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各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31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老年人33例。入选对象均进行了下列凝血功能指标检测:①凝血酶原时间(PT),②凝血酶时间(TT),③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④纤维蛋白原(Fib),⑤血小板计数(PLT),⑥D-二聚体(D-D)。老年肺癌手术组围术期血液采集时间分别为手术前、术后1天和7天。结果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和7天时TT、PT、Fib及D-D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PTT测定值则明确低于对照组。老年肺癌手术组术后1天和7天时TT、PT、Fib及D-D测定值显著高于术前测定值,APTT测定值均明显低于术前测定值。术后7天时TT和PLT检测值显著低于术后1天时,而APTT测定值显著高于术后1天(P0.05,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时间常出现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制定预见性干预方案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PAOD)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FontaineⅡ~Ⅲ级PAOD患者60例,观察应用PGE1前后患者血浆血小板膜α颗粒糖蛋白-140(GMP-140)、前列环素1α(6-k-PGFlα)、血栓素B2(TXB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ontaineⅡ级及Ⅲ级患者疗效分别为显效11.1%,16.7%,有效61.1l%,52.38%,无效27.78%,30.95%,总有效率72.22%,69.05%;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GMP-140、6-k-PGFlα、TXB2较治疗前改变明显(P<0.05)。结论PGE1可以改善血小板功能,对老年PAOD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17β-雌二醇对血管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的去卵巢兔分为10组,在不同时间点给予17β- 雌二醇(20μg/kg/d)。分组:①损伤前三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三天;②损伤前三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七天;③损伤前三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十四天;④手术当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三天;⑤手术后第七天开始给药,持续到术后第十四天;⑥损伤后每天给予棉花油;⑦仅在损伤前一天给药一次;⑧仅在损伤前15min给药一次;⑨仅在损伤后第一天给药一次;⑩在损伤后第一天开始给药,连续2d。颈总动脉球囊损伤两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损伤的颈总动脉,进行血管形态学分析。结果术后15min应用雌激素,连续应用3d,可使新生内膜面积减少59%(P<0.05,vs vehicle),其效果与从手术前三天开始应用,且持续用到术后十四天相同(61%,P>0.05,vs 0~3d);从术前三天开始应用雌激素,持续用到术后第七天,不能增强雌激素的抑制作用(P>0.05,vs 0~3d);从术后第七天开始给药,持续到第十四天,雌激素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vs vehicle);仅在术后第一天或第二天应用雌激素,也可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P<0.05,vs vehi- cle);在术前或手术当天应用雌激素,没有效果(P>0.05,vs vehicle)。结论 17β- 雌三醇抑制受损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其作用的发挥主要在血管损伤后72h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组施以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术,对比两组术后1天、3天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术后3天,两组患者IL-6与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术后3天较术后1天降低,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的IL-6与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的NK细胞、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患者术前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免疫指标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10天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减轻对免疫细胞的抑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氧明持续泵注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成功后静脉给予甲氧明2~3mg,随后持续泵注甲氧明10~25ml/h(甲氧明20mg稀释到50ml生理盐水),B组不给甲氧明,根据需要给予麻黄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即刻(T_1)、麻醉后15分钟(T_2)、扩髓结束(T_3)、手术结束时(T_4)的血压、心率,评估术前1天,术后第1天、3天、7天的MESS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麻醉后、术中T1~T4血压均低于A组(P0.05)。手术后第1~3天的MESS评分B组低于A组,第7天两组MESS评分相似。结论甲氧明持续泵注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能够降低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颗粒佐治急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2例来自于深圳市中医院呼吸科病房和门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分成观察组(n=31),常规治疗组(n=31),在常规治疗一致的情况下,观察组加用新型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30天,第60天检测免疫指标IgA,IgG,IgM,L-2的变化。结果 常规治疗组及观察组IgA,IgG,IgM,L-2均升高,治疗后第30天,第60天观察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快。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治疗过程中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可改善免疫功能,加快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均明显增高,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改善凝血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评测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FMA、NIHSS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FMA、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PT、APTT、TT及FIB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果糖二磷酸钠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改善细胞缺氧、缺血的状态,有利于受损细胞的恢复,对缺血性心脏病娃出良好的保护作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适用于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及低磷酸血症的治疗.头孢地嗪钠为半合成第三代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免疫增强功能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目前临床使用广泛.2011年6月,我科在联合使用该二种药物时,发现二者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接受胃肠道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地特胰岛素治疗组(观察组)、胰岛素常规强化治疗组(对照组)各17例。研究组术前1周采用地特胰岛素(早7点)加三餐前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控制,手术当日仍采用原量进行地特胰岛素注射,停短效胰岛素,术后继续使用地特胰岛素原剂量,并视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调整剂量,若进食可进行餐前胰岛素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当日停用胰岛素,术后改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进食后改回原胰岛素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日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空腹血糖分别为(5.5±0.9)、(6.9±0.8)、(6.7±0.8)、(6.5±0.8)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6.2±0.8)、(7.6±0.7)、(7.5±0.8)、(6.7±1.2)mmol/L。