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使地区主义再次复兴.由此,以区域合作为核心的地区主义逐渐成为指引中国周边外交的一种新理念.在地区主义指引下,中国积极参与推动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合作日益深化,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关系:睦邻外交的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 ,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决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 ,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睦邻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盟在中国周边外交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显。随之而来的一连串的大手笔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思想的重大举措 ,也是中国要做一个积极负责任大国的具体表现。中国东盟睦邻外交的实施背景是什么、具体内容有哪些方面及其隐含的意义如何 ,无疑是认识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拟就此做一粗浅分析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睦邻外交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睦邻外交战略是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他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国家利益为宗旨,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全方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它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关系,并且为当前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推行“和平崛起”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周边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想,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周边外交"这一问题。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强调共商共建和谐周边,让地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周边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成为新时代周边外交的主要内涵。"争取良好周边环境"突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共商共建"强调发挥地区各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地区内生动力;"让地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突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源泉;"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则重视制度与观念的创新与引领。这四个内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回答了"怎样办周边外交"的重大理论问题。为此,中国周边外交实践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战略运筹,强调底线思维和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善于抓主要矛盾,创新和完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开创了周边外交的新局面,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相似文献   

5.
金融外交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保护其海外利益的重要工具,中国近年来加强了金融外交,特别是周边金融外交。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新兴大国,中国怎样在国际经济高度一体化,美元一枝独秀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中保护国家利益就成为目前金融外交的核心问题。云南特殊的地缘优势使昆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了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际金融的政治学角度分析,昆明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怎样通过金融聚集,辐射,促使东南亚、南亚国家在与中国经济合作中形成高度依赖,从而破解地区大国领导难题,助力于中国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以及大周边战略。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政治格局趋向多极,安全形势相对稳定,合作发展意识增强,军备发展上升。据此,中国从政治、经济、安全方面制定相应的睦邻外交战略措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营造睦邻友好环境,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的中国是一个没有地区政策的地区大国。冷战结束以来,"稳定周边"成为中国首要的对外目标。从历史的维度看,冷战后中国周边政策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期(1989—1995)的中国周边政策表现为全面建交和经济外交;调整期(1996—2001)的周边外交主要围绕地区重要大国展开,受制于大国关系和大国战略;进入成熟期(2002—)的主要标志是次区域—双边—地区多层政策结构的成型。这一结构的形成与中国的国家均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它不仅体现出国内战略和对外战略的联动性,也说明了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多边合作已成为中国塑造理想地区环境的重要手段。该政策结构能否延续取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走向和周边国家的反馈。  相似文献   

8.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地条件优越、地政治的总体态势比较有利于中国,同时坚持“友邻、安邻、富邻”的基本方针。中亚各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局势动荡、经济上的脆弱性以及该地区本身的内忧外患,要求中国在能源外交中应注意其政局走向。并且在能源外交中应坚持“和而不同,共谋发展”的原则,中亚各国在外交上以平衡为核心,要求中国在能源合作中以多元外交为实践原则,这是各国坚持平衡外交的必然性,中国需要把中亚国家的多元外交作为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周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新的时代特征对实现经济利益的要求 ,把追求稳定国际环境的周边外交放在了重点地位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发展共同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存在的障碍 ,开拓了周边外交的新境界 ;周边外交是我国全球外交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多边主义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主义主要包括多边机制与多边外交两个层面,其形态表现为全球多边主义、地区多边主义、跨地区多边主义、同盟多边主义、大国多边主义以及货币多边主义、贸易多边主义等,现已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各个领域。多边主义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极高的制度自身具有独特的组织原则,如共同利益原则、广泛遵守原则、合法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等,并且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存在着机能不良与功能不足的缺陷,已成为国际社会以及中外学术界和外交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非洲大陆地区主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次浪潮。在本质上 ,地区主义是非洲国家促进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利的一种发展战略 ,是一种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新形式的南南合作 ;就功能而言 ,非洲地区主义主要表现为“经济地区主义”和“安全地区主义”。由于发展模式的不当以及受到诸多内在因素的制约 ,非洲地区主义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要有效推动非洲一体化建设 ,还必须考虑到地区主义发展的其他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都市区内地方政府数目庞杂、权力分散,与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相去甚远,这自然成为美国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理论探讨与改革实践,成效不显,重大问题远未达成共识。但在以“新”、“老”区域主义及“公共选择”学派为代表的重大学术交锋过程中,研究重点从推崇构建大都市区政府的体制改革转变为注重地方政府管理结构的治道改革,体现了向地方政府发展客观现实倾斜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一体化理论:新旧功能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主义是关于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功能主义"从功能"路径出发,探讨欧洲一体化途径,为早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但由于其理论上的一些不足,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尝试对新旧两个时期的功能主义进行评析,从而更好的把握功能主义的理论实质,对当前各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民间外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间外交是指民间进行的带有明确外交目的的对外交往和交流活动。民间外交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它与人民外交、国民外交和公共外交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力开展民间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工作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与法律冲突绝缘,而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和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的变革也不会使知识产权产生法律冲突。但是,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是可以也是可能存在的,它只源于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一国对外国知识产权的直接承认。然而这一突破和承认就目前来看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出现。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9·11”事件发生之后 ,公共外交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越来越多的着眼于公共外交的学术著述和政策计划先后推出。其实 ,美国的公共外交并不是一个新事物 ,早在冷战期间就作为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考察公共外交概念、特征以及外交价值的基础上 ,认为公共外交是2 1世纪外交理念转型的一个趋向 ,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相互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这将成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环太湖旅游圈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太湖旅游圈应加强区域合作,坚持从整体上保护太湖。开发环太湖旅游圈,应当从旅游业的经营规律和特点出发,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的优势、特色,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共享客源市场,逐步把环太湖地区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从而达到各环湖省市旅游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公共外交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催生了网络公共外交,这一有别于传统外交的新的外交形式,需要的是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外事中去。微博作为一个新生的信息交流平台。有着大众性、发布信息门槛低、“核裂变”式传播、“先声夺人“的时效性等特点,成为实现网络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非传统外交的新形式之一,公共外交目前颇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着重对其提出与具体界定、理论来源、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