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黎锦作为海南黎族的传统工艺,凝聚了黎族独特的文化精髓,承载了黎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体现了黎族女性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是海南黎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开始越来越注重民族地域元素和符号的使用;而当前海南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岛。在新形势下,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黎锦更应将其民族文化发挥到极致,充分发掘其极具价值和审美的民族元素、形象符号,不断创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在现代化社会中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2.
王梦 《山西老年》2014,(9):50-50
黎锦,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制作精美,色彩鲜艳,花纹图案多样,黎锦的服饰主要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等,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珠宝、云母片、贝壳片等装饰,堪称绝美。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工艺分为四大类:纺——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原料。  相似文献   

3.
黎族民族精神形成并蕴含在黎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材料中,其中黎锦是特别重要的载体。黎锦体现黎族民族精神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外围的层面是黎族族群的人与自然和谐;中层次是母系氏族社会遗存的女性中心思想;内核是族群的自我中心意识、主观能动性发挥和主体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4.
黎锦蛙纹的生殖崇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锦是黎族人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纹样是记录黎族社会历史的重要符号语言,它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蛙纹纹样。蛙纹纹样是黎族早期社会蛙崇拜习俗的图腾表现形式,它一方面体现出青蛙强大的生殖力,另一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仪式化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5.
黎锦筒裙纹样是记录黎族社会历史的重要符号语言,其中蛙纹和人形纹是其核心纹样,黎锦筒裙人形纹包括蛙姿人形纹、具象人形纹和简化人形纹三种形式。人形纹是黎族早期社会祖先崇拜习俗的图腾表现形式,它所体现的内涵包括对人自身的崇拜、血缘崇拜、英雄崇拜等,从中可见早期黎族社会从图腾崇拜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从黄道婆看海南“熟黎”对宋元明棉纺织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黎族分为“生黎”和“熟黎”,‘“熟黎”在宋代就创造了先进的治棉工具,并运用于纺织;海南自古以来就有植棉治棉的历史,黄道婆不是向“闽籍汉人”学习而是向海南“熟黎”学习治棉工具和纺织技术的;黄道婆传播到湘江地区的“乌泥径被”也是向“熟黎”学习、运用黎锦“纺、织、染、绣”四大工艺的结果;黄道婆和“熟黎”都为我国治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的黎族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黎族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中曾经蕴含的精神动力已经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另一方面,在生活文化方面黎族又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尽管这种依恋更多的是出于朴素的感情,但是对于黎族顺利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海南黎族装饰元素在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入手,通过对海南会展设计竞争力的分析,得出以提高黎族装饰元素设计运用为主要手段可带动海南本地会展行业设计水平的论点,同时论述了黎族装饰元素对海南会展设计发展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研究,目前尚缺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科研价值的研究成果,尤其缺乏具有理性思辨色彩和独特创见的新兴课题,这已成为海南民族音乐学事业发展的瓶颈。笔者拟在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宏观的、思辨性的方法论,对所涉及音乐事象所要采用的基本观点和思维准则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形成多维视角下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进行分析和论证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南黎族村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个性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城镇化进程大背景,以哈方言典型代表头塘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重点梳理和探究了建国以来海南黎族地区村寨的社会主体、社会经济、社会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迁,特别是能够反映黎族社会变化,蕴藏有丰富的现代性意义和思想史意义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时分析了黎族村寨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已经渐入教育工作者的视线,通过音乐教育传承地方本土文化实现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实现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因此,音乐教育无疑是地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最正规和最有效的途径.笔者以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为出发点,探究地方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中发展滞后的成因并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来谈如何解决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末 ,张之洞在海南面临外国列强威胁和黎族人民不停打击清政府统治的背景下 ,对海南进行了大规模的镇抚和开发 ,并取得一些成效 ,推动了海南黎族人民的进步。其全方位的开发政策为我们今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促进民族共同发展以及民族团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海南黎族何时迁入海南以及他们是从哪一支民族中分化出来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分别有骆越、西瓯、吴越诸说.在迁入时间上,远的认为是在一万年前,近的认为是三四千年前.综合各个方面的证据,笔者认为,黎族应该是从南越、西瓯一系中迁出,时间上限是6000年,下限是4000年,最大的可能性在距今5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4.
海南黎族婚俗在维持黎族婚姻家庭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男女地位平等、恋爱婚姻自由、同部族、同血缘、同姓不通婚、一夫一妻制等内容,具有乡土的根植性、内容的生活性、程序的非正式性、管辖的地域性、运作的内控性等特征.海南黎族婚俗存在可供婚姻法借鉴的合理部分,也有与婚姻法相冲突的地方.在法律席卷人们社会生活的现代社会,应审慎的看待法律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婚俗和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1943年的海南黎族白沙起义,又叫红毛暴动、七月起义,是黎族人民一次规模最大的革命暴动。它为我党在五指山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坚持海南革命斗争,抗击日本侵略者,最后配合大军胜利解放海南岛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海南革命斗争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白沙县建立于1933年,黎族占全县人口90%。他们过着刀耕火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生活。1939年3月10日,日寇侵犯海南岛。中共海南特委领导海南人民坚持游击战,多次粉碎日寇大扫荡;而国民党却不  相似文献   

16.
【作品简介】该套设计作品为海南五指山黎峒文化园核心建筑景观设计方案,海南黎族建筑文化现正在申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套设计作品充分展示出原汁原味的黎族建筑文化。整套作品分别是设计封面、黎族殿设计效果图、黎族博物馆设计效果图、黎族游艺馆设计效果图。  相似文献   

17.
海南纺织业历史悠久、遐迩闻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中国棉纺织业和世界手工技艺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黎族没有文字,历史文献记述又过于简约,留下许多疑难问题,如:“穿胸民”、“广幅布”、“吉贝”、“琼布”,等等.论题通过对海南纺织史若干问题的考证分析,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对英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南黎族的民族文化使海南黎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地区学生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对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海南黎族的宗教信仰,以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即原始宗教为主,具有民族特点,它反映了黎族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点,反映了黎族居住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方式。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黎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带动其朴素哲学思想的产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1915年至1920年,毛泽东给他在一师的老师黎锦熙写了六封信,表现了他们间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黎无微不至地关心毛泽东的生活和学习,毛亦时刻关心着黎的身体、学术和政治态度,相互间讨论了"德智体"、"大本大源"、"湖南自治"和"白话文"等问题。从中可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思想性格已基本形成,可窥见他成为国家领袖后的某些路线和作风中偶然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