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小城,大爱     
2005年12月2日,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那年和他离婚了。那时我13岁,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带着我走,可是没有,她把我留给了父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父母都心存恨意,尤其对父亲,我至今都认为,如果他肯早点转业回来,这个家就不会散。  相似文献   

2.
Q[案情简介]:我和丈夫离婚了,孩子归他父亲抚养。现在,孩子18岁了,父亲再婚,就把孩子赶出了家门,觉得他成人了可以不再管他了。我想问的是,他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孩子能不能分到他父亲的房产?(天津王女士)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泪     
父亲90岁高龄了。不知什么时候,他喜欢上了我烙的葱油饼。他说,没想到我烙的饼这么好吃,和他以前烙的饼一个样!现在,他都烙不出以前那个味儿了。父亲嚼着饼,满脸的幸福。听了父亲的话,我很欣慰也有些难过。父亲老了,可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4.
父亲不敢老     
我出生时,父亲已经50岁了。母亲告诉我,父亲当时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8岁时,我开始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父亲带着我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车。每天我放学时,他已早早等着送我过去。晚上9点,他再去接我。  相似文献   

5.
父爱无色     
我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后来复员回了老家。对我们说来,不幸的是,复员后的父亲仍然用当军人的感觉过日子。弟弟一岁时,他扶弟弟走路老"一二二",他还要求我们叠出的被子必须有棱有角。弟弟高考时报考中文系,他骂,他认为他的儿子怎么也要上军事院校。后来他气哄哄地埋怨母亲说:"这是我的儿子?!"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一直忽略我的存在。客观地讲,他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可他认为管女儿是母亲的责任范围。读小学时我曾问过他几次作业,他翻翻限度说:"你妈呢,问她去。"于是我学会了排斥父亲。记得有一篇课文,写一位父亲出海打鱼养家…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的父亲,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  相似文献   

7.
花男人的钱     
我是一个不习惯花男人钱的女人,当然,父亲的钱除外。 一直以为,父亲是我永久的账户。22岁的时候,我平生第一次拿到自己赚的钱,父亲便向我冻结了他的账户。但同时表示,如果我财政吃紧,他可以随时向我解冻。  相似文献   

8.
感念父亲     
感念父亲,是因为父亲的忠厚、善良、勤劳和慈爱。父亲于我们兄妹,除了有报答不完的养育恩,还因为父亲用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塑造了我们直面人生不屈不挠的心灵。我们的健康成长,每一步都凝结了父亲付出的心血。父亲是个孤儿,从小受尽磨难,41岁与我母亲结婚,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家的份量在他的心里特别重。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从来没有打过我,连骂都很少。他宠爱我们兄妹俩,是想把自己小时候未得到的爱全部加到我们身上。记得我满10岁那年,个子比同龄人都小,第一次出远门上学,父亲很不放心。他帮我收拾行…  相似文献   

9.
父亲49岁患病前,从没见他流过一滴泪,即使我的祖母去世,我的二哥被水淹死,遭受这样的噩耗打击,也没见父亲流过一滴泪。其实,父亲的身世很凄苦,6岁丧父,9岁母亲改嫁,自己跟着祖母相依为命,直至我的母亲走到父亲的身边,他的痛苦人生才有好转。然而,父亲自患病动过第一次大手术后,  相似文献   

10.
我说我110岁的父亲□/向宏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父亲已经110岁了,他就是老红军向多本,是我国目前健在的老红军中岁数最大的一个。他如今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步履稳健。每当向人们说起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他还是那么语言流利,记忆清晰,...  相似文献   

11.
父亲如梅     
刘柱石 《老年人》2014,(5):26-26
正如果说,"一岁年龄一岁心",期颐之年的父亲,早该老态龙钟了,可人称"素老"(父亲叫刘麟素)的父亲,却依然"素心"不老,志向不老。我敬重父亲的人品和才华,他让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父亲曾于1996年(时年74岁)在宁乡县文化馆举办过一次个人书画作品展。当时我因出差在外,未能到场一睹盛况,只是后来读了美术评论家周易先生的赏析文章《人淡似菊,品逸如梅》之后,才对当时的情况略知  相似文献   

