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育人和用人一体化是人才开发的基础 所谓“育人和用人一体化”,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在人事管理中,培养人才要与使用人才相结合,如果对人员“先培训,不使用”,就不能使人力转化为人才,也就不能真正做到人才开发。第二层意思是,使用人才时不能忘了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也就是即使挑选了好马,但是不让它吃草,这匹好马终究会死去,好马成不了“好人才”。因此,育人和用人两者是相辅相承、有机联系的,这不能割裂开来。一体化就是整体化。育人要想到用人,用人必须考虑育人。当然,一体化并非是合二为一,育人和用人各有各的功效,谁也代替不了谁。 所谓“人才开发”,指的是把人才潜在的能量充分地加以开掘出来,并加以发展和发挥,使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张飞华 《人才瞭望》2016,(6):171-171
为实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管理目的,现代企业在用人环节通常都倾向于采取多元化措施,以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员工,不仅考察员工现状,还查阅其载录于档案材料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旨在严把人才关口,为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劳动风险。而这一过程就凸显出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为此,基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背景,探讨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人是面“镜子”宋守卿“只有谋事业的人才会用干事业的人”。这句话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点透了古今中外因用人导致兴衰成败之真谛。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用人也是一面“镜子”,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自省自律地照照这面“镜子”,并且作为当前党性。党风教育活动的一...  相似文献   

4.
尽人之能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两位大学生要辞职、所在公司经理感到有些大学生难侍候的文章,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择业者要位舍其才,企业用人要尽人之能。 尽人之能用人才,企业的管理者应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才适其位,位合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经济参考报》有过这样的报道。有家相片冲洗公司,从底片处理必须在暗房中摸索工作这一岗位出发,特地雇用一名盲人来从事这一工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处理以下几个问题:1.以德为本选人要确立正确的用人指导思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选人,关键是要坚持“以德为本,德才兼备”的原则。2.唯贤是举选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管理者要做到任人唯贤,一要把选人标准公开化,坚持公开考核,凭业绩选人。二要让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平等竞争,优者上,劣者下。三要大胆启用看准的人才,尤其是对在发展经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敢闯…  相似文献   

6.
贺卫  王浣尘 《人才开发》2000,(11):18-20
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其领导力就体现在人才开发上,而人才开发是由观人、用人和育人三部曲所组成。因为知人是择人的基础,择人是用人的关键,而只知用却不知爱,则害人又害事,爱人则是用人的保证,爱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育人。观人要准,用人要信,育人要诚。 一、观人之道 用公平而客观的态度去评估人,提拔有才能的人,并将人才以“适才适所”的原则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上任职,知人善任,是培养领导力的第一件事。领导者如果没有慧眼识英雄的目光,被领导者决不会被激起干劲,而且不愿与之相  相似文献   

7.
郑凌 《人才开发》2006,(9):33-34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江苏中大建设集团是在昆山成长起来的“新昆山民企”,在用人方面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就是惟才是举,量才录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决不因“疑”而将人才拒之门外;“用人要疑”,就是在放手用人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及时提醒,严格纠偏,决不因“不疑”而放任人才自我膨胀导致失误。  相似文献   

8.
日本公司的用人之道,近年来成为各国企业家竞相研究的课题,现撷取三例。一、“鲶鱼效应”的神秘作用三泽之家公司用人有一招。该公司经过长期考察,发现许多企业基本上由三种人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两成;二是以公司为家辛勤工作的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逛,拖企业后腿的蠢才或废才,约占两成。如何  相似文献   

9.
所谓战略性人才储备,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有预见性的人才招聘、培训和岗位培养锻炼,使人才数量和结构能够满足组织扩张的要求。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感到在用人上捉襟见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速度趋于下降,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战略性人才储备,以致人才不能满足组织膨胀需要.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脱节。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才交换使用”,是指在用人主体之间,把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来合理配置、交换使用,以达到充分发挥人才使用效率,体现人才最大使用价值的目的。这一成功的用人模式使日本的企业受益非浅。据悉,日本的各大企业人事部门之间相互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经常交流人才信息,将在本企业暂时难以发挥作用的闲置人才推荐给别的企业,而从别的企业换回能在本企业发挥作用的急需人才。即使是正在本企业发挥作用的人才,如果其它的企业也需急用,在不影响本企业业务及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也能提供暂时使用。作为回报,受益企业也将以同样的方…  相似文献   

11.
“在烟台我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我热爱烟台,能够被接纳为烟台的儿子,我感到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12.
业难就、难就业、就业难求职者无奈的人生感叹!难在自身的观念陈旧?孰是孰非真难断1998年12月24—27日,由河南省人事厅人才交流中心筹办的’98河南冬季人才交流会,在中原人才市场举行。短短4天时间,进场招聘的用人单位达140家,前来应聘的各类人才近25000人,达成就业意向7755人,整个大会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纵观几天的大会情况不难看出,人才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用人条件水涨船高、人才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己成了不争的事实,从中暴露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去思考。水浅难以养大“鱼”24日上午9点,当简短的开幕式一结束,聚集在人才市…  相似文献   

13.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孟子的思想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以“尊贤使能”为核心内容的用人观,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对于怎样用人,孟子在吸取了孔子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的思想,并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用人要“不拘一格” 孟子例举了历史上一些贤德君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他说,舜曾经种过地,是农民的儿子,后来被尧重用并继  相似文献   

14.
解读“人才租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临时性或短时间内需要用人,不用招聘,租些人才就行。”近日,一种新型的用人形式——“人才租赁”已现身河南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家企业里,决策层人才对基层发号施令的过程中,其决策会被一再放大,进而对整个企业形成辐射。他们英明果敢的决策、详尽周密的方案往往能够引领着整个企业持续高效发展。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决策层人才有时也难免会出错,而这个错误同样会被辐射,被放大。这种被放大的错误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会导致企业走向衰亡。曾因入选全国“百强企业”而名噪一时的某企业集团经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也成了政府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许多民营企业纷纷从“起步创业”阶段走向“做大做强”阶段,政府人事部门也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他们相应地调整人才思路、改进用人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着重实现以下人才管理的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成功,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让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快乐,他才会为了明天更大的发展而留在你的企业里。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乐在工作”有三大要素,分别是能力、价值观和人生志趣。在这三大要素中,人的终身志“选”,即选才,选天下英才称其职。第一步,趣是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感兴趣才能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得到无穷的快乐和不竭的动力,相比之下,物质方面的刺激就变得短暂而无力。因此,…  相似文献   

18.
曾丽 《人才瞭望》2004,(8):31-32
企业的生死存亡、管理者事业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用人,而用人的关键在于是否一开始就选对了人,本文列举的思科公司在招聘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人才工作,如报告中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0.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由于某人某方面的特点突出,并因这一特点而掩盖了他的其他特点和品质,导致用人者对此人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象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点,所以又形象地称它为“晕轮效应”。例如:用人者对某一个人的整体印象特别好,则这个印象会逐渐扩大到一定的程度,结果对他的判断是长处多于短处,反之,假如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不好,则往往就会忽略其优点,只看到他的短处而看不到长处。 晕环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偏见,心理上具有晕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