0.1℃,头胀痛,发热时加重,热退头胀痛减轻,于社区医院查血常规WBC 18.2×109/L,N0.87,胸片示右下肺野斑片影,诊断右下肺肺炎,给予头孢呋辛2.0g,每日2次静脉输注3天,无明显好转,仍反复发作寒战高热,发热时头痛加重伴谵妄,应用"泰诺林"等退热药物体温下降后可好转,无大小便失禁及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胚胎性自然腔道软式内镜手术(ENOTES)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近期效果。方法 12例SAP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24 h内实施ENOTES,术中清除腹腔渗液、放置腹腔灌洗管和引流管。术后给予持续腹腔灌洗和腹膜透析1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肠鸣音分别为(1.67±0.88)、(4.29±0.78)次/min,腹膜刺激征评分分别为(3.97±0.99)、(0.41±0.28)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89±3.54)、(2.34±1.78)分,IAP分别为(18.37±11.02)、(6.32±1.50)cm H2O;WBC分别为(19.73±1.30)×109/L、(4.28±0.28)×109/L,CRP分别为(173.42±71.35)、(21.49±15.26)mg/L,淀粉酶(1 337.42±876.78)、(5.71±4.02)U/L,总蛋白(47.21±10.56)、(2.38±1.70)g/L,有核细胞计数(4 289.79±2 556.76)、(54.01±46.53)个/μL;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本组12例患者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7.30±5.01)d。结论 ENOTES能有效清除SAP患者急性反应期腹腔内炎性渗液及细胞炎症因子,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合成的一种外向式杯 [4 ]芳烃偶氮衍生物新试剂 ,试验其性质 ,并研究它与钴(Ⅱ )的显色反应条件 ,在CTMAB存在下及pH 1 0的缓冲介质中 ,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nm ,ε =2 .4 8× 1 0 4 L .mol- 1.cm- 1,钴含量在 0~ 2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本方法灵敏度不是太高 ,但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药理学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脊髓背角中的GABA受体亚型(GABA_A和GABA_B)参与介导脊髓初级传入末梢的突触前抑制.本研究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探讨GABA_B受体激活对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膜电特性的作用.实验标本取自SD成年大鼠(120-190g,n=58)DRG(L_4-L_6)和猫(n=8)在体L_6-L_7DRRG,当灌流液加入GABA_B受体激活剂baclofen(10-4-10-6mol/L)时,在DRG的98个细胞中,约58%的细胞(n=57)无反应.部分A类和C类细胞的膜电位出现超极化(n=37)和去极化(n=14)反应.A传入(n=71)和C传入(n=27)激活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Baclofen引起的DRG细胞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可被GABA_B受体选择性拮抗剂saclofen(10~3-10~5mo1/L)阻断.一些对baclofen反应的细胞也可被GABA_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去极化.在所记录的细胞中,baclofen对动作电位时程(APD_50)没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在部分细胞中,baclofen激活的GABA_B受体介导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和超级化反应,GABA_A和GABA_B这二种受体不仅在慢传速的Aδ和C类细胞中共存,同样也共存于快传速的Aα和Aβ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1.
1 尿道上皮内的内分泌细胞 1944年Pretl首先报道了人尿道上皮和前列腺上皮内存在内分泌样细胞。奥地利病理学者F.Feyrter还把尿道上皮内的内分泌细胞分为银亲和性与嗜银性两点。尿道上皮内的多数内分泌细胞含有5羟色胺;在人体尿道内还检查出了分泌肽(降钙索、CGRP、生长抑素、甲状腺刺激素)的内分泌细胞,其数量比5—羟色胺细胞少得多。在氨基酸类或肽类内分泌细胞的颗粒内尚有一种酸性蛋白质——嗜铬粒蛋白A,它作为指示物质在染色上是有用的。膀胱内不存在5—羟色胺细胞,从尿道内口开始出现5—羟色胺细胞,在前列腺部数量急速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同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均采用相同的方案。序贯组先行化疗,化疗结束后,再予以放射治疗;同期组在化疗的第一个周期就同步进行放射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同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56.67%(17/30),显著高于序贯组的26.67%(8/30)(P0.05),同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序贯组(P0.01),经支持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同期组FACT-L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均显著高于序贯组(P0.05或P0.01)。结论同期放化疗可有效提升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提高生存质量,虽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序贯组,但经积极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慎用、禁用和忌用。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不是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需要慎用的药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及心、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必须使用时要及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或作一定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停药。