12.
父亲生性木讷,从我记事开始他就不苟言笑,我是在他那无形的威严下慢慢长大的.大学毕业定居城市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尝试缓和同父亲若即若离的关系,尽可能地在每个假期都回老家陪他几日,并趁机拍摄一些父亲生活的点滴.但父亲每次都不配合我的拍摄,即便被我强拉着面对镜头,他的表情也会异常局促. 在父亲68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再度携妻带女回乡探亲,让父亲继续成为我手机镜头里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10,(15):17-17
编辑同志: 我家的一个亲戚白某几年前结婚时无房,我父亲就将我家的两间私房借给了他,去年我父亲病逝,我也由外地调回本市工作。我要求白某还回房子,可是白某却说,我父亲生前已答应将此房赠予他了,拒不搬迁。我要求白某出示有关证明,但他什么也拿不出来,请问,现在这两间房子的产权应当属谁?  相似文献   

14.
安子 《女性天地》2005,(8):28-28
我一直以为父亲不爱我。在我九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了,从此父亲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沉默寡言的人,他很少开口说话,对我的教育仅限于拳头。从小我就吃够了父亲的巴掌,挨够了父亲的鞋底,在一次次挨打之后,我在心底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离开父亲。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作为村里二  相似文献   

15.
范玉泉 《老年世界》2010,(13):27-27
1970年母亲去世,我当时16岁,妹妹9岁,二弟7岁,三弟3岁。父亲在察右后旗皮毛厂当工人,那年我正读初中,三弟因太小无人抚养,父亲将他送回到河北姥姥家。父亲回来后就告诉我们,“咱们困难,你就不要念书了,打零工挣点钱吧!”第二年我初中毕业了,不久学校将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皮毛厂父亲手里,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不几天在街道里给我找了点零工做。  相似文献   

16.
李文成 《老年世界》2014,(20):10-10
编辑同志:我家的一个亲戚白某几年前结婚时无房,我父亲就将我家的两间房借给了他,去年我父亲因病去世,我也由外地调回本市工作。我要求白某还回房子,可是白某却说,我父亲生前已答应将此房赠予给他了,拒不搬迁,我要求白某出示相关证明,但他什么也拿不出来。请问,现在这两间房子的产权应当属谁?读者:张文良  相似文献   

17.
正两年前,每天黄昏,我会领着父亲去小区对面的一个小公园散步。彼时,父亲做完一场大手术不久,医生叮嘱一定要适当运动,慢走最好,有助于肌体恢复。而手术伤了父亲的元气,走路对他来说,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很多时候,他会赖着不肯去。勉强被我和母亲拉到公园,走几步,便要求坐下来休息。就是在那些日子,我慢慢留意到他:四十多岁的男子,不太高,消瘦,总穿灰色或蓝色运动装,头  相似文献   

18.
我在这卖了4年多的货,天天想看我的儿,今天,今天真看到了……父亲去世后,他就很少回家。偶尔,他也会想起那个独自在家、孤单寂寞的继母。只是,他一直不习惯与继母独处。他6岁时,父亲和母亲离了婚,受到挫折的母亲很快就去世了。随后,父亲娶回了继母。继母比母亲年轻漂亮,更会讨好父亲。这一切让他觉得,继母就是父母离婚甚至  相似文献   

19.
那个14岁的夏天,我像任何一个成长中的男孩一样痴迷上了小型机车,于是对父亲抛出了很多明显的信号,暗示他真的有必要为我买一辆摩托车,可父亲总是不置可否。后来,一天晚餐时父亲却说出了令我惊讶无比的话。  相似文献   

20.
父亲     
父亲满了65岁,按现在的说法,他还是一个“年轻的老年人”。父亲虽然还不算老,但也不得不退出人生的大舞台,缩回到自己的家窝中来。我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式,很传统。母亲慈善得一辈子不说一句重话,父亲严得满脸都是“阶级斗争”。小时候我恨过父亲,恨他做事常常不近人情。比如,我的作业字迹潦草,他就罚我跪在学校的乒乓球台上示众,那时他既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校长。无法否认,父亲的高压政策给过学生时代的我们许多恐惧和烦恼,不能说他的教育方法有多科学,只能说他与母亲的搭配正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张弛有度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