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十年之后,一代文豪茅盾的传记才同我们见面,尽管这已经是“姗姗来迟”,但我们毕竟有了一本真正称得上“传记”的展示茅公思想和性格的作品。 作者李标晶教授早在1983年就完成了这部近23万言的著作。在他接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之后,又奉献出了这本《茅盾传》(团结出版社1990年7月版)。《茅盾传》问世的 相似文献
2.
朱熹研究的新创获———读《朱熹文学思想论》□凌佐义朱熹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颇丰,有可观者。他也是一个文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批评、文学观念都具有独特的品性。然而,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我们基本上以“卫道士”目之,对他持贬...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史剧创作论》(韩立群著),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近年来郭沫若史剧研究中的新收获.《郭沫若史剧创作论》不是对郭沫若史剧创作的一般性阐释,它是从文艺美学的理论高度出发,在对郭沫若史剧作品的具体感受和理解以及各部作品相互联系的整体把握中来研究郭沫若的史剧创作的.因此,本书的重要特点首先在于理论的深刻及结构的完整.本书从史剧创作的"真实性"这一最基本的美学问题出发,以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史剧"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思考,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国学研究的新收获──读《廖平评传》郑万耕晚清以来,随着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逐渐出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子是涌现了一大批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国学大师。而四川的经学大师函平,就是这灿烂群星中一颗奇特的亮星。廖平自.1852年出生,到... 相似文献
5.
明代诗文的研究在最近十几年来已呈现出一比较繁荣的局面,改变了明代文学研究中长期以来小说、戏剧独盛,而诗文沉寂的不平衡格局。明代诗文及建立在其上的诗文评不仅是整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了解其时的思想文化构成、文人心态、社会心理结构等有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明帝列传研究的新收获──读《弘治帝》李正中明代共有十六帝,建国以来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亡国君崇份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对明孝宗的研究却停留在一般的叙述和介绍。由《历史教学》杂志副主编李梦芝同志撰写的《弘治帝》则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共分“嗣位多厘革”、“... 相似文献
7.
8.
9.
试论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旧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然而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却具有独特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他认为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评判文学性质的价值坐标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建构新文学既要提出旧文学的特质又要提出洋文学的特质,只有以真善美为价值尺度对中外古今文学进行系统研究方能为新文学缔造提供丰富的美学资源。中国现代新旧派小说的评价与创作也要持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茅盾在文学上的新旧认知结构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批评和创造仍有启迪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与自成体系的阶段。在近代时代风雷的激荡和刺激下,作为反映这个社会现实的文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涌现出许多进步的作家,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作品。近代文学在受到欧风美雨冲击下萌生了许多因素,为摆脱传统文学的桎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为五国文学革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武定凤氏本末笺证》是一部以笺证体裁研究云南古代彝族罗婺部酋长及其后裔武定凤氏历史的传著,它在校点、笺证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撰《武定凤氏本末》的基础上,对彝族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考释、深入的研究、严谨的论证,清楚地阐述了云南武定、禄劝一带,自南宋淳熙年间的罗婺部至清朝乾隆年间武定直隶州彝族土司的兴衰史。《笺证》把武定凤氏兴衰史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置于彝族史、云南地方史的大范围内进行考察研究,指出元明时期武定的彝族社会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凤氏祖辈担任土官,领有封建王朝授予的领地,剥削和榨取农奴(“蛮民”),这就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武定地区彝族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充实了彝族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封建领主制社会这一重要环节,丰富了彝族史研究的内容,从微观研究的角度扩大了彝族史研究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12.
《甘肃社会科学》1991,(5)
兰州地区历史悠久,是古代先民们生息、繁衍、劳作的重要场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里曾是民族交往与融合的主要地区,是中原通往西北边陲、青藏高原以及与欧亚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古代战争的重要疆场。自古以来,兰州地区在西北乃至全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对其研究却比较薄弱,这与兰州所处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令人欣慰的是杨重琦、魏明孔二同志主编的《兰州经济史》一书已经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兰州经济史》是研究中国都市经济的第一部通史专著。是几位青年学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潜心研究的新成果。《兰州经济史》作为拓荒性专著的问世,标志着对兰州经济史的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钱念孙的《朱光潜与中西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研究专著。这部近四十万字的著作,集中研究朱光潜和中西文化的深广联系,对这一学界很少涉及的领域进行了深人的探讨。这里几乎涉及到朱光潜漫长学术道路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作者在深人了解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在冷静、理性而又绵密的分析中,得出了很多切实的结论,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新见解,其理论价值甚为突出。这里谈谈本人在阅读之后的粗浅体会。第一,对一些学界聚讼纷坛的问题,作出自己独特的解释;对若干有关朱光潜研究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独特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收获──读《秦汉交通史稿》刘昭瑞王子今先生治秦汉交涉及方方面面,但尤其效力于秦汉交通史的研究,诚如李学勤先生在其近著《秦汉交通史稿》《序》中所说,秦汉交通史专题的选取,是作者的“独具只眼”,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感受力和悟...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是指风格与作家的个性、修养的关系;“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是指风格与文体的关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平时序”,是指风格与时代的关系。时代风尚对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是有影响的,文章体式对风格特征的体现是有限制的,创作个性的发挥不能不受前两者的制约;但是一个时代的风格、一种体裁的特性,又必须通过作者的独特风貌来显示。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民族形成了以儒为主、释道为辅的思想传统。汉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的文化融合力的民族,任何异种文化一入华土,都会被其固有的传统文化所同化,从而发生变异,染上浓重的中国色彩。当然,“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自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之后,其影响无法与儒家分庭抗礼。佛教自印度东来,分衍成天台、法相、华严、净土等多宗,但自唐宋以来,则是中国化了的禅宗占据了支配地位。但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中,长期以来形成了只重儒学、忽视释道的倾向。这种不太正常的状况直到进入现代以来才得到改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正> 龚克昌同志著《汉赋研究》,新近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二十余年来有关汉赋研究的心血结晶。尤可珍视的是,这也是建国以来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汉赋的专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对汉赋毁誉不一。在汉赋风靡文坛的当时,踵武司马相如的大赋家扬雄就反戈一击,把作赋挖苦成“壮夫不为”的“童子雕虫篆刻”。此后汉赋命途多舛,对它的研究,既显冷落,又观点岐异,比起 相似文献
18.
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学的新收获——读王建疆的《自调节审美学》●阎国忠方伟肇始于50年代大讨论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在经过80年代初中期的热热闹闹之后,从80年代末至今,应该说终于沉寂下来了,说美学研究现在仍处于“低谷”恐怕也不能算是过分。当然,所谓的“沉... 相似文献
19.
茅盾的文学思想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茅盾一踏上文坛就在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认同中确立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茅盾对自然主义的真实性的主动挥取,是他“忠实的描写人生”观点的深化,对新浪漫主义的一度推崇,旨在从“指导人生”的一面汲取营养。1925年前后,以“无产阶级艺术”理论的提出为标志,茅盾从政治思想上实现了对俄国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喜剧研究的新收获──评《中国现代喜剧论》张鹰胡星亮博士的《中国现代喜剧论》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将中国现代喜剧置于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即从其所受欧洲和中国喜剧传统的多元影响中进行考察,深入地探讨中国现代喜剧的三种美学样式之形成的社会的、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