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乌托邦思想已经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乌托邦思想在西方并没有消亡,而是大有复活之势.现代社会压抑乌托邦精神,但乌托邦精神却挣脱了现实的罗网,它无处不在,已不再只是一种"虚假意识",它也是一种实践;不再只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然美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精神意向与它所反映的审美态度的价值,它对人类是一种元价值的关系.这种元价值主要表现在为社会美或艺术美提供审美的原型、意象、归宿以及自由的精神.从逻辑上看,自然美的价值方式主要体现为一种审美态度和建构自由的调节性法则.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使得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传统的政府治理范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回应型政府应运而生,回应型政府的一种典型功能就是调整而非压制,其所预想的社会是一种政治行动者面对问题、确立重点和做出必要承诺的社会,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目的并将一种自我矫正的精神铸入政府管理过程.迈向回应型政府为深化我国行政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包含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大学有其自身的文化性格,它是以传承、传播、研究高深学问为本能,以包容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动力,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塑造出自己稳定的文化品格.大学文化性格集中体现在大学的精神上,并通过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的"幽默"是他的一种文化选择,其散文创作中的幽默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文艺观,也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林语堂选择幽默的背后是一个曾经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人充满期待的知识分子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一种精神与心灵的退守.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三大基本精神,即改造世界的革命精神、整体辩证思维精神、面向现实的实践精神。这三大基本精神孕育着社会工程思维与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社会工程的探索与创新,社会工程范式是大科学时代马克思主义把握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吸取并反映了现代科学众多知识成果与方法。分析指出,社会工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和发展的新领域,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儿童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戏精神就是儿童的精神,并渗透、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全部过程之中。它携裹着原发性的生命动力,承蒙着后天社会文化的熏染,并以不断成长的姿态演绎出儿童生命与成长的历程。然而,游戏精神又不仅仅是童年生活与发展的产物,它也在以一种完整与和谐、自由与创造的精神倾向,赋予儿童生命与成长以完整与和谐、自由与创造。  相似文献   

8.
电视接受是一种实质性的精神消费,精神消费的核心是心理问题,从接受主体出发,这种心理表现为人本心理及其在变异过程中的寻求与满足.由于电视接受主体受制于社会属性,故电视接受心理一般表现为社会性变异.当我们以电视接受中的艺术接受为主要描述对象时,便会发现以人本心理为基础,以社会属性为制约的这种接受关系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审美关系.在电视文艺接受中,它表现为审美情境的产生,在电视其它形式的接受中,它表现为道德心理的认同与超越--一种审美感的伴随性感知.二者共同构成电视接受心理的"审美升华".在电视接受中,人本心理、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是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代际情感回报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当伐中国是一种家庭亲情回馈模式,它是以家庭内部子女对父母的"反哺式"式物质赡养和以家庭亲情慰藉为核心的多样化的精神赡养为主要特点.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有距离的亲密"模式,从物质层面看.它通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社会财富的代际转移形式得到间接体现;从精神层面看,它立足于社区照料与居家养老服务,以专门养老机构的精神慰藉为辅助,以子女对父母的日常照料与情感支持为倡导性伦理责任.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居家养老的发展,中国模式将与西方模式趋同.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结构的利益交往格局所塑造的是一种“市民社会”的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私人生活空间虽然是自主的,但在文化伦理与价值观上却是不自足的,它无法提供社会“公共价值”的产生空间,也不能培育出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精神与“公共责任”感;与市场经济着意打破集体行动的制度安排的逻辑相反,公民社会的运作逻辑的精髓恰在于集体行动的达成,它拥有一种实质上是发端于市场活动内在要求的自律、自治、参与、合作、信任、奉献、责任精神等文化价值观念,并构成市场社会的“引致”性文化;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的是与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它提供了有效地化解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内在冲突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充分尊重公民社会民众个人的基本权利。创造社会资本生成并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变迁中知识女性精神索求的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知识女性相比,中国知识女性精神索求的历程有它独特的一面.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变迁和社会环境中,中国知识女性经历了由女神、女奴到女人再到人的嬗变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女性寻找自我,并使女性主体意识逐步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及制度建设论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度是独立于物质与精神的一种现象,它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它是制定或形成的一套规则,抑制着人 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维护着 社会关系和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和得以维持就必须注重制度及制度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无讼"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对诉讼的一种观念和看法,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法律价值取向,它更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所追求的一种理想--没有纷争的大同世界.它与西方现代法治精神虽泾渭分明,但也一样是特定自然社会条件的产物.它们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负面的和正面的,鉴此,寻求二者契合,正视其积极、消极影响,方能理性进行现代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世俗精神,但这种世俗精神究竞指什么,笔者认为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种强调入世的市民生活伦理,它的出现对推动欧洲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这四种关系的和谐共生的文明.它蕴含着人尊重自然、管理自然、保护环境等自然道德的根基;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他人合作等人际伦理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认同接纳并融入社会等社会伦理精神;以及个体自尊、自律等自我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的理想境界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在法治的视野中,刑事诉讼不应当只与秩序、治安、打击、制裁相联系.成为单纯以权力控制社会的工具,而忽略了它与一种价值理念的依托关系,于其应有的位置上缺失了一种精神内涵。因此,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应当构建起刑事诉讼谦抑的司法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与表现.一方面,它为青年精神生活的理性构建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现代性社会化的后果使青年的精神生活世界变得多元而复杂,价值观与文化的多元化使青年感到迷茫并逐渐产生异化现象,传统与现代精神生活的断裂日益明显.现代性背景下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信仰虚无化、心理生活自私化和文化生活庸俗化等困境.探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和音年自身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中世纪开始,科学、新教和资本主义这些因素协调一致开始了现代现象,它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面秩序转型.现代现象包括现代化、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三个题域.舍勒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是"怨恨".怨恨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报复冲动是怨恨的出发点,经恼恨、恶意、羡慕、妒忌发展到阴恶,它形成特殊的生活经验.怨恨作为现代性精神品质,表现出工商精神气质战胜并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实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结构性位置已经发生了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涵带有鲜明的历史性与传统性,是本土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20.
批判精神一直以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精神.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公开宣称自己"挑了一个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的德里迭,以一种极为可贵的历史批判精神和"反潮流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界定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二是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精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资源,它在当代条件下更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当代性:它可以成为当代人分析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