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应慎用,以防中毒。 禁用就是禁止使用,即病人用药后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例如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因此病人休克、昏迷、支气管哮喘和肺心病人应禁用吗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痫性发作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而探讨炎症反应与癫痫的关系。方法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建立颞叶癫痫大鼠动物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痫性发作后6小时、24小时、72小时、1周血清和脑脊液中IL-6的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观察癫痫发作后神经元的病理变化。结果血清和脑脊液中IL-6水平在癫痫发作后6小时逐渐增加,24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致痫24小时后出现大量神经元坏死。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癫痫后神经元损伤。IL-6或许可作为癫痫脑损伤后的早期外周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全细胞电压钳记录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背根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神经元胞体通道电流.选择对辣椒素(capsaicin)敏感的神经元,0.2nM-1μmol/L的速激肽(tachykinins,TK),包括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神经激肽B(NKB)灌流记录细胞,结果表明:TK能增大电压门控的Ca2+电流和河豚毒(TTX)不敏感的Na+电流,对电压依赖的外向K+电流呈加大和减少的双向反应;在静息膜电位水平,TK引起三种反应形式的内向电流:1)快速内向流;2)缓慢内向流;3)长时程振荡性内向流.三种速激肽受体的选择性桔抗剂能翻转TK引起的这些电流变化,用含有TK的无Ca2+或含Cd2+的外液灌流细胞,TK不再引起电压门控Ca2+电流增加。含TEA和Cs+的外液,对TK在静息膜电位水平引起的快速和缓慢内向流无明显作用;但在长时程振荡性内向流的基础上,引起一种可逆的快速内向流.含有TTX与用氯化胆硷置代NaCl的外液,或用Cd2+置代Ca2+的外液能明显减少这三种内向流,含TTX和Cd2+的外液则能几乎完全抑制它们.辣椒素敏感的DRG神经元对重复应用TK出现明显的脱敏现象.在静息膜电位水平,阿片肽能翻转速激肽引起的内向电流.DAMGO还能桔抗Sar-SP增大电压门控Ca2+电流的作用.DAMGO的拮抗作用可以被它的选择性拮抗剂β-F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一种病因复杂、由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老年期疾病。服用非甾类抗炎类药物能延缓或防止其发病,说明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病理,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炎症反应中主要的细胞因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分析中国南方人群81例病例和158例正常对照组中TNFa-308和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TNFa-308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对照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在LOAD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ApoEe4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6.3%,7.9%,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P=0.019);与非84携带者相比,ApoEe4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AD的风险增大[OR(95%CI)=2.304(1.182~4.489),P=0.015]。结论TNFa-308(rs1800629)可能与中国南方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无关,ApoE甜等位基因可能是LOAD的遗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气候都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人们质疑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何在?!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和行动? 一、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 荷兰气象机构报告说,2007年很多欧洲国家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温暖的1月。2007年1月份是1706年荷兰首次开始气象观测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平均温度达到7.1℃,比正常高出2.8℃,荷兰的水仙花提前开花了。莫斯科比以往冬季气温高10℃。俄罗斯气象专家称, 莫斯科2006年冬天气温反常,不仅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在莫斯科有气温记录以来的120年中还是第一次。2007年3月22日莫斯科气温达12℃,打破了1902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圣彼得堡2006年12月出现了107℃的高温,也创下了该市12月的最高温度。美国纽约入冬温度为10℃,2007年1月6日达20℃以上,是百年以来第一次。美国新泽西州是11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街上几乎看不到穿厚冬衣的人们。 意大利刚刚度过了200年来最温暖的一个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高4~5℃。法国气象台报导,进入2007年以来,法国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高8℃左右。瑞士气象局发布消息,该国2006—2007年冬季3个月平均气温比140多年来有正式记录的冬季月均气温高出3℃,创 下历史记录。日本气象厅观测数据显示,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日本平均气温比往年高152℃,与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持平。