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翼家族沉浮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耀华的<金翼>和作者本人的<银翅>中包含的两个家族的兴衰做了多角度的诠释,特别对农民社会变迁以及农民行动之多元动力做了学术分析.  相似文献   

2.
<诗经>受到了刘勰的高度重视,在<文心雕龙>里,刘勰对<诗经>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他充分肯定<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全面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成就,认为<诗经>具有鼓舞天下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典雅美丽的艺术"风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蒙古族古典文学名著<一层楼>的姊妹篇<泣红亭>的创作受汉文化及<镜花缘>等古典文学影响的情形进行了简略评述,并着重对<泣红亭>汉译本的得失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部重要经典,<圣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圣经>英译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英美在翻译<圣经>中体现的精神很值得我国译界学习与借鉴.<钦定圣经>在<圣经>英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陆离 《西藏研究》2004,9(3):34-41
吐蕃王朝的<犯罪双方同审大权决断之总法>(<优巴坚法>)和<判决双方有理三方欢喜内府之法>(<两种姓法>)分别源自<贤愚经>的檀腻羁品与重姓品,制定于赤松德赞执政时期.此时<贤愚经>已传入吐蕃,有全译本或节译本出现.如果桂·法成确系藏文<贤愚经>的翻译者,他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该经进行了全面的翻译和整理.而吐蕃<扼要决断之法>当系在松赞干布时期制定.吐蕃三法时后世藏族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佚名<传记摘录>成书时间的推断及其对<聊斋志异>题材的借用与复合、文字的袭用与糅合,来讨论<聊斋志异>对于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建<宫词>是唐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宫词>所反映的对象、题材来源、内容情况,以及对<宫词>的评价等,对读者阅读和研究<宫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最近第一次公布的陕北出土唐至五代三方党项拓拔氏墓志(<拓拔守寂墓志>、<李仁宝墓志>和<破丑氏夫人墓志>),对于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拓拔氏早期历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基本理清了唐初党项拓拔氏部迁徙的历史,即迁徙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辨证其主要家族的世系及活动,解决了过去中外学者研究中的疑难之处;以三方墓志对其祖源的记述为根据,讨论了学界长期争论的党项拓拔氏的族源问题.笔者认为,应以史书及<拓拔守寂墓志>所记其源于西羌为确,并研讨了党项拓拔氏从唐末后攀附元魏鲜卑拓跋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二百多年来,国外学者对史诗<格萨尔>的研究有着自身的学术传统和特点.在诸如史诗资料的发掘及有关<格萨尔>的主题、产生年代等基本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开掘,并对我国<格萨尔>早期史诗学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探讨国外学者二百多年来对史诗<格萨尔>研究的学术传统和特点,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史诗<格萨尔>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国同时代两个作家狄更斯、爱米莉在他们的小说<双城记>、<呼啸山庄>中提出了爱与死的主题.<双城记>的卡顿和<呼啸山庄>的希思克利夫都因爱而死,但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命感觉不同,对爱的态度和反应不一样,他们因爱而死的价值内涵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1.
梁向明 《回族研究》2007,4(1):37-44
回族传统家庭伦理思想是深受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纲常伦理学说双重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和“敬”为主要道德规范的夫妇之伦,以“慈”与“孝”为主要内容的父子之伦,以“宽”与“忍”为核心的兄弟之伦。作为调整回族家庭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回族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在指导、规范和协调回族穆斯林家庭内部成员的日常行为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其中的某些尊卑等级观念和封建孝道思想则有其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对侗台语民族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主要以其中的某一个民族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从整体上来研究侗台语民族,特别是从它与百越、南岛语族之间的关系层面来研究。据研究,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南半岛,南至东南亚诸岛,东方延至太平洋环形岛链的广阔地区,历史上曾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而侗台语民族则是这块辐射状的链环中的重要部分。侗台语民族不但是百越的重要成员,而且是百越的最直接的继承者。揭示侗台语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探求侗台语民族与周边民族的历史关系以及内部诸支系的形成与分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亚溪"家庭是达赖喇嘛的血亲家庭,是西藏社会中新的元素."亚溪"始于七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共出现6个"亚溪"家庭,他们享有清朝中央政府封赐的"辅国公"爵位和西藏地方政府赠送的庄园和大量财富,有优裕的生活和极高的社会地位,但不能干预西藏的政事."亚溪"贵族名分的起源不仅仅限于血统体系,也采取收养养子,或入赘的方式来承袭.这个特殊家庭的产生和延续,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贵族社会的隐秘和西藏僧俗世界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14.
家族制企业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探讨中,家族制企业通常被视为是保守、低效率、内部纠纷纷呈的作坊式企业,不少研究者强调,家族式企业迟早要消失。但这一古老企业形态在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中的复兴却已是不争的事实,家族制企业具有企业系统、资本积累、经营行为、信誉安排以及企业所有权方面独特的家族共同情感、观念和形式上的现实性和理性。本文就家族制企业的兴起背景,结合欠发达地区经济环境讨论家族式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说明基于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其内在的演进逻辑在家族制企业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帖木哥斡惕赤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处处受到兄长们的爱护和关照.特别是长兄成吉思汗对他更是备加关爱.他分得的领地之广,属民之多,为东道诸王之最.当成吉思汗出征时,委以重任,让他监国处理军政大事.然而盛气凌人的斡惕赤斤及其子孙,在蒙元时期几经叛乱,屡遭镇压.从而其势力日趋衰败,到明末清初很难寻觅到他们家族的踪影.  相似文献   

16.
西宁李氏家族是河湟地区的一大望族,有明一代,李氏家族涌现出多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依据新近查阅到的《李公同室太夫人郭氏墓表》,结合现有的李氏碑铭资料,以及《明实录》、《锦衣卫选薄》等史料中有关李氏家族成员的记载,对目前学界有争议的李文籍贯及族属、李南哥初授武职及李氏后裔袭职等问题进行辨误和补遗.  相似文献   

17.
柯克克孜族民间流传的“散吉拉”作品集中体现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由三位“散吉拉奇”(部落系谱的传诵者)传诵的不同内容的“散吉拉”透露出柯尔克孜族部落民族史上某些共同的学术信息。  相似文献   

18.
西夏家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西夏立国后的主要家庭形态和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出西夏政府在法律上保证直系血亲同居共财的结论。并且通过与唐宋社会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西夏家庭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噶尔世家是吐蕃时期主要的政治世家之一,该家族先后有五位成员担任吐蕃大论即首相职位。文章根据藏汉文文献对7世纪下半叶唐蕃之间的友好来往、边境冲突进行了梳理,并归纳了噶尔世家对唐的策略特点。  相似文献   

20.
周泓 《民族学刊》2015,6(2):21-25,92-94
本文以文献资料与主体访谈记录对应,考释常德维吾尔翦氏家族源流;阐明士族世家之政治抱负、经世致用之理念与家国使命感的沿袭性。论析族性族源认同与政治历史认同同存并重,质疑王明珂关于族源历史记忆的利益资源选择特性之论断。认为在中间圈、边缘圈内,当地土著、世居族体构成地方势力的核心圈层,此与族属历史通常吻合。主张边缘研究在承认文化传播、接触与融合所生成的文化同质或相似性的重要性时,需要认识从边缘看中心的意义及避免现代行政边界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