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语打断作为会话交际话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仅仅是对话轮转换规则的违反,还是对语言和社会行为规范的违反,会因说话人的个人交际意图和个人交际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而说话人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言语打断形式的选择上亦或是选择何时打断以及怎么打断谈话,都不是任意的,在交际中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都是对相应语境做出的顺应。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交际者对言语打断的选择是对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包括对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选择顺应。  相似文献   

2.
从隐性交际关系看"围城内"的人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学术交流》2007,(7):154-157
《围城》的作者充分利用了"隐性交际关系"的特点与功能,建构出方鸿渐夫妇在"围城内"家庭式交际场景中人际冲突积聚的过程,直至最终发展出爆发冲突的情节高潮。"围城内"时期的交际场景,是以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生活为背景的。从语用学角度说,这种文化背景使礼貌原则成为言语交际活动的最高调节原则。小说较集中地展现了人际冲突的场景,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语料。同时,语用学研究也为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心理与行为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心理和谐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观幸福感是社会和谐的心理指标,心理和谐是健康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为身心和谐、知情意的和谐、人格的和谐等。自我具有调节心理和谐的功能,自我和谐是人格和谐的核心特征,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则是自我和谐的四个构成要素。建立恰当的参照系、确立适当的期望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塑造积极的人生观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用于当面指称交际中的听话人,还可以表达出更多词句以外的意义。本文从言语行为、情感表达、话题发展和交际情境四个方面来考察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毛海燕 《学术交流》2004,(5):127-129
多元化社会带来了多种文化的接触与冲突。依据巴克金的"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理论,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要进行创造性的理解,通过加强接触和对话,不断调整和充实原有文化,以文化创新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张立新 《社科纵横》2013,(6):170-172
自我同一性、幸福感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两大主题,本研究采用自我同一性地位问卷和Carol 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对1331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测量分析,发现:自我同一性各尺度得分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各因子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各地位分别与心理幸福感及不同因子曾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自我同一性各尺度的高、中、低分组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存在着显著差异,且高分者幸福感高,低分者幸福感低;不同的同一性地位的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幸福感;自我同一性各尺度与地位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我认可就是个体因某种原因对自己的一种赞同、许可的心理意向。自我认可往往是个体正视自己的力量,承认自己的成功,相信自己潜力的一种显示。然而,目前社会上比较缺少的正是这种个人的自我认可,人们相信期待的都只是社会认可,对自我认可的评价也不高,认为个人自我感觉所反映的往往不是“真我”,个人的自我评  相似文献   

8.
王小龙 《社科纵横》2013,(5):176-178
言语交际是潜在的威胁面子行为。针对交际策略刻意曲解,排除文化差异的影响,结合动态语境观、语码偏离、交际面子论及认知心理学,探究英汉语言中的DMI,指出:刻意曲解与面子相关;防御机制是其产生的心理原因;DMI是自发、动态、有层级的。  相似文献   

