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2.
我谈几个学术腐败的征兆问题:第一,学者的对象化。学者不是被学者所关注,而是被权力所关注。学者在很多情况下都处于权力的掌控之下,在权力规范中。第二,学术的平庸化。平庸化不是很可怕,也不是大问题,可怕的是平庸变成中心化、权力化的行为。有一些行政官员通过权力获取学术资源、获取发表文章的权利,那就会影响到学术创新,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做学问做得那么辛苦,还不如先获得权力,再利用权力来搞学术。第三,单位对学术腐败的护短行为。单位里面的学术腐败一般都不是单位自己揭露出来的,而是其他人揭露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在机制上保证单位自己能够揭露单位内的学术腐败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对学术界出现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联系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了商业腐败、官场腐败,并在此摆正学术腐败的位置。并谈到,舆论之所以关注学术界的情况,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对学术界作为一块净土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区别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道德,认为不要把学术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术腐败。第三,追究了学术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整体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学术体制、学术管理等等原因,也有认为我们正处于知识转型的时期,关。第四,追究了学术规范问题,学术界出现的情况与这一背景有认为如果规范不明确,学术评价数量化的话,就会导致学术腐败。最后,大家讨论了学术的道德操守问题,认为学者要坚守学术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学术研究方面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违背客观真理与权、钱、色进行交换谋取非法利益的学术行为,定义为学术腐败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腐败不仅是个体行为,更要警惕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腐败活动。如一次高层论坛、丛书往往都耗费国家或在社会上融得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巨资,其中有的就夹杂着严重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5.
肖莉 《云梦学刊》2006,27(3):10-10
当前许多学校及有关部门认识到学术腐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一些现象作出了处罚,这些都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学术腐败现象进行纠偏,整顿学术风气,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但真正要从根本上杜绝学术腐败,还要进一步提高学者的道德修养。学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他们应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不能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打击学术腐败要从每位学者自身做起,提高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学术责任与社会信任--《学术责任》阅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腐败的丑闻不绝于耳的时候,读唐纳德·肯尼迪的《学术责任》(唐纳德·肯尼迪著:《学术责任》,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一书,会有更深的感受。唐纳德·肯尼迪曾经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对大学的内在缺陷做出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唐纳德·肯尼迪发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社会对大学的批判具有很大盲目性,作为公共空间的大学实质上成为了一个封闭的暗箱,大学不善于向社会解释自己的规则和价值取向,从而给自己留有余地。围墙不仅是对学术自由的一种保护,而且也是学术责任的一种提示。大学拒斥与社会的过多交流和世俗评价是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术界存在两个突出现象:一是各说各话。作者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能够说出道道,说出新意,文章有价值。但缺乏交集,更缺乏交锋,即令在同一学术领域、同一研究方向、甚至同一话题,大家都是不问不答,要么是违心恭维,要么是刻意回避。所以学术界虽有千军万马粉墨登场,但是各演各戏,各说各话。二是低水平重复。作者缺乏深入思考,就某  相似文献   

