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从“小姐”的命运看汉语称谓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是交际的先行官,在言语交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小姐”作为一种称谓语,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命运“多灾多难”。通过对“小姐”称谓的语义演变沿革的回顾以及它的使用现状的语用分析,可以看出当今部分青年女性排斥“小姐”称呼正是汉语称谓困境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一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2.
了解手势语     
当你身处异地,总是要与人交流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了解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有助于国际交往,尤其对于要出国的人来说更为重要。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国外的习俗禁忌和文化。言语禁忌称谓差异:汉语可以将尊称与名连用。例如,凤兰小姐,大军同志等,甚至还可将名与亲属称谓相连,称呼与自己毫无亲属关系的朋友或熟人。例如,仲文兄,大山哥等。这种称呼既尊重又亲切。然而,在英国文化中,除对英国有爵位的人士以外,只能将尊称与姓连用。如要表示亲切,就只用名,甚至只用昵称称呼,而且只能用在关系较熟悉…  相似文献   

3.
在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小姐被视为上层贵族特有的雅号;而在古代中国,小姐又被视为金枝玉叶、千金及大家闺秀,像《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红娘》中的崔莺莺……小姐就是小姐,丫环就是丫环,小姐是上人,丫环是下人,这是不能含糊的。解放了,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小姐”称呼曾一度消失,妇女翻身,男女平等,女人是半边天,人们争相称呼“同志”、“师傅”,这时“同志”包含了一切称谓,自然就取代丁“小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语、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亲;称呼祖母;称呼外祖母;对祖母辈的妇女的尊称;族人对外婆的尊称;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娭毑”主要在湘方言中使用;“(女哀)姐”主要在客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哀)姐”和“依呀”而言,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相似文献   

5.
称谓语的隐喻用法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称谓语的恰当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称谓语的选择不仅是用来称呼对方或间接指代,更是用来标记讲话者身份或态度,反映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称谓语的隐喻用法是指非称谓系统词语的“创造性使用”或称谓语的“有意误用”。称谓语的隐喻用法具有表达讲话者情感和态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汉语亲属称谓和称呼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称谓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某种关系或人的某种身分的名称,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招呼言谈对象的一种方式。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应当给予明确的区分。称谓属于语义范畴,称谓词的词义必定表示某种人际关系或身份,但不一定能用于面称;称呼属于语用范畴,称呼语必须能用于面称,但不一定表示人际关系或身分。大量称谓词可用作称呼语,如爸爸、妈妈、科长、经理、老师等;但有一些却不行,如丈夫、妻子、科员、职员、学生等。姓名不是称谓词,但可以作称呼语;有些著词和“的”字短语,如王人蛋、老畜牲、狗东西、卖菜的等,也可以作称呼语而非称…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有时对同一辈分的亲属关系却用不同的称谓方式,如:称呼妻子的哥哥为"大兄哥",称呼妻子的弟弟就是"小舅子";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为"哥哥",称呼比自己年幼的同辈就是"兄弟"等。也就是说,在称谓中尽量避免使用"弟弟"等表示比自己年幼的称谓词,而采用其他的称谓方式。作者对这些称谓词的历时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从尊称谓"的习俗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足下"是奏汉时期人际交往中普遍使用的尊称称谓,它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时各国君主的尊称.秦汉时期,"足下"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再是少数尊贵独享的尊称,而是成为社会大众都可广泛使用的尊称称谓."足下"称谓内涵的嬗变反映了统治者称谓政策的改变,对称谓的形成、转变与演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恰是促成统治者称谓政策改变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汉语称谓词的性别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词是由于人们在亲属和社会诸多关系中用来称呼的词语。汉语社团在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之后 ,积淀了数以万计的称谓词。在这类词语中 ,存在着性别的异化现象。所谓“性别异化” ,是指称谓词适用的称呼对象的性别转移 ,也就是说 :原来称呼的对象只适用于男性 ,后来可转称女性 ;原来称呼的对象只适用于女性 ,后来可转称男性。称谓词的性别异化 ,是汉语中特有的词义变易现象。研究其形成规律 ,有助于我们对汉语词义系统演变的多样性的认识 ,所以应该引起汉语史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国后,内地和香港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广泛。因此,了解和适应香港的称谓风俗很有必要。用粤港俗谚说,就是“人入乡随俗,船进港随湾”。 香港是中文及英文都通用的地方,因毗邻广东,人们在社交场合习惯使用粤语,所以,称呼上既有地方习惯,又夹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热点新闻来看,群体影响在起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越来越迅猛,这种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实际上,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扭转了现实生活群体影响的淡化,使得现实生活中群体影响作用的“点”转移到了虚拟网络中的“圈”上。因 此,社会管理的思路也应该由单个的“点”转变到小群体的“圈”。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存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种界定淡化了社会存在的过程性,消解了其实践性,没有凸显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之处,从而使其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和对人们的说服力,消解了社会存在理论的现实意义。根据马克思的思想逻辑,社会存在指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是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3.
比较三个与“socialwork”对译的日本社会福利学概念 ,分析SocialWork在日本从社会事业到社会福利事业的演变过程 ,论述日本社会福利学界关于“socialwork”的认识 ,为我国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工业化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一些民间社会改革力量应运而生,“社会福音运动”便是其中之一。“社会:隔音运动”的兴起主要源自三方面的原因:其一,贫困、犯罪、劳资冲突、城市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忧悒;其二,城市化和移民潮引起的社会人口异质化以及中产阶级住宅郊区化所造成的公众对新教教会的疏离;其三,自然科学新发现与社会科学新思想对神学思想的冲击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定律”与“中国社会周期率”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史学观揭示了国家、官僚与民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社会财富的过度侵占是经济凋敝、国家动荡甚至是政府倒闭的直接诱因。这一点对现代中国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与警示意义,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瓶颈期,社会矛盾突显,故而更应吸取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探究“引导农村与整体社会相整合”的变迁理论为旨要,辅以云南13个自然村的实证材料,以富永建一的“社会变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动,探讨农村社会的发展动因;从“结构一功能”之视角,重新阐释农村社会变迁进程中的某些问题;期望为考察农村的社会变动确立一种新的单元和层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哲学的兴起,社会自然已经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热点,在纪念于光远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该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学者对于光远“社会的自然”思想的发掘,以社会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的兴起;评述了国内学者围绕社会自然定义的争论,分析了社会自然与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阐述了研究社会自然的意义不仅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某些情形中,社会工作结构具有双重性,即表达性和现实性.二者常存在一定的张力和冲突,这些张力和冲突导致社会工作者扮演"双面人"的角色,一方面在"前台"呈现出表达性的角色;另一方面亦可能在"后台"呈现出现实性的角色.而"身体"作为一种文本和符号往往能征显出这些张力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密尔站在时代的高度,认为大众化民主内在的弊端可能会给个人自由带来严重的危害.为维护个人自由,人们不仅要防御政府专制,而且更要抗拒"社会暴虐".他提出了对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进行划界的两条原则,这种群己权界的观点也是防范"社会暴虐"的基本原则;包括思想自由、个性自由等在内的社会自由是防范"社会暴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矛盾系统结构层次和范畴体系的研究,倾向于将其分为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具体矛盾的"三分法".这种分法缺少一个层面,即"社会根本矛盾"这个最基本的层面."社会根本矛盾"范畴确立后,人类社会矛盾系统和范畴体系就被分为四个层面、四大范畴.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和生产的矛盾也就上升到了"社会根本矛盾"的地位,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