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欧洲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这一范畴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哲学现象之一。自从笛卡儿将“我想故我在”这一著名命题作为他整个哲学的出发点以来,人类哲学思维便开始由对象世界的探讨转入人的内心,转入人的认识活动、认识能力和认识基础,转入对人类精神本质的研究。由于有了与对象相对立的自我,有了与对象意识相区别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真正作为这样的问题而被提出来和意识到,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能动性的探讨和研究也才有了理论上的可  相似文献   

2.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和。知识是主体构成的重要因素,是主体从事实践及认识的结果与精神工具。在哲学史上,康德在研究主体时,认为主体先天具有“感性直观的纯形式”(时空)和“知性的纯粹概念和纯粹范畴”,这样,主体才能认识自在之物。康德把“先天范畴”作为主体的一个要素,这种观点虽是唯心的,但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个巨大的进步。 黑格尔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思想,认为这些范畴是一种知识,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9页)。但不是先天地包含在人类固有的理智中,而是意识长期发  相似文献   

3.
主体的认识可分为“人类”的认识与“个别主体”的认识,近代哲学以来,哲学对主体问题的关注的突出特点是只关照认识的“类主体”,而对个体主体置之不理,造成这一结果与作为认识论范畴的意见的失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在于阐述意见这一范畴失落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认识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二程在提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这一对范畴的基础上,进而又从“格物致知”出发,具体阐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指出了区别认识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范畴,这就是“真知”与“常知”、“积累”与“贯通”。目前理论界对二程认识论中这两对范畴探讨甚少,而往往又失之偏颇。本文试就此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二程较早地提出了“真知”这一认识论范畴,并说:“真知与常知异”。(《二程集》第一册,第19页。本文所引二程之语录均出自《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以下只注明册数和页码)所谓“真知”,是指在自身经历、探索中所得到对某一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常知”,则是指间接地通过他人传来的、流于表面的一知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理论上弄清创造精神文明的活动即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更加自觉地贯彻十二大的精神。一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著都主张社会生产是指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不属于社会生产范畴。这种否定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组成部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社会生产作为人类创造自身生活资料的活动,从不同的关系上考察,它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从经济学上来看,社会生产就是物质生产。因为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结构,而“首先是物质生产”。社会生产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象”是《老子》、《易传》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两书都把自然现象理解为现象之“象”,认为现象的基本特点是显现、可感、变动不居;两书都涉及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基本精神。而卦象的理论则是《易传》所特有的。作为哲学范畴,《老子》的象不及《易传》的象抽象程度高。两书虽都看到了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认识事物本质方面的局限性,但弥补这一局限的方法却不同。两书的象论作为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对“象”范畴的研究,是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几乎没有一门理论学科与其历史能够象哲学与哲学史那样,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每一个大哲学家都把对哲学史的重新诠释作为自己研究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里应当提出的问题是:哲学史究竟有什么意义?其本质是什么?哲学史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创造的思想源泉?显然,这是哲学史方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确立如下思想:(1)哲学作为文化精神之“硬核”,集中展示着人的本体论存在状态及内蕴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基本矛盾,体现着主体对这一基本状态之根本改变的终极关切;(2)哲学史是人类在历史维度中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对自身本体论存在的分裂及矛盾冲突之展现和逻辑融通过程,它既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史,又是自身存在状态的表现史;(3)因此,哲学的对象研究和哲学史的元研究本质上是统一的,哲学史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8.
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韩民青山东省社科院哲学所一、人类为什么要认识自身人类为什么要认识自身?这似乎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卡西尔曾写道;“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起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理论思维,是由若干范畴来表达的。范畴作为认识过程中的“网上纽结”,反映着事物的规定性和联系性,是把握思维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因此,研究范畴和范畴史,是深入研究哲学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尤其当人们对以往那种“列传式”的研究感到不满,希望能够揭示中国哲学思维发展的内在规律时,范畴史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方面,张立文教授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上卷的出版,则可以说是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部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这部范畴史著作,资料丰富,观点新颖,能自成体系。这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称得上是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0.
问题应成为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冯必扬人类的一切认识活动都与“问题”有关,整个人类的认识史可以归结为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然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却长期被忽视,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各类教科书中没有问题这一范畴,在我国各种认识论的专门...  相似文献   

