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公元228年蜀汉诸葛亮军向祁山,魏国天水太守马遵怀疑“维等有异心”,于是姜维被迫归汉。诸葛亮即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随军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殁,后主遵亮嘱托,“擢维为辅汉将军”。及至公元253年蒋琬、赞祎相继谢世,姜维进位大将军,执掌前方军权,开始大规模伐魏。至263年,司马昭率师大举伐蜀,谯周惑动后主,“面缚含壁,而归魏国”。姜维在国亡主辱之际,诈降曹军,策反钟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与“一国两府”王骅书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国大陆,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国民党残余则败退台湾,控制着台、澎、金、马地区。30多年中,国共两党隔海对峙,大陆与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处于长期隔绝的状态。70年代末,大陆实行改...  相似文献   

3.
自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后改称前赵)至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前后270余年,在大漠长城以南,中国长期处在战乱和分裂之中,先是长达135年(304—439)的十六国大乱,继之而来的是鲜卑拓跋部贵族所建魏国(史称拓跋魏,亦称北魏)对整个北中国100余年的统治。在我国历史上,这既是一个民族压迫极端盛行、民族战争极端频繁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在文化交流史上是源远流长的。早在公元一世纪时,我国的《后汉书》上就有了有关记载;三世纪时,日本的倭女王国和我国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了正式的使臣往来。公元五世纪,日本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大和王朝继续和我国的南朝进行着联系。从隋代开始,日本采用派遗使节和留学生来中国的方式,观摩学习我国文化。公元646年,日  相似文献   

5.
林汉达 《社区》2014,(32):44-44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大理文化的源和流(下)──《大理丛书》序马曜有故国(唐、宋)遗风的大理文化公元738年统一云南的南诏于公元902年覆亡后,经过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三个王朝三十多年的短期统治之后,白蛮段思平于后晋天复二年(公元937年)以“减税粮”、“宽摇役”①为号...  相似文献   

7.
三角缘神兽镜是“卑弥呼镜”论争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学术史上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三角缘神兽镜的年代及制作地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和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化交流状况(《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条》),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决定着日本古代邪马台国方位的命运。因此,许多知名学者参加到论争行列之中,使三角缘神兽镜的研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问题。中国方面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仲殊先生为首,发表了诸多有关三角缘神兽镜研究的论文。上野武先生的《三角神兽镜是“卑弥呼镜”论争的回顾》(《战后50年古代史发掘总论》,朝日新闻社,1996年4月1日版)一文,不带任何己见,概要性地介绍了三角缘神兽镜的研究状况。下面译出,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虽对日本国名多有考察,然其说不一。实际上,日本国名是自日本国家起源以来不同历史阶段上不同国名之总称;就它的演变历程言,“山岛”是其原始雏形,“邪马台”为最早之日本国名,继而先后更替为“倭”、“大和”、“日本”,此即日本国名演变的历史阶段性;自“山岛”以降,历来的日本国名均可读作ゃまと(YAMATO),就连“日本”亦不例外,此即日本国名读音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邪马台的社会性质问题,是日本古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此题迄今为止仍停留于众说纷纭状态,其症结在于未能从理论上弄清由原始共同体社会至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同国家及阶级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本质区别。本文试析原始社会至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和邪马台国时代日本社会性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前辈和专家。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在位23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有雄才大略的一位明君英主。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依靠整个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管理国家,这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马...  相似文献   