德国2006年的冬天是自19世纪中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天,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出大约45℃。澳大利亚则同时饱受旱涝打击,东北部多个城市陷入洪水中,南部新南威尔士却是数十年不遇的干 旱。美国和加拿大被雷雨和暴风雪所袭击,随后形成龙卷风,不少建筑被毁。2007年年初发生席卷北美洲、欧洲的强风暴,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暴雨洪水,以及袭击美国中南部、日本的暴风雪,成为全球重大灾害事件。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说,2007年沈阳下了50年不遇的大雪。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零下2.4℃,为中国自 1951年以来的第2个暖冬。北京2007年2月5日气温达16℃,远远高于0℃以下的历史平均气温,因为气温如4月,玉兰花已盛开。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相隔几千公里的东部江苏和西部新疆都经历了56年来的最高温。正常年份天寒地冻的黑龙江,也经历了40年来的高温。陕西省有30万人现正饱受干旱折磨,因为2007年1月降雨量比平均水平少90%。2006年中国遭遇了数十年来最强的台风和严重干旱。我国长江流域的川东盆地出现干旱、高温,降水也少。2006年,我国年平均气温9.9℃,比常年偏高1.1℃,是50多年最暖的一年。由于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多种气象灾害频发。受干旱及高温影响,全国48%的陆地生态质量不如常年水平,较2005年低31%。川渝发生严重干旱,林区火灾频发, 损失严重。草地、荒漠、城市生态质量明显低于常年水平,草地载畜量下降,沙尘天气频发,生态系统支持功能大幅下滑。中国2006年的气象灾害造成500万亩农作物受灾,影响4亿人口,造成GDP损失1%~2%。近年来各国出现的暖冬、气候变暖和异常现象,根据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所的数据,在过去30年其出现频率大大超过以前, 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后果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将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并出版。参加编写这个报告的有113个国家的官员及数千名专家。他们对大量数据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具有很高可信度的结论,即气候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总体上呈增暖趋势。 近5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有90%~95%的可能性是人为温室气体的增加所造成的。他们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升高幅度(相对于工业化前)为1.9~4.5℃,有的地方可能达6℃,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59 cm,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上升7 m。据IPCC评估报告初稿称,地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更为频繁的洪灾、热浪、两极冰盖部分融化、海平面上升;澳大利亚将出现严重干旱,全国缺水,而著名的大堡礁将在数十年内被毁;部分太平洋岛国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在2080年将有2亿~6亿人受到饥荒影响,11亿~32亿人受水荒影响。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对某些国家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不是一个可怕的预言,而是迫在眼前实实在在的威胁。印尼全国1.8万个岛屿中的2 000个将因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法国巴黎气候与环境中心完成了模拟海平面升高的实验,结果显示,非洲热带地区将因干旱而受到严重打击,暴风雨将在南亚肆虐,北极的冰层将融化,亚马逊热带雨林将逐渐变成草原。英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显示,英国21世纪将经常发生大规模洪水;2003年袭击欧洲导致数千人死亡的热浪将成为常规现象。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生态学院科学家罗兰·普森纳经过研究后说:如果阿尔卑斯山冰川按目前的速度融化,大部分冰川在2037年就会消失。南北两极冰层厚度己降至100年来的最低点。两极冰层一旦融化引发洪水,对低洼地区的国家与居民来说,将是一场重大灾难。印度英迪拉·甘地发展研究所的最新报告说,全球变暖首先可能直接导致洪水频发,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印度农业的发展。报告预测,如果平均气温上升2%,降水量减少7%,印度稻米产量可能减少15%~42%,小麦产量将减少34%;如果海平面上升1 m,印度将有5 764 km2土地被淹没,大约710万居民失去家园。有的科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1/4的物种灭绝,也就是100万个物种消失。北极冰层在过去50年中已变薄40%,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北极熊将在未来30年内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及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结果。日本环境研究所研究结果表示, 如果不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日本农业、渔业、环境等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受气温上升影响,日本著名的“越光”稻米50年后将减产10%,柑桔生长北移,番茄等农作物糖分下降。海水升温2℃会使日本秋刀鱼、沙丁鱼的渔场北移。海平面上升1 m,日本90%的沙滩将消失,占全国1/2的日本沿海人口都会受到影响。 中国科技部、气象局、科学院等6部门最近发表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气候变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近100年我国气温年平均明显增高,升幅达0.5~0.8℃,比同期全球平均值06℃略高。在未来50年到80年间,全国平均气温将升高2~3℃。未来气候变暖将给我国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等其他领域带来重大影响。农业产量如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下降37%,草原承载力及载畜量都会改变。