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由于工作超负荷、知识与经验储备不足及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等原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化解职业倦怠的对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青年编辑的工作负荷和压力;青年编辑要认识自身的性格弱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编辑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促进青年编辑的职业成长;为青年嫡辑设立编辑导师。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关心和爱护青年煽辑,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学校管理层对学报编辑职业的认识不够准确、传统的工作方式及编辑素质与学报发展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付出与获得不对等以及巨大的职业压力等。提出了应从编辑个体、编辑部和学校等不同层面着手解决编辑职业倦怠现象,以促进高校学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编辑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一个编辑群体,而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应该遵循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互补原则,就是编辑个体在能力、年龄、资历、性格等方面要互相补充.二是择优原则,就是编辑群体内要选择德才兼备之人,能力超群,学识渊博,各有专长。三是协调原则,就是编辑群体内部互相理解,有共同的志向和处事原则,理想和行为保持一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使学报编辑群体减少内耗,提高内聚力和向心力,发挥最佳整体效能,保证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不断趋于年轻化,青年编辑健康职业心理已成为其职业活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环节。针对青年编辑职业心理中的焦虑、困惑、厌倦、烦燥等不良表现,高校应帮助青年编辑正确认识本职工作、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建立多元编辑激励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高校学报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编辑活动的发展以及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深入,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有必要借助于编辑心理学的理论,去认真探讨学报作者、编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心理关系,掌握其中的共同性和矛盾性,以便在实践中更有效地适应、协调三者的关系,不断改进编辑工作,提高学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客观存在及其社会作用出发,结合学报的性质及编辑活动的特点,强化学报编辑要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协调好与作者、读者、印刷人员、学报同行、各检索系统以及学校各部门之间、编辑部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通过自身的公关活动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从而使学报编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学报编辑活动曹莉高校的学报编辑活动由于学报自身的特殊性而有别于其他编辑活动,本文根据学报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学报的编辑活动分别从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具体操作活动等方面来加以分析和理解。一、学报编辑中的认知活动学报编辑活...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编辑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对编辑的生理、心理、行为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有:主观期望与客观定位之间的矛盾,投入与报酬不相符引起的不公平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管理方式不当以及个人价值难以体现等等。学校领导应重视学报工作,尽可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改善不当的管理方式。编辑也应朝着“学者化”方向努力,并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消除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学报编辑责任的理论阐释,认为高校学报编辑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政治责任意识、文化责任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而高校学报的质量与编辑的责任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提高编辑的责任意识才能保证高校学报的质量。强调高校学报要认真抓好论文质量,强化编辑的责任意识,要求编辑人员求实敬业认真做好编辑工作,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0.
群体意识是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是由高校学报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是学报读者的群体特征的要求,是克服编辑个体的局限性的要求。正确处理学报编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学报编辑的群体意识,对于加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是编辑工作的对象,也是学报质量的基础,而学报质量又是学报的生命。学报能否以高质量在竞争中求生存,关键在于编辑的素养与能力,即在于编辑对学术信息的认识、获取、筛选、处理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学报的质量分为文章的质量、文字编校的质量和版式设计、印刷装订质量等。实现学报的学术文章的质量要求,提升学报编校的质量水准,改善学报印刷装订质量,都涉及到学报的编辑人员,与编辑的素养息息相关。学报编辑需要具备对学术文章质量优劣的识别能力,敏感的文字编校能力和对版式设计、印制质量的鉴别能力。这些能力需要编辑平素不断修养才能得以不断提高的素养之工。编辑素养的提高是学报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论学报编辑科研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学报编辑科研化是学报编辑学者化、学报编辑优化、学报编辑经典化和学报编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编辑的科研化则难于有编辑的学者化、编辑优化、编辑经典化和编辑的现代化,五者互为条件,良性互动。学报编辑科研化与学报科研编辑化是辩证的统一,是学报编辑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的要求。学报编辑科研化包涵学报编辑主体、客体及学报编辑出版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科研化。  相似文献   

14.
浅议学报专栏编辑的作者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特色化、专栏化方向是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意义上的学报编辑已经逐渐转化为兼具策划、组稿、文稿编辑、责任校对等综合职能的专栏编辑。专栏编辑作者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专栏能否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学报的生存命运。强化和培养专栏编辑的作者意识是学报发展必要而且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试论体制性因素对学报编辑的消极影响及优化思路王长乐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环境,主要是自己所在的学报编辑部,但也不限于学报编辑部。因为学报编辑是个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其稿件作者、学报读者处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就是编务工作中的印刷、校对、发行也超出了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16.
学报编辑的素养是办好学报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素养是编辑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学术意识、语言文字修养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保证,编辑手段现代化是趋势。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主体性: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创办的关键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优势是地方高校学报创办名栏的基础和立足点,但是同时比较优势的利用也面临许多困境。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通过创造编辑优势并转化为办刊竞争优势,是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学报编辑的主体性应该以学术为本,编辑的学者化、编辑活动学术化是其基本要求。应该充分发挥学报管理制度塑造创造性编辑群体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报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有其自己的科学体系 ,编辑工作者要树立并培养起现代编辑意识 ,具备全面而完备的基本素质 ,知识面要广、信息量要大 ,要懂得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要懂得读者、作者的心理。只有具备了这些因素 ,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  相似文献   

19.
学报编辑工作与编辑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的实质是一个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亦即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工程。信息是完成此系统信息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报编辑要履行职责,作好学报的编辑工作,就离不开大量的、准确的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取决于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学报编辑必须通过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支持,利用各种途径来提高和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农林高校社科版学报总体处于弱势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社科版学报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地位,表彰在社科版学报编辑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编辑人员,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和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研究会于2005年3—6月联合举办了农林高校首届社科版学报“双优”(优秀期刊、优秀编辑)评比活动。经专家严格评审,本刊荣获“优秀期刊”称号,张月红同志被评为“优秀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