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论宗教信仰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曾作出过大量论述。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问题上,即是否主张和主张什么样的宗教信仰自由?为什么?理由何在?对于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主张完整的、平等的、相对的和纯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第二个问题,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符合马克思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同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勇于和善于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些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杜青山 《南都学坛》2001,21(1):24-27
在中国古代史上,向来就存在两种均贫富的主张。但人们只关注了农民的主张而忽视了儒家的主张。儒家的主张有思想基础、哲学基础、可行的实现方式,被纳入了封建社会官方意识形态,影响深远。在今天,它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李贽主张男女平等,肯定妇女的突出作用;在婚恋家庭方面,主张婚恋自由、赞成寡妇再嫁、鼓励夫妻互敬互爱;在社会舆论方面,李贽反对传统的女人祸水论,上述主张构成了李贽妇女观的主要内容。李贽妇女观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章乃器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当时财政金融困难的主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时经济思想:主张合理、平衡地运用金融膨胀;针对中国战时财政特质,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主张节制游资,平抑物价。  相似文献   

5.
论唐才常的维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才常在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维新变法思想体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与外交等方面,改变了湖南社会风气,给后来资产阶级以精神上的武器。在政治上,唐才常猛烈抨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君主独裁,呼吁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主张设议院,立国会。认为民权与民主的实现,不在遥远的将来,而是现世的事。由于改良派自身的软弱,他主张“顺而易”的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道路。在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工商富国,主张农工商并重,建议修订可行之法,主张扩大对外贸易;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加强货物流通,力主改用银钱,自行铸造。在文化上,对封建文化、纲常伦理进行猛烈抨击,认为时文是一种流毒,主张广立天文、算学、武备格致诸科,以奔走天下士,民智乃能聚开,人才乃能聚起,国权乃能抵拒,不蹈北洋前此有名无实之弊。在外交方面,主张与各国交往,加强交流,反对对外盲目自傲和自卑自贱,主张不卑不亢,平等与各国交往。在军事方面,主张兵农合一,立府兵。赞赏欧洲各国兵制,认为西方养兵扃非中国之有名无实。并参照西方兵制,从选将、练兵、陆军到海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早在抗战初期即已酝酿成熟。所以直到抗战末期才公开提出,是因为以下四个条件使然:一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为中国共产党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客观上造成了有利时机;二、以民盟为首的中间势力强大,为中国共产党公开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奠定了群众基础;三、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创造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四、英美苏三大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后,面临着中国的惨败,士大夫们在传统中国观念受到动摇的同时,开始从国家生存地位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国势衰弱和必须改革自强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士大夫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自强变革主张:官僚型士大夫主张实行部分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激进型士大夫主张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普通型士大夫则更多地提出兴办实业、广育人才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从仁政与霸道、君臣、事亲、治民之道的关系对孟子和韩非的思想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存在相异之处:在政治主张上,孟子的理想政治是仁政,孟子主张尊王贱霸,而韩非却与之相反,主张依法治国。通过研究,以期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接受中华法系文化教育的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在由中学中法向西学西法转型过程中,与受大陆法系文化熏陶的日本近代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的法律思想相比,二人的许多主张相同又相异,并且其主张各自影响着本国的立法。如关于司法责任的归属问题,沈家本主张重在追究法官责任,而冈田则主张追究国家责任;同时沈家本倡导大清法律改革,主张吸收西学西法的主权理论和法律平等思想。在死刑唯一和法权统一的法学主张上接受冈田朝太郎的一些有益见解,赞同仅用绞刑,主张收回治外法权与反对法权扩张。  相似文献   

10.
晚清之际,中华民族内外交困,危机重重,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在提出自已的政治主张时,都不得不提出关于如何处理中外关系,使中国独立自主于世界之上的主张.介绍了康有为的生平与思想根源,并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康有为在这一方面的主张,即康有为对于时局的认识、对于外交政策的主张、对于晚清外交的评价以及其对于中外关系的认识和对未来美好国家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列宁“以权利制约权力”思想相对于资产阶级政治家、学者“用权力制约权力”的主张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但其成功实践有赖于一定知识条件的成就。列宁提出这一主张时的苏俄社会尚不具备这些条件 ,故而该主张在当时的实践相当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 ,但是这并抹煞不了列宁该主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和谐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和”成了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总法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天下大齐”,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仁者爱人”,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修身养性”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协和万邦”,追求邦交和谐。先秦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考察宋代命遇观念对诗学的渗透与影响,可以发现宋代士人既主张顺应命遇与超越命遇,同时又主张坚守道义。在诗学上的反映则为既主张“文章尤忌数悲哀”、“冲澹以自守,遗佚而不怨”,以得心态平和;又主张“眷眷王室”、“一饭不忘君”,要求关注家国。在风格方面既要求平易柔和,又气魄雄壮。论文认为这正是宋代士人的人格与诗格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撰写的《理想国》中系统地论述了他对于课程的有关主张。在教育知识的价值取向上,他主张以理性知识为最高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他主张设立音乐、体育和理性知识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在课程的实施上,他主张早期儿童的教育可采用游戏和模仿的方法,教育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首先对学生进行品格培养和心智训练,然后进入选拔和辩证法学习阶段,最终完成哲学王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在南海U形线内“其他海域”的历史性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于重大历史利益对南海U形线内"附近海域"和"相关海域"外"其他海域"主张历史性权利十分必要。重大历史利益带来的比较优势及其合法性、历史性权利模糊性带来的弹性空间和南海其它周边国家权利主张欠合理性带给中国的优势都让此主张较可行。中国在该海域可考虑: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前提下,提炼其享有的重大历史利益并整理相关证据;阐明所主张的历史性权利的内涵;适时正式提出历史性权利主张;统一各种维权执法行动。  相似文献   

16.
1936-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共和国"主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先后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笔者分析了"民主共和国"主张的演变过程,说明了这种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面对内忧外患的宋王朝,陈亮力主变革,主张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的改革以实现富民强国的目的,以建“中兴之功”。陈亮的变革主张符合当时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其变革主张带有明显的激进倾向,在当时腐朽的封建政治体制内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相关资料显示,洛川会议在军事方面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毛泽东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周恩来、朱德等主张的“独立自主的运动游击战”和林彪主张的“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或者说就是“运动战”)。分歧的焦点和原因在于如何理解运动战与游击战的关系问题。事实证明,毛泽东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在戊戌时期的改革主张及实践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练兵主张及实践;二是变法主张及实践。小站练兵是我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他的变法主张比较务实,且与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建立在整体幸福观的基础之上。这种整体幸福观,在政治上主张平等与正义,在经济上主张“富国裕民”,在伦理道德上主张整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对具体福利问题,他反对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救济法令,主张制定符合人道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职业保护,并提倡实施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等。这种社会福利思想是斯密伦理学与经济学思想的衍生物,也集中体现了工业化萌芽阶段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