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的极端重要性,似已形成了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经济工作中,重视和加强农业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农业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口惠而实不至,摘“口号农业”。”在农业歉收时比较重视农业,在农业丰收时却容易丢掉农业。现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农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切实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对于加快农业发展,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对于巩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具有…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俱乐部型的组织,能为其社员提供个人无法享用的排他性公共物品,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又深深嵌入当地的社会资本中.合作社既是一个开展交易活动的组织,也是一个互惠性互助性的利益共同体,尽管作为乡土社会内生的社会资本,道德规范和村庄舆论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然而正式规范的有效实施要求合作社必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特别是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演变中形成了一种“熟人信任”,这种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中国农民走向合作的行动逻辑,它促使个体农民在面临市场挑战时能够发起合作行为并建立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其分化为一系列的产业是发展农业的关键。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有效的组织载体。而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发展我国的合作经济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社区合作、专业合作及类似日本“农协”的综合性合作社。  相似文献   

4.
一、“级差地租”问题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解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党领导农民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在土改的基础上,又根据自愿互利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采取逐步前进、相互衔接的三种形式,从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农村在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合作社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组织集体生产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对合作社之间由于自然条件、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客观上存在着的经济收入差别,采取承认和照顾的政策,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第二年(一九五七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三千七百亿斤,比一九四九年的二千一百六十二亿斤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全国棉花产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既不同于过去的合作社,又与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有区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置问题有三种意见:一是需要设置;二是由上面决定;三是不需要设置。我同意第一种意见,主要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文艺界广泛地讨论了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并由此延伸开去,触发了对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这些讨论进一步荡涤着极左思潮的遗毒,推动着文艺创作的活跃与发展,密切了文艺与人民的生活斗争的关系,成效是显著的。反过来,文艺创作的发展和提高,又向我们提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的要求。真实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理解和处理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文艺与现实,反映与被反映,问题本身所涉及的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矛盾因素,就在要求着对辩证观点的尊重,要求着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一种片面性去反对另一种片面性。在讨论中出现的某些“扶得东来西又偏”、“扯不  相似文献   

