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四是有利于促进环  相似文献   

2.
当前,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从河北太行山老区来看,相当数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处于原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红色资源丰富。基于此,建议以太行山高速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全面促进太行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造就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基于发展乡村旅游对造就新型农民重要意义的阐述,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造就新型农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阶段,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形式,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河南鄢陵县为调查研究对象,结合鄢陵县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总结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收入、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村基础建设的提高、农村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基础、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归纳出鄢陵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旅游发展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以中国鄢陵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了鄢陵发展乡村旅游的比较优势,并归纳出鄢陵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的一种生态旅游活动,具有重新配置乡村资源、整合乡村功能的重要作用。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游客目盛。目前,乡村旅游已涵盖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农、林、牧、副、渔、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交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仍然是我国最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农民的最终栖息地,为终究要返乡的农民重建精神家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文化角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准备也是很必要的。本文围绕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三种不利因素以及如何重构乡村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没有雄厚的集体经济作保障,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四川革命老区大多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集体经济普遍较弱,探索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中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精神的体现,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本课题从四川革命老区选取四个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挖掘其在新的政策环境背景下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的机遇及可行方案,为同类型老区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从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党中央对广大革命老区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红色旅游,用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观,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建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实施和谐文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强本固基之举。  相似文献   

11.
陈德才 《科学咨询》2006,(21):47-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观,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建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实施和谐文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强本固基之举.  相似文献   

12.
汤雯喻 《经营管理者》2013,(5X):271-271
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乡村旅游业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乡村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开展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注重人才培养,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内涵广泛,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力虽然被称作“软实力”,其效能却很硬,因为它是一切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都是从文化建设入手的,这恐怕不能视为文化人的偏好或局限。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该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并就具有姜堰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新进行探讨,提出了提升姜堰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脱贫攻坚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受地理、历史等条件影响,革命老区多属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全国相比还有差距,老区的发展振兴是乡村振兴必须补上的短板。四川省宜宾市90%的县区属于革命老区,居全省第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宜宾市革命老区的发展进行现状分析,在肯定乡村振兴成果的同时,对该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相关政策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创造的“平民教育一乡村科学化”模式、梁漱漠创造的“文化复兴一乡村学校化”模式和卢作孚创造的“实业民生一乡村现代化”模式,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乡村建设模式。三位先生的生平及文化思想背景不同。其有关乡村建设的使命、步骤、内容及动力的基本理论和主张也各具特色。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可为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08,(12):F0002-F0002
晋江市内坑镇地处晋(江)南(安)交界,是历史悠久的老区基点镇(共有革命基点村22个),全镇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现辖28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近年来,内坑镇抓好字当头,突出招商引资、城镇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重点,红色土地上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缺一不可。由此可见,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农民现代文明意识,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一个角落。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肖孝容 《经营管理者》2012,(8X):363-363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农家书屋,能够整合基层文化资源,促进农村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一直以来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迅猛发展难掩农村的衰败,如今有些农村地区非常落后,城乡差异较大,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是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乡村旅游可以适时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沈阳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