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促进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而要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就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层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神,而且体现在宗教文化的“重生”意识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山东作家对齐鲁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再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山东作家在继承了齐鲁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精神传统.这种新传统主要表现为文化守成主义、道德理性主义、民间英雄主义.这三种精神特征既是20世纪山东文学独树一帜的文化品格,又是齐鲁文化传统在20世纪实现现代转换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背景的熏陶,深深扎根在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使中国民间音乐的内容和基本形态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这种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艺术形态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与精神内涵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使传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当前,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担当重要角色。文章在回顾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和谐社会的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转型期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在融合中扬弃,在融合中继承、发扬,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郭永丽 《国际公关》2023,(23):100-10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这种奋斗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始终保持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至今仍能够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和人类文明的绵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代青年既要承担重要历史责任,又要面对自身生存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和各种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因此,需要深入挖掘传统中所蕴含的奋斗精神,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奋斗精神的多重思想意蕴,为青年树立以奋斗精神为导向的价值观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的语言形式、组织规律和语用特征都是该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反映。研究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寄予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思想。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从语言的认知属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精神纳入教学研究领域,比较中西民族文化精神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提高语言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之一,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的研究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有效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符合国情的理论成果,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控制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传统社会控制模式与传统精神文化共同存在的血缘特性、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规范作用。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模式向现代法理秩序为主导兼有传统礼俗、法文化的多元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变,传统精神文化的社会功能明显弱化。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是革命文化的源头;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文化继承五四新文化爱国主义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与革命斗争互相促进,为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但五四时期以启蒙主义为特征的精神文化传统萎缩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文化在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之后,政治文化趋向成熟,物质文化得到重视,但精神文化滞后。重视政治文化、集体主义和传统是革命文化的突出特征,精神文化、个性主义和文化创新有待加强。革命文化是一个大系统,需要三个子系统互相促进方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精神诸多内容中,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核心。它深深根植于中国各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具体表现为:对祖国壮丽山河、悠久文化历史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忧民忧国;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自强不息乃至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精神渗透在中华各民族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成为一种有形的、独特的、外显的民族文化象征,使民族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增强着国人的体质,塑造着民族精神,为全球文化增添着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中国社会的现实观照,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文学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也从未停止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话。这种对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新文学以“自觉”的姿态建构新传统的同时,也实现了与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层互动;二是文化思辨的赓续与演进,新文学在经典建构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延续了中国文学对人性、苦难及命运的文化思考;三是文化品格的创造性发展,新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品格的深化,也充分体现出立足当下的精神品格。在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当下,重新审视五四以来新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发掘五四传统的当代价值,探讨五四精神如何走向未来,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科学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为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代研究生加强自我涵养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主要包括和谐理念、刚健理念、兼济精神、义利观及道德观等内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倡导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利用网络平台手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形式,是探索在当代研究生自我涵养中增加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孟二冬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二冬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既体现传统文化精华又彰显时代特色。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执着创新、淡泊名利等积极元素深刻影响着孟二冬的为学、为文、为师、为人,成为孟二冬精神的源头活水,认真研究孟二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弘扬传承孟二冬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君子比德"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传统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天趣的质朴之美,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生命精神与审美趣味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具有比较性质的文化沟通中,"自然"一词在中西文化文学中频繁出现,构成了文化话语实践中"共同的"意义单位.这种在各自文化语境中的"共同性",往往又构成了理解的起点,既决定了各自文化文学的形态,又以各自的方法创造世界和规范人在精神和实践领域的行为和话语表现.由于中国传统思维中所固守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其所成就的是一种感性具体精神,而西方则由其超念的思维模式,所成就的是摆脱或征服一切特殊性的从而在范畴中、在上帝和彼岸世界里实现自我合一的内在同一.  相似文献   

17.
变迁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在发展,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变迁也是阻断民族传统文化衰退的重要途径和促成其繁荣的前提。在现代化背景下,以藏族为主体的甘肃大河坝社区的传统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上都在经历和正在经历着上述不同程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加拿大民族文化拼合精神及其三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角度讨论早期加拿大文学作品如何折射和反映了这种精神的形成,从而成为其文学的一种传统。本文认为早期加拿大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对亲英同化政策的怛忧、疑惑、就应该是加拿大民族文化拼合精神在其文学中最早的反映。之后加拿大文作品中日益明显的对二元文化的隐喻阐释,和随后的从多元文化角度对少数民族所遭受到的文化摧残的反思,这些文学艺术探索终于汇成了明显的加拿大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融汇在一起 ,这种融汇 ,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的融汇 ,是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有其本体论前提和客观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生态学与生态运动领域是当今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贯通、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融汇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人作为文化动物,需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作为社会动物,需要维护消费秩序。在当代的现实中,大众文化消费形态无限展开,精神消费品的生产构成社会文化、艺术的主要层面,使得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得到自我心理享娱。在日常生活的直接证明中,艺术才有可能获得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当下这种变化预示着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文化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必须广泛依赖社会和美学境遇———形式和公众的困境———物质形态与精神状态的限定———这是当代社会和大众文化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