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要去巴黎     
感动 《可乐》2008,(1):47-47
3岁,他随父母离开意大利乡村,来到法国。父亲不懂法语,找不到工作,家庭陷入贫困。13岁,他勉强小学毕业,为了生计,不得不辍学到一个小裁缝店当学徒。他时服装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吃不饱饭,他经常空着肚子,跑到剧院的舞台后面,观察演员的绚丽衣着,仔细揣摩服装造型。他常常听到人们谈论,这些服装来自巴黎。闲暇时,他喜欢站在百货商店外,痴迷地看橱窗里那些新款服装。卖服装的人也总是自豪地说,这是地道的巴黎产品。  相似文献   

2.
在对西方名牌时装追逐数年之后的今天,终于有几位中国人开始梦想打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力争在国际时装界与西方大师平起平坐。 刘洋就是其中之一员。作为刘洋时装有限公司和大洋服装实业有限公司老板兼总设计师,他已在时装界频频爆出冷门,年仅二十几岁的刘洋一跃而为中国时装界一位超级明星。  相似文献   

3.
正小威廉·里格利(他与曾祖父同名)于1861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肥皂作坊主的家庭里。他不喜欢学校枯燥的生活,11岁就弃学跑到纽约去卖报纸。12岁时,他被父亲安排在作坊里负责熬肥皂。小威廉·里格利对父亲说,自己在纽约卖报纸,练得了一手推销的本领,可以帮作坊卖肥皂,父亲便让他担任推销员。小威廉·里格利的推销秘诀,是在推销产品时外送一点并不值钱却讨人喜欢的小礼物。他和发酵粉生产厂家直接  相似文献   

4.
颜韶 《百姓生活》2014,(1):30-31
蒋庆泉,一位86岁老人,几十年来在辽宁锦州市大岭乡务农,现在年纪大了,偶尔会去集市上卖鞋垫。如果没有知情者挑明。估计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高喊着“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的原型。  相似文献   

5.
《今日南国》2007,(15):53-55
他是一个初中生,16岁远离家乡。他在餐馆洗过碗,卖过报纸,曾因为没有钱而睡天桥……一个他喜欢过的女孩说:10年后,你仍将碌碌无为、一无所有。无常的命运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几年后,这个男孩率先将神秘浪漫的南亚风情产品带到中国,从一个小铺面起家,发展到拥有200多家连锁店的企业王国。他不但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为更多追求成功的年轻人找到了—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1876年,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只身来到芝加哥,他一无文化二无特长,为了生存,只好帮商店卖起了肥皂。随后他发现发酵粉利润高,立即投入所有的老本购进了一批发酵粉,结果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当地做发酵粉生意的远比卖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7.
煲电话粥     
景涛 《今日南国》2006,(7):64-64
大李面相老,比他实际年龄最起码大10岁,读初中的时候人家问他有没有结婚;读高中的时候人家问他孩子几岁了;读大学的时候,一进宿舍.其他舍友以为他是哪位同学的家长。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年开展销会,大李跟他们单位一位女同事去买衣服。一个卖羊毛衫的柜台老板举着一件红色羊毛衫对他说:“老板来来来,这是百分之百羊毛,做工精细,价格公道,给你女儿买一件去?”一时成为笑谈。结婚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8月开始,他为了救助流浪儿,花光了和妻子摆水果摊积攒的1万多元,还背上5000元外债今年37岁的李勇,出生在重庆市綦江县永新镇。1994年,他和四川省中江县姑娘张含结婚。婚后,夫妻俩在重庆渝中区菜园坝火车站摆摊卖水果。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告诉你,童心也能卖钱,你相信吗?的的确确,“卖童心”可以赚钱甚至发大财!突发奇想,把蚂蚁当玩具来卖43岁的王志刚原是山东省烟台市一家国有企业职工。2002年,不安现状的他辞职来到浙江,在杭州一家电子公司找到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芷雯 《山西老年》2014,(9):44-44
很久以前,有人碰到了一桩新鲜事:有个卖药人推辆手推车,停在路边,车上除了药材外,还有尊菩萨的塑像。他感到很奇怪,卖药跟菩萨有什么关系?出于好奇,他便远远地站在一边观看。一会儿,果然有买药的来了,卖药人问过病情,取了几味药包好后放到菩萨手中。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有群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卖爆米花。一个10岁的小男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除了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往爆米花里加入奶油和盐,味道比别人的更可口。结果,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小孩都卖得好。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好,创优使他成功。  相似文献   