8.
日前,广州市社科联、广东省伦理学会和广州日报联合召开“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沙龙,来自广州地区的2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学术腐败的看法,现将专家学者发言内容发表于此,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目前高校学术流弊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玉圣  晓然 《云梦学刊》2004,25(3):11-12
遏制目前学术界的不良现象乃至学术腐败现象,需要科学的学术批评,更需要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考虑学术腐败、学术道德水平下降问题也不能忽视学者自身的原因。现在的高校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象牙塔,而是一种小社会。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比如说争名夺利,在大学、科研机构里面也有,所以大学教师的总体道德水平也有所倒退。大段、大段的抄袭,违反了著作权法,这个是可以去起诉的。但是现在有些著作、文章是用别人的观点推砌起来的,就算标明了出处,我认为也是一种学术不规范。如何规范学术以及学术成果的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针对现在的学术腐败情况,我们可以成立中介组织去审查学术成果,避免在学术圈里面再由学者来审查、评价。另外,凡是剽窃、抄袭的行为,都应该通过媒体通报出来,并且记录到个人的档案中,这样才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学术生态,将有利:于二抵制学术腐败。如果学术生态内部有问题,那么学术腐败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与其呼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制度,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学术生态建构做起,从我们的个人操守做起,去抵制学术腐败。第一,要慎用“腐败”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是从官场、市场上引进来的。说到“学术腐败”,就要严格区分究竟是学术经济腐败,学术政治腐败,还是其它腐败。社会上的腐败与学术界的腐败是对立的,社会上的腐败是很严重的现象;说学术腐败和社会上的腐败是同一性质的,就混同了学术界和官场,浑浊了学人和官员的区别。第二,对学术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客观评价。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是个别的,学术界的整体风气还是不错的。第三,要反对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就要突出重点。学术界不正之风大概出现在课题申报、评奖、论文发表这几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2.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2,33(6):116-116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余三定著)于2012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在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著作。上编对中国新时期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反对学术腐败的讨论、学术评价的讨论、研究生教育的讨论、学术大师的讨论等等重要学术热点、学术争鸣进行了系统而有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术失范、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问题只是学术不端事件增多中很次要的原因。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而见惯不怪,一方面意味着学术不端已经成为非常普遍、非常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已近乎无可奈何。导致学术不端的原因包括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等方面。治理学术不端也必须全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一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现象,已经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有效遏制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行为约束机制,构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防火墙”.主要应从权力约束、利益约束、责任约束和社会心理约束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学术行为约束机制,及时检讨修正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聂付生 《学术界》2005,(2):289-295
《云梦学刊》的重点栏目“当代学术史研究” ,展开当代一流学者的个案研究 ,探讨当代学术史的演变和发展 ,同时对目前学术界触目惊心的学术腐败现象进行充分说理的批判。该栏目以质量为办栏的最高宗旨 ,并在发现和扶持学术新人方面堪为楷模。因此 ,短时间内 ,在学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该栏目启发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的走向和办栏原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朱供罗 《云梦学刊》2006,27(3):9-10
学术腐败正愈演愈烈,如不及时制止、有效改正,必将是学术界的灾难。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对此漠然视之、泰然处之,明知别人作假文,不揭发不制止,而习以为常听之任之。俗话说:“让坏人猖獗的惟一法子就是好人什么也不做”。所以要反对学术腐败,第一要务就是唤醒人们的反对学术腐败之意识。惟有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反对学术腐败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才能让学术腐败无缝可钻,才能让学术腐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反学术腐败的斗争中。《云梦学刊》无疑给学术界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6,27(4):22-23
评价问题本来不是个问题,却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关键就在于目前的学术评价缺乏必要的公正性。学术评价作为一种学术权力,不公必然导致腐败,不是促进学术而是促退学术。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只有少数人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承认,或轻描淡写地将学术腐败说成是“学术不端”。腐败也好,不端也好,我们搞当代学术史,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如果当代学术史缺了这一块,就是一部不完全的甚至是被歪曲的学术史。当前的学术评价,可以借用《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来说明,叫做“郑人买履”。郑人买履的荒唐之处就是“宁信度,无自信也…  相似文献   

18.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3):125-125
《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伍铁平著)2010年1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以伍铁平教授为主的九位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和研究生撰写的批判(针对学术腐败现象而言)和批评(针对学风不正而言)的文章,共49篇,约56万字,分为六个部分,外加附录。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充分摆事实、讲道理。  相似文献   

19.
董驹翔 《云梦学刊》2005,26(3):26-28
学术界对学术腐败现象的揭发和批判至今没有使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我们仍然有必要关注学术规范和学术腐败问题。陈明芳研究员的10年心血著作《中国悬棺葬》被剽窃,在之后的几年中剽窃者仍未彻底承认错误,也少有其他一些学术腐败者反省和自我批评。这些情况反映出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批判学术腐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有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和纯洁教育者灵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做学问莫买椟还珠》一文中写道:"目前,学风浮躁、学术垃圾、学术造假等现象甚嚣尘上,原因何在?我认为,学术评价体系的错乱是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要用‘错乱’一词来描述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因为它已经大大超出了正常,呈现病态。"(载《人民日报》2013年4月16日)"错乱"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神经错乱,现在的学术评价差不多已经走到了神经错乱、发疯发狂的地步。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