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帝创造了我,……他对我并没有隐瞒我的使命。我的出世,全不是为了要在文学史上划出一个时期来。我的职务还要简单而切近:就是要各人都思索,而不是我独自首先来思索. ——果戈理九圬岂烦拟,一笔能写生。——吴敬梓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可谓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悭吝人》又译作《吝啬鬼》),巴尔扎克笔  相似文献   

2.
中外戏剧史上不乏精妙绝伦的吝啬鬼创作典范。他们既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缩影,也是不同文化环境的折射。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剧中的吝啬鬼夏洛克和郑廷玉《看钱奴》剧中的暴发户贾仁颇具代表意义,他们有着某些共性,但同时又颇具个性特征,从而成就了其栩栩如生永不褪色的艺术形象。《威尼斯商人》中"挑选彩盒"与"借债割肉"两条线索交错出现,动静结合并形成该剧的高潮。《看钱奴》中"东岳庙祈福借财"和"证因果临终还债"两条线索互为因果,层层铺垫并幻化出戏剧性的结局。正是缘于剧情、人物个性特征、不同文化环境等因素,莎氏、郑氏塑造的两个吝啬鬼人物形象未受时间洪流的洗刷,相反,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必将发散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相似文献   

3.
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典型形象,早已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元杂剧作家郑廷玉的《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的主人公贾仁,也是一个吝啬鬼典型形象,就其吝啬程度以及剧作通过这一形象对社会黑暗的揭露批判而言,贾仁不仅毫不逊色于阿巴公,而且可说是更胜一筹。然而人们对贾仁却相当陌生。同是喜剧作品中的吝啬鬼典型形象,他们的差异何在?各自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为什么阿巴公名扬四海而贾仁即便在本国也默默无闻?这就是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样两个人物的比较分析而进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读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人,都为笔者塑造两个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而拍案叫绝,为他们尖刻的笔触、辛辣的讽刺而赞叹,现在严监生和葛朗台已作为吝啬鬼的代名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我们若将两者加以比较,找出其异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这两个形象,也  相似文献   

5.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钟露鑫莎士比亚《戚尼期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这四位著名的人物形象,虽出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和不同作家之手,然而他们对金钱与财力的病态贪婪...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在《理查三世》和《麦克白》这两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屠夫”形象——理查和麦克白。本篇通过分析他们野心形成的内在根源和个性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两个“屠夫”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由于临死之前伸出两个手指头这一经典情节,素来被学术界定性为吝啬鬼的形象。尽管近几年陆续有了不同声音,但终究归根于对这一情节重新解释的乏力,严监生吝啬鬼形象难以有根本性的动摇。从读者、当事人、作者三个角度,对关乎严监生本质上是否为吝啬鬼的这一经典情节可以进行全新的解读,力辩严监生吝啬鬼形象之冤,为严监生招魂。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著《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之一。长期以来夏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贪婪,吝啬,残忍容一身的不受欢迎的反面角色。强烈的金钱欲使他失去了人的正常感情,成为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一个残酷无情的家长。他把钱视为命根子,甚至他认为金钱比他的女儿更重要。这一切评价似乎已成定论。然而作为一个犹太商人,我们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性格多面性的立体形象,他作为一个放债人,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要求在人格上与他人平等,他为奴隶代言,这是他令人敬佩的一面。本文拟从夏洛克的地位,处世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来探讨夏洛克形象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的《吝啬鬼》一剧,塑造了阿尔巴贡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吝啬鬼形象。本文剖析了阿尔巴贡的“贪财”与“吝啬”的双重特点,有力揭示了资产阶级极端自私自利、爱财如命的本质和资产阶级发展初期的本质特征,展示了莫里哀描写性格的喜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 《悭吝人》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揭露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本性的喜剧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守财奴、吝啬鬼阿巴公的形象,藉此对资产阶级作出了有力的针贬。该剧于1668年公演时,观众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兴趣。初演时,布瓦洛天天到场,看得开怀大笑,逢人便说:“好戏,好戏!”三百年来,这出戏一直是莫里哀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成了风靡世界剧坛的不朽名剧。关于阿巴公的形象,历来就有争论。普希金在称赞莎士比亚时就曾用莫里哀的《悭吝人》作陪衬,他说:“莫里哀的守财奴是吝啬的——但只仅仅如此而已;莎士比亚的夏洛克一方面是吝啬,而在同时又很机敏,有复仇心,喜爱子女,头脑聪明。”  相似文献   

