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毛泽东确信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之间能够实现统一,并且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实现这种统一。在这个价值目标遭受挫折以后,他有保留地承认按劳分配原则,形成了一个“大致均等、稍有差别”的公平分配思想。在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冲突的困境中,他试图改变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基本属性,希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政治方式来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达到既提高经济效率又不损害分配均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价值观与公平分配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一生是崇高而无私的,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追求大公无私和平等.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在分配制度上主张公平分配优先而后经济增长的思想,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华子孙过上平等而富足的生活.尽管这一宿愿没有完全实现,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处理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却具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需要将追求效率与追求公平内在地结合起来,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形成一种必要的张力.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要体现在再次分配的政策安排中,更应该落实在初次分配的制度实践中,初次分配的公平合理对于将不可避免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更为优先和直接.效率是经济正义,公平则是社会正义,强调效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就是要实现经济正义和社会正义的趋同.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确保经济快速增长和财富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以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条件下财富在人口中的随机性分布作为研究基础来对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通过Gamma分布的技术分析发现:为了避免或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财富不会向少数人集中,必须运用社会保障手段和法律法规来约束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财富也同样增加,让多数人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傅立叶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和罪恶,设想的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他认为在分配领域,要实现公平分配,和谐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社会制度基础;提出了按劳动、资本、才能比例公平分配产品的原则;反对在产品分配方式问题上的平均主义分配观点。傅立叶的公平分配思想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打上了时代局限性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我国过去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低效率为基础,追求的是低层次的公平。改革开放以后,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效率高于公平。但是,随着社会成员因失业、年迈、疾病等风险防范的难度加大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必须要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有效发挥再分配的功能,以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公平问题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心理学家J.S。亚当斯的研究表明,公平分配是一种激励机制。当个人感到自己受到公平待遇时便会努力工作,否则他便愤怒不平,并因而产生生产的低效率。公平感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普遍心理现象。当前的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对人们在旧的分配体制下形成的公平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平问题将愈加突出。研究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管理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确立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制度在改革之初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的调动了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造成了效率与公平的严重矛盾,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国家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哥达纲领批判》中蕴含丰富的公平分配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公平表象掩盖分配不公的真相。马克思通过批判脱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谈“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揭示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制度基础;通过批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具有空想性,揭示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做到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公平分配的科学前提;通过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和发展性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公平分配的执着追求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对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造成当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政策、法律和教育6个方面原因的分析,指出造成今天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不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即不是一种经济公平,而是在改革中政府缺位造成的。并由此指出政府应在社会保障、权力监督、国企财务监管、改革政策调整、健全法律和公平教育上着手,力求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实际制定了不同的公平与效率观,较好的处理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虽然在公平与效率观发展的历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一些问题和偏差,但总的说来它顺应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看我国城乡关系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伴随着不同时期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同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呈现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偏向战略导致了效率与公平的双重损失;市场化进程中的城乡改革,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中,重视效率却忽略了公平的维度;2003年以来,按照更加注重公平、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和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从而实现了城乡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时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日趋严重,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当前我们应在注重效率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我们本着公正的价值理念,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使每位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准则和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公平正义之间是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公平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视域下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公平正义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发展为源动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以共享发展为基本理念,不断实现共同富裕;以改革创新为助推剂,构建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有力保障;拓展国际视野,推动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尽管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内,将主要精力倾注于政治革命与文化改造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未作较为系统的论述。但因经济发展问题之于中国的重要性,陈独秀仍然没有放弃探索,提出了要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拥有多种经济发展手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等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一些教育政策和地方上很多做法,都促使教育以产业形态发展。教育改革的市场取向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教育公平的侵害。教育改革的市场取向与教育公平都有其合理性、正确性,但同时坚持却又经常产生冲突,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二律背反”的性质。要做到“道并行而不相悖”,必须确立教育公共选择机制,把握市场机制介入教育的边界、程序和方式;必须秉持公平合理原则,解决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从源头上克服教育改革市场取向的负面效应,保障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北地三才"之一的温子升是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但后世文人对他的评价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如魏收贬责温子升是内心阴险之人,而明代的张溥却对温子升极力褒扬。温子升的生平作为、作品中的思想倾向两方面进行考察,我们认为魏收贬低温子升的评价与史实不符,其观点不能成立。魏收贬责温子升的原因与其撰写《魏书》时多用曲笔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尽管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内,将主要精力倾注于政治革命与文化改造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未作较为系统的论述。但因经济发展问题之于中国的重要性,陈独秀仍然没有放弃探索,提出了要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拥有多种经济发展手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等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和谐大学校园的内涵及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分析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难点。提出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措施建议:积极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正确处理学校改革发展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制度建设与倡导宽松民主校园氛围的关系;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