11.
道家思想究竟是在何时、通过何种渠道传入日本的,学界对此看法不一。通过对船山古坟铁刀铭文及《宋书·倭国传》所载“倭国王武上表文”的考察,并结合发生在公元3世纪至公元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代大陆移民东迁这一事实,文章认为,虽然没有这一时期关于道家典籍东传日本的相关记载,但道家思想极有可能通过大陆移民传入了日本,并对当时的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泰语教学和泰国的中文教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兴衰和发展史,实际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从公元1世纪至15世纪,两国的交往主要靠“重译”.直至公元1578年明朝政府在四夷馆中开设暹罗馆,中国才有了官办的泰语教学.泰国的中文教学始于阿瑜托耶王朝时期.1975年中泰建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催生了中国的泰语教学和泰国的中文教学的迅猛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特别是云南省开设泰语教学的学校、专业、师生人数的调查统计,以及泰国12所孔子学院的调查统计,用具体的数字和生动的事例说明中泰双语教学的蓬勃兴旺,由此反映并进一步促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再论苗族的迁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族历史悠久,迁徙频繁,吞吐量大,视野宽阔。涿鹿战败,九黎部落中的部分苗族先民融合成毕夏族,大部分南下“左洞庭,右彭蠡”,建立“三苗国”,这是苗族的第一次大迁徒。尧舜禹不断对三苗国用兵,最后三苗国破,“窜三苗于三危”,“放兜于崇山”,这是苗族的第二次大迁徙。千多年后,强大的楚国形成,苗族是楚国的重要成员,而楚国被秦国灭后,苗族或融合于华夏,或四散他乡,这是苗族的第三次大迁徙。公元17、18世纪,“雍乾”、“乾嘉”、“威同”三次大起义失败,封建王朝残酷镇压,苗族人民又从湘、黔走云南,从云南走东南亚,这是苗族的第四次大迁徙。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的地区霸权主义的战争和排苗运动,迫使苗族人民远渡重洋,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圭亚那、法国等国家,这是苗族的第五次大迁徙。苗族的不断迁徙流动,使自己的一部份融合于他族,也使其他民族成员融于自己,形成了苗族人民的宽广性格和丰富文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纸币产生于公元10世纪,比其它国家早二百多年。在正式使用纸币之前,汉武帝(公元前一世纪)时的白鹿皮币就具有纸币的性质。唐宪宗(公元合世纪初)时的“飞钱”曾被史学家们公认为纸币的滥觞。“飞钱”类似汇票,是一种兑换的票券。后来真正的兑换券,也带有“飞钱”的性质。兑换券和纸币是由“飞钱”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是由兑换券演变而来,而最早的兑换券是北京四川商人先行使用的。当时四川使用铁钱,一贯重25斤,携带很不方便,于是四川商人便印制了一种纸券叫做“交子”代替铁钱流通。 最初的交子是用楮…  相似文献   

15.
公元八世纪,相当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兴起了一个雄据一方的政权,有的称之为“南诏国”,有的称之为“南诏政权”.这个南诏,以云南西部的洱海区域为中心,历时达164年之久.(公元738—902年)那么,南诏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呢?就我目前看到的材料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南诏是奴隶制社会.如有的说:“南诏国家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奴隶所有制,它是南诏国内各种生产关系的主流.”有的说,南诏是“唐代我国西南地区继吐蕃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奴隶主政权”.有的也说:“南诏是公元七至九世纪在云南出现的一个奴隶主地方政权”.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南诏的社会性质“是还带有原始社会成分的早期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开设的“中国文化史专题讲座”,最近请王重民教授作了关于中国的地方志的报告。王重民教授着重地论述了中国地方志的发展情况和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编篡地方志的方法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地方志的发展,经历了如下的演变阶段:随着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建成,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是全国性的区域志;随着豪族和门阀世族在地方上的出现,产生了地方志,例如出现在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的是“地记”;出现在公元六世纪至十二世纪的是“图经”;出现在公元十二世纪至廾世纪的才定型为“地方志”。《禹贡》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全国性的区域志。它对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土壤、物产、贡赋以及交通等都作了简略  相似文献   

17.
汉语骈列的词语和四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一段故事说: 诸葛令(诸葛恢)、王丞相(王导)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案诸葛恢为琅邪阳都人,父祖辈都是三国时代有名的人,祖父是魏司空诸葛诞,父亲是吴大司马诸葛靓,族祖有诸葛瑾、诸葛亮。王导是琅邪临沂人,祖父王览在晋初为太中大夫,伯祖王祥在魏为司空,在晋为太保,父亲王裁,在晋为抚军长史。这两家都是名门望族。诸葛氏原为葛氏,后称诸葛。晋元帝司马睿为安东将军时以王导为丞相军谘祭酒,以诸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台湾问题上“联蒋抗美”的策略方针,是毛泽东对台工作的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策略方针是针对美蒋在金、马防卫问题上的尖锐对立提出的,其实质是挫败美国玩弄“两个中国”的阴谋.将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作为对付美国的一项绞索政策是这一方针的基本策略,以有限的地面炮火保持两岸的沟通是实施这一方针的有效方式.这一方针对中共日后的对台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使中共形成了在台问题上的完整的外岛政策,牢牢掌握了与美蒋斗争的主动权,并以全新的角度思考两岸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察合台汗国,系本文对1347年蒙古察合台汗国覆没以后,由察合台汗后裔在西域诸地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的统称。其前后延续达三个多世纪。穆斯林史料将其称作“蒙兀儿斯坦汗国”,同时代的汉文史籍则作“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以后,历经秃黑鲁帖木儿汗,黑的儿火者、沙米查干、马哈麻、纳黑失只罕、失儿·马哈麻诸汗执政时期。到了公元15世纪歪思汗卒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势力渐衰。后迄16世纪中叶,随着东部满速儿汗和西部拉失德汗的先后过世,东察合  相似文献   

20.
春联由来     
公元934-938年,后蜀王孟昶。命翰林学士作词书写桃符(用桃木板条写上神 荼 、郁牟二神名.悬于门侧.以压邪)。学士辛宣逊写了符板,孟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