7.
合作社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应是合作经济的行为主体自主性或主体性的获得,即商品生产者自由个性的觉醒、经济理性的成熟,和作为契约主体的独立人格的存在,简单说就是社会个体成员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而20世纪中国,是一个以过渡经济和依附性人格为特质的转型社会。这也就内在地决定了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植根于市民社会土壤之中的合作社经济制度,在20世纪中国这种个体缺乏自主独立性的“身份性社会”中难以很好地成长。概括而言,“异化”的合作社和合作社的“异化”之缘由,就在于中国具有独立性利益和自主性品格的“市场化力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一场风波过后,大学生们变得沉默了。于是他们有的痛定思痛、冷静的反思;有的则心灰意懒,避而不谈。在我们看来,一种暴烈情绪的极端发泄之后,必然是一种伴随着冷漠和空旷的“虚脱”反应。他们需要调整,问题就在于如何帮助他们完成这种调整。动乱之后,各地高校抽出大量时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反思,但在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上,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解决,诸如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统分结合”的理性回归,既需要认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层面存在的必要性,也需要从理论上阐明实行“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实质,并基于此理论联系实际思考“谁能统”、“如何统”等实践中亟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统”必须符合“两个坚持”的要求,即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坚持农户的家庭承包制,合作社则是符合新型“统”的要求的经济组织形式。但合作社应当如何建?实践中的塘约模式、南猛模式与小岗模式给出了不同的思路:塘约村的探索是“村社合一”,南猛村的探索则是集体入股合作社,而小岗村正在进行村民小组创办合作社的试点。本文从制度结构、主体关系和利益机制三个方面,基于三者的探索进行思考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适应是一项普遍的自然与社会法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生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竞争与合作、有利与不利等各种环境问题,所处组织生态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了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应当实施科学管理,促进合作社对经济环境的适应;准确理解执行政策法规,提高宣传力度,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合作社适应社会环境;重绿色经营,保护自然环境,提升产品价值。从而增强其对组织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合作社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讲,“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是奶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社紧密结合的形式,如果说,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在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创新领域里发生的诱导性制度变迁,那么奶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社结合则是在相对高层次上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重新组合,这种产业内部关系的优化整合,并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不是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利益驱动条件下产生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通过“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的构建,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原料奶安全,更重要的是增加奶站以及奶农的收入。“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的制度安排,比较合同制,具有各方利益一致的优势,它解决了单一的合同制和合作社组织的不足,同时融合了两者的优点,放大了组织优势,还保障了奶业产业化经营中占多数的奶农和奶站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1918年春列宁提出的经济建设第一个方案的内容包括:实施“计算和监督”的措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最严格的纪律,利用旧社会过来的专家的作用,利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组织——合作社,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展开劳动竞赛等等.他指出,实施这个方案意味着无产阶级执行“最重要和最困难”的任务,意味着由“轻骑兵”行动转向了“重炮兵”行动.列宁这个方案是十分务实的、“渐进发展”的经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正走向市场,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者做好了走向市场的准备。在这同一起跑线上,市场不同情弱者。 过去我们常提的是消灭“企业亏损”,而实行市场经济要提的就是消灭“亏损企业”。中国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组织方面有经验,而从事市场经济就欠缺经验。中国在美国人看来搞经济在以前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大陆的计划经济,过去的政策培养出一代依赖性特强的人;一个是香港的发展较完善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合作社,在英语中称作Co—operatives,在日语中则称作“协同组合”。“协同”语源出自中国的《后汉书》,“组合”一词则属于日本人对汉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日本的合作社组织,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就是“协同组合”;广义的,还包括“组合”、“金库”在内。概括、整理其语源可见,日本的合作社可归纳为农业协同组合、消费生活协同组合、水产业协同组合、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森林组合、信用金库与劳动金库七大种类;按照业务性质区分,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流通组合(流通合作社),加工组合(加工合作社)和生产组合(生产合作社)。日本的农协形式多种多样,依据出资形式、事业内容及组织形式不同又可作不同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15.
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同一专业的农户,按照合作社原则,自愿联合起来,办理自己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事业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走专业合作社之路,是我国农业经济走向规模化、商品化、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从吉首市苗木专业合作社得到的启示吉首市苗木专业合作社是在马颈上坳供销合作社与一些贫困农户实行农商联营,发展苗木生产的基础上,于1987年8月进一步发展成立的。他们制订了社章,选举了以农民为主的领导班子,对生产经营者实行民主管理。专业合作社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在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对社员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16.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开展经济建设,推广合作社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合作社运动,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恢复和发展苏区的工农业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和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经成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的典型组织形式,但在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股份经济合作社并没有完全按照股份制的原则进行规范构造。要解决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治理失效问题,关键是兼收并蓄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制度优势,在清晰认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本质基础上,正确理解此次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政策精神,吸收试点地区的经验,对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机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的制度设计。未来集体经济组织立法中,为实现股份制改革的目标,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应当坚持民主管理、对外来资本和社员资本保持适当开放、采用按人投票的表决机制和按股分红的分配机制、采用动静结合的股权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重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与困惑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其中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金融机构法律地位一直未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承认 ,1999年初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 ,进行清理整顿。事实上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是通过吸收农民现金入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后来 ,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 ,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化 ,逐步走上了“官办”的道路 ,形成了“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基…  相似文献   

19.
<正> 1990年青海省委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以后,青海省农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普遍得到加强,村级组织弱化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我们通过最近的调查发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仍然是薄弱的一环,这与当前农村商品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据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群众思想上存在“恐合症”,一提合作组织就以为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的复归,就是重新“归大堆”,于是“谈合色变”,对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心存疑虑。二是混淆组织职能,有相  相似文献   

20.
在湘中腹地,有一块人杰地灵的热土———双峰。这里,过去孕育了曾国藩、蔡和森、蔡畅、秋瑾等一批享誉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又诞生了一个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必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科技体系建设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按两条轴线发展。一条轴线就是政府主建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即以乡镇“七站八办”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另一条轴线就是以“公司+农户”为框架的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这两种服务形式曾经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