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产业化研究的新成果─—评《科技产业论─—科技商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研究》隋映辉先生撰写的《科技产业论一科技的商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书,从经济与科技的交流处,对科技产业的演进、成长,运行机制和产业结构、战略政策等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期盼已久的《陈文科选集》终于以装帧精美的形式摆在读者的案头。文科先生笔耕数十年,宠辱不惊,豪气不减,淡泊明志,寡欲清心,以理论创新为人生座标,靠学术奉献为生命滋养。这是他得以高产20多部专著,300余篇重要论文,并在多个经济学科有重要建树的根本原因。今天,选于本集的只是作者大量成果的较少部分。然而,这部分成果却集中了文科先生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个层面的深刻剖析,展示了其对改革开放的独特洞见和理论锋芒。一、大国发展特有矛盾的科学解析文科先生长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以张老为榜样,在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大国发展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论述的体会廖丹清,陈文科在当代,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论述最多最集中最精辟的核心问题之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构筑了以机遇...  相似文献   

4.
关于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几个问题─—与袁贵仁先生商榷胡寿鹤武汉大学哲学系一、理论的困惑袁贵仁先生的《价值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第十二章,是专门论述“价值认识尺度”即评价标准的,读后似有一些疑惑。1.什么是价值尺度?《引论》第248页说:“价值尺...  相似文献   

5.
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收获─—评《近代文学发展论纲》一鸣继《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之后,徐鹏绪、张俊才两位先生再次联手,又推出新著《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先声——近代文学发展论纲》(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下简称《论纲》)。两位学人是“客串”到近代文学研究界的现...  相似文献   

6.
集成与开拓─—《惠施公孙龙评传》评介金眉《惠施公孙龙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装帧精美的著作,出自名学研究专家杨俊光先生之手。惠施、公孙龙是先秦“名家”,学术的代表人物。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名学以其思辨的特点独树一帜。在两千...  相似文献   

7.
斜阳废垒识当年─—评《汉唐烽堠制度研究》刘汉东“汉象烽燧接甘泉,制度分明唐式佐。断简遗文收拾尽,更寻废址到穷边”。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赋此诗,是专门为程喜霖先生的《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一书作题。可以说,一首七绝二十八个字,已将此书的主要内容、特点、材...  相似文献   

8.
文明差异是人类冲突的原因吗?─—对《文明的冲突》的几点看法刘峰在美国的《外交》季刊1993年夏季号上,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先生发表了其研究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又一篇力作《文明的冲突》。该文一经刊出,立即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  相似文献   

9.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梁波偶见侯宜杰先生《清末立宪运动史》,随便翻阅,竟不能释手。细细读来,启示良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史学界对立宪派研究不够,且大部持否定态度。至六、七十年代,台湾同行在这一领域率先推出一批颇具学...  相似文献   

10.
张金永 《理论界》2007,(2):173-174
作为英国保守主义之父,伯克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崇传统、轻理性。循此逻辑,过分敌视理性而尊崇传统,不免会蹈入虚无主义的怪圈,而转从理性中去寻求答案又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内在困局正是伯克保守主义思想的阿基琉斯之踵所在。  相似文献   

11.
人口的困惑与出路─—《中国人口潮─—跨世纪的挑战》评介侨光《中国人口潮─—跨世纪的挑战》一书,是一部多层次、多侧面反映和探索中国人口问题,并折射世界人口问题的纪实作品,它一问世,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称道和赞许。汹涌而至的人口浪潮,敲响了新世纪的警钟,这...  相似文献   

12.
朱维之、赵澧两位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以下简称《简编》)于1980年出版以来,被众多高等院校采用为文科通用教材,比之另一部由杨周翰等三位先生主编的《欧洲文学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1985年,《简编》出了修订本。1994年,《简编》...  相似文献   

13.
走出悖论定义理论的误区─—对黄展骥和几种流行的悖论定义的辨驳沈跃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者按:黄展骥先生来信说:“……沈跃春先生来信告我,他写好了一篇与我争鸣的文章,将投寄贵刊。他的文章,我虽未过目,但因为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预先推荐给贵刊。……”...  相似文献   

14.
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院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例行的一片赞扬祝贺声中,资中筠先生激情演讲《大学文科何处去》,犹如晨钟暮鼓,语出惊人。她指出了一系列困扰高校尤其是高校文科建设的问题,诸如缺少学术权威,行政官员定规则,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特别是文科,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出“大儒”而非高官,需要的恰恰是抵挡名利诱惑的定力,方今之世,何其之难!  相似文献   

15.
学术与友谊─—记我与竹治贞夫教授汤炳正竹治贞夫先生,是当代日本的《楚辞》名家。著述甚富,多独到之见。他的巨著《楚辞研究》,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所赞誉。多少年来,我深以不得相见为憾!新知与离筵1991年端阳节,湖南省以举办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见邀。在开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传统中存在与西方哲学经典概念理性相对应和意义趋同的概念,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理性”,也存在哲学理性观的历史演变。《易传·说卦》提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与性对举,意蕴主要涵括自然事物的本性与内在规律,属于认识论范围。《后汉书·党锢传序》谓:“天刻意则行不肆,李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里“理性”概念指个人品性修养,属于修养论范围。南北朝《刘子新论》的《辩乐篇》谓:“淫、怆、愤厉、哀思之声,非理性、和情、德音之乐也”;其《和性篇》则谓;“理性者使刚而不…  相似文献   

17.
老学文献又一重要发现─—路工先生访得唐虞世南校写《老子道德经》石刻拓本丁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老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奠基者。无论就其哲学思想的系统、全面,还是就其深刻性而言,老子都为同时及后世很长一段时期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的出身经历、人生态度和对社会生活的观照态度,均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或隐或现地透露出来,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红高粱》、《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成熟的影像美学电影。其美学特征是:物象充分的主观化、高度的造型表现力和丰富的象征性。《秋菊打官司》则是纪实性美学电影,它的美学特征是:外在形态─—原生态的自然流露;内在形态─—非强化的典型化方法;表现手段─—极力达到最大限度的纪实性。显然,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向着纪实性的极致用力冲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哲学界发生了两场围绕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之关系的论战。两场论战持续时间之久、涉及面之广,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都是少见的,对我国现当代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近河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的裂变——二十世纪中国逻辑思想论争的历史反思》一书(由我国逻辑学界前辈学者沙青先生与青年学者张小燕、张燕京合著,以下简称“《裂变》”),对这两场论战及其相关背景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梳理与深刻独到的剖析,值得所有关心当代中国逻辑与哲学的发展走向与历史使命的学人阅读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趋时入世,当时代的传声筒─—为《社会科学研究》100期而作李连科(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编审)《社会科学研究》出满100期了,作为老作者和老读者,特向贵刊表示祝贺。借此机会,也想谈一点感想。《社会科学研究》有许多特点和优点,我只想谈其中的一点: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