11.
进年来,学术界有同志提出“真理多元论”的主张。笔者对此持以异议,我认为,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以意见的多元性来否定或代替真理的一元性。混淆了真理与意见的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哲学界对意见这一认识论的独立范畴缺乏研究有关。因此,为了正确认识和坚持“真理一元论”,就必须把意见作为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认识论中的一个独立范畴加以必要的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是所有哲学起规定作用的中心和内核,其重点是对存在的研究、同一性思想、人类认知的方法、语言问题及不知的精神.《庄子》一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未始有物”,“有物而未始有封”,“有封”及“是非”四个理解存在维度;提出了“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同一性原理;提出了“成心”、“比较”及“矛盾律”这些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法;提出了命名以及语言的作用和局限;还提出了“知止于其所不知,至矣”的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庄子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展示了庄子哲学的识度和高度,表明了中国先贤对人类认识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来祥 《文史哲》2006,(2):87-93
“和”、“中和”、“中”等词语、概念的历史发展清楚地表明,和谐观念、中和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主导精神,我国古代哲学是主客体结合的关系本体论,我国古代文化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知识论与价值论、认识与践行、自然与人文素朴统一的文化,是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文化。从中和、和谐这一本质的规定看,中国的哲学是一种美的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实践”这一概念的含义,涉及到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特殊地位,这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中历来是认识一致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重新认识实践范畴,重新解释实践概念的内涵,从而把实践范畴从过去的一个认识论范畴扩展到社会历史生活领域,把它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拓宽和深化人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把实践抬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用实践范畴取代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物质范畴、存在范畴,并因此导出所谓“物质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疑问,进而否认客观实在的客观性,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本文将立足于目前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逐一驳斥“实  相似文献   

15.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的范畴。中国传统哲学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西方哲学、又不同于印度哲学的独特范畴,作为一种人类理论思维的中国传统哲学,便是通过一系列自己所特有的哲学范畴来表现的。“体”与“用”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对范畴。道学集大成者朱熹,承程颐、张载之端绪,把“体用分二”与“体用不二”统一起来,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中充分展开论证,丰富和发展了“体用”范畴。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革命和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人类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致使客观性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尖锐化,成为现代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客观性与自我意识的悖论的产生,表明哲学告别了近代的经典形式。解决这一悖论就必须在古老的客观性范畴中注入方向性、座标系性以及人类的利益和需要等新的因素,同时,也只有在长期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辩证思维中,才能真正地解决。这里的关键只能是,从无方向性的“纯客观性”范畴中解放出来,因为“纯客观性”只是近代经典科学的哲学认识。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1884年的序言中,早已明确地提出了“两种生产”的原理,但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长期以来不为人们重视。多年来人们一直单从物质生产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教育本质的规定性,或是把教育归属于上层建筑、或是把教育归结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总是局限于教育与人类物质生产的关系这个范畴内,而对教育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却予以忽视。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就教育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问题对教育的本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主体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主体间性的规定及其问题域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一个主体怎样与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莱西的《哲学辞典》把它定义为:“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条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与客观性相对比,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中”。展开来说,主体间性范畴包括以下哲学问题: 第一,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们一直绞尽脑汁去解答,主体是怎样认识客体的问题,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与沟通方式却一直视而不见。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发展,力图理解和解决威胁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种种危机的根源的努力等诸多因素都使对话和交往成为当今世界的中心话题。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家们开始提出一个更本质和更难以解答的问题,即一个主体怎样与正是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的相接触、相作用的。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成了当代哲学的一部分。美国人穆尼埃说:“古典哲学常常令人奇怪地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如果你数一下古典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你会看到这些问题:认识、外在世界、自我、灵魂与肉体、心灵、上帝和来世。在古典哲学中  相似文献   

19.
<正>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学习这一理论,对于全面理解社会生产,搞好三种生产的动态平衡,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不无裨益。 一、全面生产是三位一体的生产 现实生活的生产不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包括人自身的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全面生产。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的生产的全面性,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人的生产摆脱了肉体的直接存在、直接需要的局限性,生产的动力不仅在于肉体的直接需要,而且在于超生物性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等。人的生产的全面性,出自人的本质的全面性,人在生产中,“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后来在《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概括了全面生产的内容,包括直接生活的生产和精神生产,而直接生活的生产又可区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劳动)与人类自身的生产(通过生育)。这里,马克思明确把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并列,作为全面生产的三个方面,深化和丰富了《手槁》中提出的“全面生产”的概念。 全面生产并非简单地一分为三、三种生产相鼎立,而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在现实生活中,三种生产是统一的社会生产系统,构成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20.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性质的讨论中,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一个重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如果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我认为这一问题的讨论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立足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谈几点认识,就教于大家。我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扬弃了“本体论”概念。虽然马克思坚持物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历史发展的条件,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自然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现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统一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