水的供需矛盾加大,蒸发量将增加15%,旱涝灾害频繁,中国西部缺水严重,缺口约在200亿m3以上。沿海受灾可能加大,风暴潮等极端事件频发,长江、黄河、珠江三角洲最为脆弱。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将上升1~16 cm,风暴潮将使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群落遭破坏,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森林和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森林组成和结构在东北地区变化较大,阔叶树将逐渐代替针叶树成为优势树种。估计2050年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冰川融水总量增加,年 增20%~30%。青藏高原冻土带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高原湖泊依冰川融水而变化。疾病发生面积增加,电力供应遇到更大压力。气候变暖使热浪频率增加,心血管、虐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强度和范围扩大。雪山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使山区、海岸、海岛风景地变迁,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旅游者安全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暖会加剧空调电力制冷消费增长,给电力供应带来压力。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有的科学家归纳为以下7点:1)水供应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2)天灾威胁加重:地球发“烧”,热带风暴和飓风(台风)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3)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会存在;沿海滩涂及城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4)夏天热浪频仍: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北美受热浪侵袭次数将增加3~8倍,各地热浪也会有不同程度增多。)生物链被打乱:由于气候变化,不少动物开始向南或北迁移,生物物种活动范围变化将导致迁入地或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到时植物因气候变化不适应,也会有大量物种消亡。6)传染疾病肆虐:由于全球变暖,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病传播范围扩大。7)经济发展蒙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重大气象灾害造成年均经济损失从20世纪60年代的40亿美元,升至290亿美元。与上述看法相反,俄罗斯、巴西、中国等不少学者认为:现在气候变暖确实不假,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紧张,在整个地球气候变化史上,有过远比现在还温暖的气候。比如在白垩纪,温室气体高达现在的5倍,它造就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并不坏,水草繁茂,巨大恐龙横行。中国科学院几位专家指出,气候变暖有坏处也存在好处,对内陆国家来说好处多于坏处,这些好处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气候变暖将使大气中水汽增多,给内陆带来更多雨水。非洲北部、亚洲中部,以及我国中西部将变得湿润起来。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将由暖干性变为暖湿性。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将会缩小,中国戈壁将逐渐披上绿装,这些地方变得更适宜人居住。其次,气候变暖将使全球的植被更加繁茂。森林扩大,草原更绿,树木生长更快。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近年来也增长很快,这里有人的因素,老天帮忙是更重要原因。第三,气候变暖使作物更加高产。随着暖冬现象持续发生,地面积温上升,越冬作物普遍北移,作物分蘖良好,产量增加。近十几年,美国、印度、中国等世界重要产粮区五谷丰登,牧草丰产,各种牲畜数量增加。 最后,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人类减少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暖冬使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取暖用油用气大量减少,使国际油价下降。“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都有多样性,要全面看待气候变暖。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里说的人类活动主要是指人类通过工业包括各种工厂及汽车等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不断排放温室气体,造成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聚集,温室效应增强,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IPCC的专家们认为气候变暖90%以上是温室效应造成的。使地球变暖的真凶是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这就是地球气候变暖说的主要理论依据。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说简称为温室效应说,也可称为变暖说。除上述人们最常见的“温室效应说"外,对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几种说法。1)太阳辐射说。英国电视台4台在2007年3月份播出了“伟大的全球变暖丑闻”记录片,认为“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是一个谎言”, “再过5年,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的说法将彻底变为一句废话。”此记录片得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麦国家航天中心和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9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学教授的支持。他们认为全球变暖可能是太阳活动加剧造成的,从南极取得的冰核样本显示,地球变暖在CO2排放量增加前800年就开始了。世界范围的经济繁荣发生在二战后,产生了大量CO2,按照其他科学家的观点,这应该导致气温上升,但大部分全球变暖都发生在1940年以前,1940年后,全球气温不升反降了40年。