9.
在校园生活中,中学生之间的言语欺凌行为并不罕见,在某种程度上,言语欺凌行为对中学生带来的伤害并不比肢体欺凌的小,甚至会留下永久的心理阴影,对其今后的成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就中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的现状来看,言语欺凌行为既受社会认知、个体情绪、人格特征等个体因素的制约,也受家庭、校园、社会以及情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个案工作方法中的行为治疗模式对预防中学生言语欺凌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5):147-150
影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间的相互作用,与言语交际中"言外之力"间的相互作用颇具相似性。Mark Johnson根据推动物体运动的作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概括出的力图式理论,能够从认知角度准确地解释各种拒绝言语行为。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力图式分析,不仅为拒绝言语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产生和运行的内在机制,还可丰富艺术文本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孙元  丁彩红 《社会工作》2009,(12):34-37
在校园生活中,中学生之间的言语欺凌行为并不罕见,在某种程度上,言语欺凌行为对中学生带来的伤害并不比肢体欺凌的小,甚至会留下永久的心理阴影,对其今后的成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就中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的现状来看,言语欺凌行为既受社会认知、个体情绪、人格特征等个体因素的制约,也受家庭、校园、社会以及情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个案工作方法中的行为治疗模式对预防中学生言语欺凌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华 《社科纵横》2009,24(2):112-113
称呼语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用于当面打招呼的、能够表达彼此关系的名称,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表示“界定彼此关系的词语”,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当今社会因为经济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陌生人之间的称呼发生很多变化。有的由几千年的尊称变成了贬称或者被称呼者拒绝使用,本文通过探析“同志、师傅、先生、小姐”等这些称呼语的使用,来探讨其变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个体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谐和社会稳定的最根本原因。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探讨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无限关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进而维护心理和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提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4.
赵喜桃 《唐都学刊》2012,28(2):89-92
真正直接制约语言运用的语境是言语交际主体头脑中所认知的语境。理解时对语境认知角度把握稍有不同,推理出的言语含义就会有很大差别。语境因人的存在而构成,我们自始至终应关注人们对于语境的能动适应,自始至终不能脱离语用交际参加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朋辈辅导员人本主义培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校朋辈辅导员人本主义培训模式的建立。方法:应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和团体气氛自评量表(SRGCQ)、自制培训满意度问卷(self-developed DSTS)对94名学员的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和团体气氛和心理知识培训的满意度进行前后测量。结果:学员的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和团体气氛都有显著的改善;人际关系和心理知识对自我和谐有直接影响;团体气氛通过人际关系间接影响自我和谐。结论:高校朋辈辅导员人本主义培训模式是科学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意义观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理论研究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核心课题。在所创立的众多意义理论中 ,言语行为意义观颇具特色 ,被认为是一种集大成的意义理论。它将言语行为规定为意义的基本单位 ,强调意义作为意向性的一种派生形式 ,产生于内在心灵意向与外在言语行为规则的统一 ;从而将言语行为及其构成规则、言语交际者的意向同表达式的意义以及说话者的意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多维度、全方位的意义观  相似文献   

17.
伍卓 《唐都学刊》2002,18(1):126-128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其中非言语交际习语的存在既表达了丰富多彩的非言语行为 ,又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语言的内在文化信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构成的习语自有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主义时代美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以培养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而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标志是人格发展上的和谐.和谐人格由健全统一的心理人格和真善美相谐的道德人格两个层面构成,二者的统一是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当前,西方消费主义所蕴涵的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造成了大学生心理结构要素中实用理性因素的过分膨胀和感性因素的畸形发展,使大学生的内在自我与心理人格和谐遭到严重破坏;其自我中心主义本质及所倡导的"符号消费"观念,对大学生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所形成的道德人格和谐造成了强烈冲击.为此,高等学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美育作为一种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以塑造健全完满的人性与和谐的人格为终极目的,并全面渗透于德育、智育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及和谐人格建构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光同尘"与"心斋":老庄身心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倡导"和光"以达"玄同"之境,通过创造开放心态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光同尘",实际上是通向人内心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庄子提倡"心斋"、"以明"、"坐忘"以达到"乐物之通"的和谐状态."心斋"、"以明"、"坐忘"是庄子心学的最高境界,也是身心和谐思想完满的描写."心斋"从修养论、"以明"是从认识论、"坐忘"从人生境界论共同提出了对心灵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要求.老子和庄子的身心和谐思想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生命价值观上,两位先秦道家能够充分关注儒家所忽视的生命的个体价值,对儒家的生命价值观也恰恰起到了补偏救弊的作用.研究老子和庄子的身心和谐思想,有助于人们自己行为的调整和个体性格的陶冶,对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促进社会成员心理和谐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求是学刊》2017,(5):136-142
《野草》的《题辞》不应该仅仅从鲁迅政治感觉的角度去理解,更应该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理解。它体现出尼采思想的影响:世界是个有机体,永远处在运动状态,充满着矛盾、冲突,个体生命和万物一样,有生也有死,但是,世界却生生不息。"我"如同一株"野草"一样,虽然不断遭到践踏,却顽强地生存着,坚守着自我。"我"作为一株"野草"也会被世界毁灭,但也仍然坦然无畏,因为"我"自信是充实的。"我"将"野草"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作为生命存在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