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点)手工汇总,我国总人口为1160017381人(包括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20204880人,和香港、澳门地区中国同胞人口6130000人在内),约占1990年年中世界总人口5292195万人的21.92%.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总量已经达到1133682501人.与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零点)的1008175288  相似文献   

2.
黄春红 《南方人口》2001,16(4):13-16
1990年以来 ,广东人口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符合全国普遍规律 ,有的因受广东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 ,分析广东人口在数量、分布、素质和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 人类的婚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当代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婚姻关系出现了许多引人关注的新问题。目前,中国人口的婚姻状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在过去是无法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作出回答的。原因很简单:缺乏有关人口婚姻状况的国情资料。对十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无疑是件遗憾的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填补了这一空白,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除外)15岁以上人口的婚姻状况也列为项目之一,作了全面调查统计,这不仅是前两次人口普查所没有的,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与此同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的生育率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也涉及了育龄妇女的婚姻状况;再加上自1978年以来,国家民政部恢复了婚姻统计制度,使每年的婚姻变化情况都有了记载。近年内所进行的这些普查、调查和社会统计,获得了极为珍贵的材料,这些材料成为分析研究我国婚姻现状的重要依据。本文的分析就是从这些基本的事实出发的。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比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1990年7月1日大陆三十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市镇人口为296512111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23%.由于这次普查对市镇人口统计采用新的口径,因此与国家统计局以前公布的历年市镇人口比重显然已经不能衔接.人们免不了要问,为什么要改变统计口径?用新口径统计的市镇人口比重是否符合我国城镇发展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口性别年龄结构是人口现象的动态和静态的综合反映,它既是出生、死亡运动的结果,又是人口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对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进行分析以前,检验和评价普查汇总资料的准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人口迁移作为人口变动的三个重要过程之一,愈来愈被中国人口学界和社会各界所重视。1987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包括人口迁移的项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又被首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不断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以是否吃商品粮作为市镇人口的划分标准,而应该以人口所居住的地域范围作为划分市镇人口的口径。1982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我国市镇总人口比重在急剧上升。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市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20.6%,而到1989年同样口径的  相似文献   

8.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养老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今后养老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以甘肃省“四普”机器汇总资料为依据,对本省的人口就业结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以初步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根据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及其比例的变化趋势,计算甘肃省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就业结构状况,发现其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1.1与“三普”相比,“四普”三次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新民 《人口学刊》2013,35(4):14-20
文章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统计分析90岁、100岁长寿人口。文章认为,长寿人口总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两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比西北一些省份高;华南沿海地区的长寿老人比例两次普查都比较高,地理区位特点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与乡村长寿人口趋于一致。对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19个民族长寿人口研究结果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回族、壮族、黎族、瑶族、维吾尔族。10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黎族、维吾尔族、瑶族、傣族、回族。长寿人口健康状况研究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22%生活不能自理,100岁以上长寿老人29.2%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登记质量的初步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7月,中国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于1990年10月30日起陆续公布了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手工汇总数据,并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计算机汇总数据公布后不久,于1991年底向国内有关单位提供了1%抽样数据带,及时为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共设了21个项目(西藏自治区使用的普查表仅19个项目),其中  相似文献   

12.
我国1990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人口普查的项目中,都包括了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等在业人口数量及其结构的数据,这对于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80年代的在业人口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并预测其未来趋势,无疑是极为宝贵的。  相似文献   

13.
第四次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除西藏地区外,首次增加了两项有关人口迁移的项目:一是“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以此同现常住地比较,可反映出普查前5年中的人口迁移状况,二是“迁来本地的原因”,包括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和其他共9种,其中1~4种可合称为经济型迁移,5~8种合称为社会型迁移.此次普查中跨省、自洽区、直辖市的迁移(以下称省际迁移)指的是已办理跨省户口迁移手续,其居住地发生跨省变化,以及虽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但已离开户口所在省一年以上,从而清晰地区别于省内迁移.  相似文献   

14.
人口普查是搜集人口数据资料的重要方法。我国建国后已进行了三次全国性大规模人口普查,特别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采用现代的普查技术,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总,使我国人口普查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1983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家统计局又制定了实施细则,规定每隔十年在逢“0”的年份里举行人口普查。1989年4月21日国务院正式决定在1990年7月1日举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我国人口普查史上的一  相似文献   

15.
常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固定地方经常居住的人口,这是个具有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的数量。这一数量是国家用来研究该地区人口发展变动情况及与之相联系的种种社会经济状况的主要依据。所以,我国的户口登记及每年的人口统计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都是按常住人口的原则进行的。最近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在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下,又具体划分了六种类别,以县、市为空间范围,一年以上为时间范围,对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进行了普查登记。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公民应当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也便于户口登记机关对户口进行严格管理,确切地进行人口统计。这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经常居住的实际人口,而且也可以准确地反映这些实际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 现根据1982年6月1日人口普查的结果,结合普查前各地整顿的户口资料,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省人民政府安排,省第四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具体组织和筹办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会议。会议于元月四日至六日,在兰州友谊饭店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副省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学忠做动员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领导小组副组长魏庆同做了工作报告,省直有关部门在会上部署安排了有关户口整顿、宣传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工、青、妇等群众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江苏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人口学会在南京联合召开了江苏省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人口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省人口学会理事,部分市县人口普查、计划生育、统计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共九十六人。 会议共收到论文五十四篇。这些论文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的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等资料为依据,对我省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江苏人口的构成和分布、在业人口的行职业、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计划生育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蔡秋明、省哲学社会科学联会会副主席刘崧山在会议开始时讲了话。会议认为,江苏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规模较大,取得的资料质量较高,数字公布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省人口统计工作已走上现代化的轨道。会议指出,我省的人口普查工作,在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一百一十万的普查干部、普查员、基层积极分  相似文献   

18.
由浙江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省人口学会、省统计学会联合组织的浙江省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第二次科学讨论会于1992年7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这是继1991年7月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并编辑出版论文集《转变中的浙江人口》后,根据“四普”100%机器汇总资料组织再次研讨活动。会议共收到论文109篇,其中市、地、县以至乡级机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一个新的开端。这个新开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机制被引入城市化过程。这样,在中国就形成了两种城市化人口并存的局面:一是由计划机制控制而形成的计划城市化人口;一是由市场机制控制而形成的自发城市化人口。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城市化人口已被学术界所关注(李竞能,1986;辜胜阻,1991等)。辜胜阻将这两种人口分别称为永久性迁移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低生育率问题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研究发现长表数据和短表数据对总和生育率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292,处于较低水平;采用去进度效应的总和递进生育率指标对递进生育的孩次结构进行分解,一孩递进生育率明显下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年龄提高到28.98岁,峰值生育年龄推迟到28岁,一孩、二孩平均生育间隔时间由4年缩短到3.11年。年龄别育龄妇女有配偶比例迅速下降,育龄妇女年龄结构迅速老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育龄妇女未婚比例快速上升,育龄人群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子女的受教育预期明显不同,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育龄妇女比例迅速提高,进一步强化生育率的下降和生育水平的受教育“梯度”差别,从而导致低生育率的人口学和社会学机制的形成且保持稳定。为应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低生育率或超低生育率陷阱这一突出问题,需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分析超低生育率的社会危害性,全面把握传统生育文化精髓,营造适宜生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结合各地具体实际,着力解决生育相关重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三是全面、系统和前瞻性研判中国人口发展新趋势,积极应对低生育率问题,促进全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