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官僚制的有效性来自于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而合理性和合法性是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构成了官僚制行政伦理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官僚制在面对民主政治、行政责任和行政行为选择方面出现了伦理困境,探索新型的伦理建构对于发挥官僚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来说,借鉴和学习官僚制的管理经验,甚至在行政体制的设计中引入官僚制的因素都是必要的。然而,当代中国还处在一个官僚制发展不足的阶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进一步借鉴、完善和超越官僚制。  相似文献   

3.
韦伯的理论性官僚制(简称官僚制),创建与上世纪30年代,确立了现代官僚体制的基本框架.官僚制在行政领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多少年来一直被奉为政府组织的金科玉律,但是官僚制的缺点同它最初的优点一样有效,官僚制度本身的顽疾将其送上了崩溃的边缘,在20世纪后半叶,理论界特别是公共管理理论对官僚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多元化趋势下,官僚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而正在逐渐的退出政治舞台——官僚制,过时了.  相似文献   

4.
以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政治与行政二分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统治了西方上世纪大部分时间,在西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逐渐开始摒弃。而对于还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我国而言,还表现为官僚制的不足的现状,并且我国还处在信息和全球化时代,后官僚制对我国同样影响颇深,因此引发了对官僚制的重新解读,力在解决我国的今后行政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丁芸芳 《管理与财富》2009,(11):153-15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官僚制在西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但并不意味着官僚制中包含着的理性精神的终结。而中国组织发展低效缺乏理性的官僚主义却日渐盛行。官僚制的核心精神符合中国特殊的行政环境,中国行政改革目标的实质也与官僚制具有一致性。因而,在中国应加强官僚化的力度,吸取理性官僚制的精华,方能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公共行政来说,官僚制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永恒话题。自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概念伊始,一个强调非人格化理性的组织类型就令这个世界耳目一新:一方面,官僚制在实践中以独特的效率优势轻易而迅速地确立了其在公共组织中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官僚制在理论上为刚诞生不久的行政学科和行政学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自此,我们就基本上生存在一个属于官僚制的世界。但是好景不长,其后掌声很快为嘘声所覆盖,官僚制不断地遭到主流学者的批判与诟病,在社  相似文献   

7.
陈玲玲 《经营管理者》2009,(16):265-266
《改革政府》一书中作者阐述了用企业家精神克服传统官僚制体制的十条原则。本文将基于对传统官僚制体制弊病的分析,提出用"企业家精神"改造官僚制政府的建议和方法,以期能够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8.
胡冰 《领导科学》2012,(8):8-10
官僚制是工业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弊病。官僚体制与现代民主的理想有一定的背离,为此,许多学者主张摒弃官僚制。然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许多倡导者并不是着眼于否定官僚制,而是要改造官僚制,使其更具有活力和适应性。我国当前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发展阶段,必须首先建立起理性官僚体制,进而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追溯了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其理性官僚制是一种理性的行政制度,是现代社会理性化发展趋势的产物。本文分析了理性官僚制的涵义及其价值,认为理性官僚制的价值可弥补我国官僚制度的不足,符合我国官僚制改革的取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府管理中,主张改革政府机构设置、缩减政府职能的新公共管理学派逐渐占据了上风,同时,对马克斯·韦伯所倡导并弘扬的官僚制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援引于此,国内的行政管理学者针对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实践,进而提出了官僚制在我国已经过时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引来了广泛的争论。笔者认为,当下我国不能盲目跟风“摒弃官僚制”,而是应该从官僚制的内涵、特征等角度出发,以我国的人事制度、机构建设、职位设置改革为契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理性官僚制。  相似文献   

11.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著名理论,它的出现对现代组织管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官僚制理论凸显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弊端。本文通过多个视角的分析,试图找出官僚制理论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的局限性,并简单总结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构现代国家是亿万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及其官僚体制必须将其置于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马克斯·韦伯从理性主义出发建构官僚制理论,论证官僚制与现代国家的相互关系。由于路径依赖、体制机制安排和结构化障碍等原因,中国官僚体制出现传统性因素与现代性因素、公共性与私人性彼此纠结的问题,导致政府体制生态出现位移和变异现象,究其内在逻辑和真正原因在于中国官僚体制的形式非理性和新德治传统的影响。因此,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政府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官僚体制理性化规范化,改进和完善现代政党政治,推进意识形态的世俗化理性化。  相似文献   

13.
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政府组织体制,在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也正面临着是摒弃官僚制还是在超越的基础上重构的艰难选择.现阶段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官僚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官僚制不足,而不是太多".因此,树立尊重法律和规则的价值观,在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在近现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组织理论范式,韦伯的官僚制以其理性化的精神内核在西方工业化时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随着社会情境的激烈变迁,理性官僚制陷入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理性官僚制的弊端被人们所诟病。通过对其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蕴含的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科学化的设计思路,对转型期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必须大力加强行政伦理建设,从根本上遏制住腐败。本文对产生腐败的原因作出了具体分析,并试着提出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背景中讨论官僚制问题极为复杂。其一,政府职能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过程中,"政府密集"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长期特征;其二,官僚制供应不足,公务员制度尚不成熟,公务员整体职业素质有待提升;其三,人们广为诟病的有关官僚和官僚主义的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于中国公共行政机构。这三个维度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公共管理中的两重困境:"政府密集"与官僚制供应不足之间的困境,以及官僚制供应不足与官僚主义盛行之间的困境。"三维两重困境"提示人们要理解中国的公共管理问题,不能囿于西方行政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政府机构现存的弊端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电子政务与官僚制的关系,虽然官僚制仍是政府机构的根基,但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必将是构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行政组织架构形态。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失范现象十分普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商业贪污受贿、工作渎职、泄密、暴力执法等。这些腐败现象渗透到国家的每一个阶层和角落,破坏了国家的政治稳定,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制约了国家的文化传播,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行政人员自身原因,为内因;另一个是行政体制和法律规范不够健全,为外因。加强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建设,努力提高公共行政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公共行政人员伦理失范的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和归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政府人员缺失责任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而公共责任只要与一定的责任意识相联系便是行政伦理问题,文章将从公共行政伦理的视角下对责任型政府进行研究,以确保在责任型政府建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离其核心价值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王晓庆 《经营管理者》2009,(24):326-326
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设在西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中国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但新时期,公共行政伦理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为概念的不一致和其体制的不完善。而从人性、现存体制以及传统影响的角度看,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设都十分有必要。在当代中国,可以从教育、监督和制度化三个方面,促进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