俄罗斯“观点报”引用英国学术杂志文章说,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 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 对英国电视台的观点,许多科学家认为不代表主流,他们的观点都被反驳了。我国科学家、北京大学气象学教授王绍武,也曾分析过太阳辐射对温室效应的直接影响,认为这并不构成主要的原因。大量的以科学论证为基础的论文都认为:人类行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科学界2007年用了“非常可能”,概率增到了90%来肯定全球变暖是人类 活动的结果,应该说是更可信了。2)宇宙射线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2007年2月的一篇文章认为“宇宙射线可能在云层形成中扮演主要角色”。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 能比许多科学家以前所认为的小得多。3)动物废气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说,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的屁等排泄物会产生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3,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牛屁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CO2快20倍。4)冰河期说,也称变冷说。以日本科学家为代表,预言21世纪“第4小冰期”将于未来20~30年后到来,地球气温将降低到18世纪80年代的水平。5)冷暖交替说。世界气候变化尽管有冷有热、有湿有干,但基本上都遵循一定时空规律,并以冷暖交替出现为重要特征。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冰期情况看,从震旦纪到侏罗纪这段6亿多年的时期内,发生过3次大的冰期,第1次距今约6亿~7亿年,第2次距今约2亿~3亿年,第3次距今约200万年前。3次大冰期时间间隔大体上都是3亿年。 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气候也有过多次冷暖变迁,冰期寒冷,间冰期温暖。我国2 000多年气候变迁过程正是一个例子。冷暖交替说认为:全球现在变暖是因为正处于间冰期,并未超出历史上的变动尺度和界限。在突变中切勿惊慌失措,也不能根据偶然变异,判断今后气候更将“恶化”。 尽管“冷暖交替说”有一定历史根据,但完完全全一样冷暖的冰期和间冰期重复交替出现是不存在的。气候是螺旋式循环交替变化的,不可能从原点又回到原点。科学家们用90%的概率肯定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增强而形成的,但仍还有10%是其他原因使地球变暖。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受人类活动影响外,自然界还有诸多因素,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地磁场变化、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宇宙的变化及海洋变化的影响等。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可能引起气候变暖,有的因素则会有相反的作用,所以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仍然有一些不确定性,不能简单认为温室气体增多是地球气候变暖的唯一原因。所以IPCC用90%的概率表达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原因,是比较科学的。 四、行动起来,给地球降温 由于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活动引起的,因而气候变暖只有靠我们自己行动来阻止和控制。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行动起来,积极做好温室气体的减排,直至零排放。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工作中,要坚持走绿色道路,做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双赢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欧推行的生态现代化,现已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更加广泛的推行。发展生态现代化,建立起既有利于环境发展,又使经济持续增长的模式,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出,做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减排或零排放温室气体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绿色工程如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绿色家园工程、绿色服务工程、绿色消费工程等,做到高效低耗、高标低排、无毒无害、清洁健康、提高碳汇量,加快吸收大气中温室气体,使地球“退烧”。 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和正在采取措施,开展工作。我国从1980年到2005年,通过造林植树种草活动累计净得的碳吸收大约为30.6亿t CO2。从1991年至2005年,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8亿t标准煤,相当于减少CO2排放185亿t。中国正在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如加强了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煤成气或油的开发利用等。发展清洁能源,控制和减少CO2排放对改善中国及全球气候、遏制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总之,走生态现代化之路,全球都来减排或治排,用绿色发展碳汇,双管齐下,地球是会慢慢“退烧”的,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贺庆棠.气候变化与中国荒漠化防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5):62. [2]秦大河.气候变暖90%以上是人为温室气体导致[N].光明日报,2007-02-07. [3]中国科学院、中央气象局等六部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N].新华社,2007-01 -17. [4]张聪聪.地球变暖谁是真凶[N].环球时报,2007-03-08. [5]王绍武.全球气候变暖的检测及成因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3(2):227-233. [6]现代化研究所.要现代化也要生态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7-02-26. (责任编辑 何晓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