11.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金三个艺术形象分别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果戈理塑造的同属于吝啬鬼艺术家族的主要成员。在他们众多的特性中 ,共同的性格是吝啬。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各自的人生经历、遭遇、景况不尽相同 ,因而他们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 ,所体现的性格特征又有其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学画廊中,艺术大师们塑造了一组组读者熟悉的形象:英雄典型、吝啬鬼典型、多余人典型、野心家典型、美的女性典型、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典型……而《包法利夫人》中的医生包法利、《红与黑》中的市长德·瑞那、《安那·卡列尼娜》中的官僚卡列宁等也似乎同病相怜,无以名之,姑且叫做被遗弃的男子或“戴绿帽的丈夫系列形象”。这三个人物虽非三部作品的主要人物,但都是刻划得有深度的艺术典型。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在《包法利夫人》英译本导言里赞赏它“全部人物的现实性(最小的人物也  相似文献   

13.
在父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学中,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刻划有两种趋向:一类是"灾星"形象,一类是"天使"形象,二者都有扭曲与片面的倾向.真正站在女权立场,表达女性呼声,探求解决妇女问题途径的是四位男性戏剧大师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莫里哀和易卜生.他们立足于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既具共性又富个性,但整体上呈现理性化、精神化、深入化表现女性抗争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福斯塔夫和应伯爵是两个经过时间考验的著名文学形象,他们二人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撇开讨论二人表层的相似,而分析了他们之间由幽默因子和乐观精神的有无而产生的美学区别,以及这种区别在观众和读者心中造成的审美效果的不同。同时,分析莎士比亚对福斯塔夫的言行所作的闹剧化处理和《金瓶梅》作者对应伯爵言行的如实描画,使观众和读者更容易忘掉他们行为本身的好坏,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二人的性格所造成的审美效果上的原因,以进一步展现两个人物在审美效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吝啬鬼、守财奴之外 ,《欧也妮·葛朗台》还描述了葛朗台的另一种存在 :一个通经济变、功成业就的经济强人。作者巴尔扎克在该形象的刻划中 ,实际上同时运用着两种笔墨 :喜剧的讥嘲贬抑与正剧的严肃庄重。在这样的文本操作过程中 ,葛朗台形象呈现出难以类归的双重性 ,同时 ,这部 1 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也丢失了 ,至少是极大地偏离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金钱批判与道德教化。重新清理创作主体自身错综的精神构成和多元的价值取向 ,从一个方面为这一形象大于思维的情形的发生提供了解说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稀金以及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堪称吝啬鬼的著名典型。他们生长在不同国度、时代和社会环境中 ,既有突出的共性 ,也有鲜明的个性。为此 ,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比较论析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是他们人文关怀的最伟大、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很小就听说了《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临终伸出两根指头要赵氏剪灭一盏灯草才肯断气的故事。为此曾无数次嘲笑过这位著名的吝啬鬼。 近日接连从报上看到有人不惜花几十上百万巨资自建活人墓,特别是那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官员冯文超,历时三年修建极品墓的“新闻”,我不由地产生了逆向思维:如果严监生临终前不是为活人着想,而是从一己之欲出发,要求家人对他的丧事大操大办,好让他到阴曹地府去风光一番,那给人的形象又将怎样?这样反过来一想,倒觉得那吝啬鬼不该全盘否定,乃有不少可赞之处了。  相似文献   

19.
陈世旭是我省一位勤奋的、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从一九七九年发表成名作《小镇上的将军》算起,发表的作品有三部中篇小说和四十几个短篇小说。他走在文学的小路上,执着追求,有成功的欢欣,也不乏受挫的苦恼。有人说:陈世旭是靠“小镇”发家的。他涉足文坛之初,写了《小镇上的将军》,于是一发而不可收,连着写了《吝啬鬼》、《壳子》、《接风》等一系列描绘小镇风情的世俗画卷,刻划了众多的“小镇市民们”的形形色色的灵魂。这些作品以其浓郁、纯正的艺术风姿,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小镇”人物群体。他们组成了一个颇有生气、  相似文献   

20.
古典名剧《看钱奴》改编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莫里哀的《吝啬鬼》问世前 4 0 0年左右 ,中国就有了反映吝啬鬼形象的剧本《看钱奴》了。笔者以“一为二不”为宗旨将之改编的昆曲本 ,作了“昆剧走向观众 ,观众走近昆曲”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