12.
江苏太仓市岳王镇星月村农民蒋学焦一年到头每天开着“五菱”面包车,一头扎进“菜园子”。他今年37岁,种植蔬菜已有十五、六年。他瞄准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决心走出一条高效、生态、绿色的农业经济发展新路子。他种出的蔬菜卖得快,卖得畅,价钱不菲。全年上市各类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3):24-24,53
24岁的“网络神童”里德被人杀死在办公桌前,置他于死地的不是刀或枪,而是带有几千瓦电流的鼠标。里德的老板说,这个小伙子最近为公司开发了一款超酷软件,据说能卖个好价钱,莫非里德因此引祸上身?  相似文献   

14.
采用昆山市1991-2007年人口、经济相关数据,对昆山市人口、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质量进行了库兹涅茨曲线拟合分析,发现昆山市目前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与经济增长呈倒N型和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方面则不存在明显曲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对环境影响不明显。这说明昆山市目前已进入人口、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转折的关键点,转折的实现需要积极的环境政策响应。  相似文献   

15.
相声大师侯宝林 侯宝林,1917年出生,满族人,因为小时出过天花,落下些麻子,所以外号叫小麻子.至于出生在哪儿?侯宝林在自传的第一段里说:"我可能是天津人." 至于他是几岁来的北京?怎么来的北京?可能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那时他才两三岁.只记得当时住在地安门织染局(胡同)路北的一个门里,是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的他只能靠打工来维持基本的生计问题,捡过煤核,要过饭,也去过厂桥的三不老胡同粥厂打粥,后来卖过冰核儿,也当过报童.  相似文献   

16.
75岁高龄的李老汉将炸油条挣来的血汗钱,交给亲生女儿代存。如今9年过去了,老汉欲讨回这笔钱时,女儿却给他讲了个“傻子借钱讨不回反而坐牢”的故事。老人无奈,只得将她告上法庭。 老汉名叫李长鑫,家住安徽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前进村,今年已是75岁高龄,他和74岁的老伴张从兰均无工作单位,1988年搬到大女儿李喜梅所在的马鞍山市定居,从此以炸油条为生。李长鑫告诉记者,1989年,他的家被偷过几次。因此,李喜梅建议父亲将卖油条的钱交给她存入银行。于是,李长鑫从1990年起,每月交给李喜梅1000~1500元左右,但女儿却从不给他看存折,老汉只好用“堆宝塔”的方法来记账。就这样,从1990年到1997  相似文献   

17.
成功之悟     
1950年,韩国一个15岁的男孩,不断升级的战争带走了他童年生活的快乐,贫困成了他生活的主题。他卖过冰棍、卖过萝卜,但却难以维持温饱,于是他又开始了卖报生涯。他卖报既用力、又用心,后来他成了世界第46位拥有200亿资产的企业总裁,他就是韩国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正是童年的艰难困苦,赋予了金宇中坚韧和聪慧,帮助他创造了人生的伟业。无独有偶。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腋下夹着课本,赤脚跑步上学和回家。他家离学校足有10公里远的路程。贫穷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于是,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只能…  相似文献   

18.
李晓 《社区》2012,(29):53-53
国学大师启功活了93岁,他一生无儿无女。早在生前,他就把卖字画和稿费所得的2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执教的北京师范大学,而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  相似文献   

19.
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生计,很小就得去卖报纸挣钱. “你一天要跟我订多少份报纸去卖?”报亭老板问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别的孩子能卖多少?”他羞涩地问.老板笑道:“这可没法说,少的卖几十份,多的能卖几百份,但拿得太多剩在手里,是要赔钱的.”李秉喆想想说:“那要100份吧!”老板有点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李秉喆空着手来到报亭.老板纳闷地问:“昨天剩下的报纸呢?”“卖完了,我今天想要200份.”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而且他的家庭让同学们看不起。他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旁边做修鞋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