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在手术日、术后第1天、第2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3,P=0.02和P=0.01)。两组均无低血糖发生,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少,具有安全、有效和易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用于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院时诊断为脑血管狭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于支架置入术前一天给以氯吡格雷300mg,顿服,术后150mg,每天1次,连用2周,然后改为75mg,每天1次,连用6个月;对照组于手术前一天开始给以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连用6个月。结果研究组从手术当日开始血小板聚集率持续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当日与基线水平相当,术后第3天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与手术当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术后1月与研究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术后6月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给以氯吡格雷顿服,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 29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100例,在手术前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B组90例,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B组100例,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肌注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以及呕吐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第2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第5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内,A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B、C组(P<0·05);出现呕吐的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且超前镇痛仍有适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对老年患者脑外伤后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老年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在外伤后1周内给药,在用药前、用药后1周、2周、3周和1月、3月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临床观察。结果多奈哌齐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用药后1月开始,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多奈哌齐组老年患者在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方面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提示多奈哌齐对老年患者外伤性痴呆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病理证实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fin铂治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给药,顺30mg/m2第(1~3)天给药,21天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全组46例中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17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45.7%,临床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1.7%,恶心呕%23.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并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对其临床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以及术中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患者麻醉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手术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牵扯痛、躁动以及面部表情痛苦症状,均积极配合医师手术,治疗结束后,无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如呕吐、皮疹、恶心等)。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在手术前、中、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起到镇痛镇静的效果,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对循环系统不会造成损伤,对老年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TEN),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全部患者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患者均能耐受术后肠内营养.术后第9d同第1d相比,EEN组、TEN组患者PA、外周血TLC明显升高,EEN组TF、CD4 、CD4 /CD8 明显升高(P<0.05).同期相比,术后第9天EEN组PA、TF、外周血TLC、CD3 、CD4 、CD4 /CD8 明显高于TE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较TEN组早(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更好地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达利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抗心功能不全治疗(应用地高辛、利尿剂、硝酸酯类、ACEI);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达利全,达利全从小剂量3.125mg一日两次开始,每两周倍增剂量,逐步加到目标剂量25mg一日两次,或达到最大耐受剂量,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W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目标剂量的达利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电凝切、激光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须行全子宫切除或部分切除术,手术切除会造成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改变,给病人及家属心理上造成永久性损伤。随着无创和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我院于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自凝刀微创技术,射频治疗功血140例,疗效确切,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就诊的功血患者140例,无凝血机制障碍、心脏病、生殖道急性炎症等禁忌症。年龄35~5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无生育要求,且要求保留子宫者。宫腔最大12 cm,最小8cm。术前均行子宫内膜诊刮送病理,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2仪器BBT2RT2B型射频治疗仪购自西安半边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频率550+50 KHz,发生器频率0~60 W,治疗功血时射频仪功率参数预值40~50 W。治疗刀类似妇科常用的刮匙,前端半弧形结构为裸露部分,可与子宫内膜直接接触面积3 mm&#215;10 mm,中间为绝缘介入传导杆,其后端可与带有手控手柄连接,另配一电极板。1.3治疗方法手术时间最好在子宫出血停止3天后进行,宫腔连续出血不止者,可先诊刮再进行治疗;检查血常规、尿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舌癌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舌癌行皮瓣移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并在出院前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干预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方法实施心理、营养、气道等方面的干预,并在术后第3天起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分别于术后2周和2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体重、满意度、吞咽和语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明显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