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朋友发来一则幻灯片《日行一善》。随着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我看到了一位成功者缘于日行一善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太阳回家了     
在海南岛五指山上的一处断崖边,我听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三十多年前,有位画家下放到五指山腹地中的一座农场接受改造。一天夜里,农场的“头儿”以交代罪行为名把他关押起来,并唆使几个帮凶对他进行毒打。几天后,遍体鳞伤的画家  相似文献   

3.
张竞 《人才瞭望》2006,(5):42-43
一则管理故事 一次,老板接到一桩业务,有一批货要搬到码头上去,又必须在半天内完成,任务相当重,可手下只有十几个伙计。于是这天一早,老板亲自下厨做饭,开饭时,老板给伙计——盛好,还亲自捧到每个人的手里。  相似文献   

4.
清人沈起凤的《谐铎》中有一则“一钱落职”的故事,说的是南昌某生,随父任在京,一天在书肆中见一少年买《吕氏春秋》时,无意将一枚钱落于地上,某即用足踏着,待少年走后,拾起了这枚  相似文献   

5.
破罐不顾     
《后汉书》里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客居太原,一天到市上买了一只煮饭用的陶罐,"荷甑堕地",手上拿着的罐子,一不小心,罐子跌得粉碎,而孟敏却不顾而去,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径自走了。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牧师正在苦思明天的布道辞,淘气的儿子在旁边搅得他心烦意乱。他忽然瞥见身旁的一本杂志,杂志封面的反面是一张世界地图。牧师灵机一动,扯下封面并撕成碎片,然后让淘气的儿子到一边把已成碎片的世界重新拼接好。父亲以为这足够儿子忙乎一阵了,可是不过十分钟,儿子就拼好了。父亲惊异于孩子的速度,问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儿子得意地说:"我先按人像来拼碎片,然后翻过来就是地图。只要‘人’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相似文献   

7.
曲献 《人才瞭望》2009,(6):89-89
近日,一则“《规范汉字袁》即将出炉”的消息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参与编制该字表的相关官员及核心专家明确指出,此次《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幸听过一位管理学专家的讲座。授课结束,专家收拾完东西,顿了顿,讲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张君谋事于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出身国内某名牌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日部门主管安排他外出办事,按规定,可以报销路费。谁知小青年  相似文献   

9.
有人讲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位领导考察某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谈到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数量时,校长是眉飞色舞:导师数量是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5年增长5倍。为了了解其教学质量情况,领导微服走访下面院系的教师,其中有位老师不无自嘲地说:现在的硕导硕导,就叫"一说就倒";博导博导,就叫"一驳就倒"。领导问为何?老师叹息地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听了上海同济大学张声雄教授作的一个学术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专题介绍21世纪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学习型的组织管理。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著名的树根理论和一则青蛙故事。 树根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彼得·圣吉,他着眼于企业的寿命。企业犹如一棵大树。如果产值利润、产品成果都不错的企业,定有一番枝杈纵横、树叶茂密、硕  相似文献   

11.
政绩乃为官之本□谭福森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县令死,到阎王处报到,对阎王禀报说:臣为官多年,虽无赫赫政绩,却非常廉洁,所到之处连百姓的茶水也不喝,只喝凉水。言外之意,自己应受褒奖。可阎王却不以为然,说:做官是为了兴利除弊,为民办...  相似文献   

12.
邢亮 《人才瞭望》2014,(7):98-98
据《僧祗律》第二卷记载,其中有一则瓶沙王为给罪犯量刑而听佛法的故事。在遥远的古代,瓶沙王先祖执政时,惩罚罪犯的方法很简单:如果抓住盗窃犯,就用手掌拍他的头颈,这样他就觉得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去偷鸡摸狗了。  相似文献   

13.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在此之前,国家外国专家局专门为本次活动组织编纂了一本精美的礼品画册《友谊地久天长--俄罗斯专家在中国》,集中反映从1949年至今俄罗斯(含苏联)专家在中国的精彩篇章。那是一本画册,高度浓缩,由于篇幅和架构原因,无法一一展现专家们在华的感人故事。本文编选一部分在画册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4组小故事,以此来纪念援华苏联专家。  相似文献   

14.
《龙文鞭影》中有一则《库狄杖吏》的故事:“南北朝库狄连姓,愚鲁,居室常患蝇,乃呼门吏杖之,曰:汝所司何事乃故放其入来”。本来门吏只负责看家护院,哪里管得了苍蝇,可是愚蠢的库狄却以不忠于职守把苍蝇放进来为罪名,把门吏痛打了一顿。这就是打错了屁股。  相似文献   

15.
讲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人们总不免要大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但是倘若“下梁”不正,“上梁”又将如何呢? 近日读书,看到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个国家只有一条名叫狂泉的河,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文化部日前在全球多家主流媒体上刊载了这样一则"招聘广告":"你懂得文化营销吗?你知道如何提升观赏体验吗?全意大利20家顶级博物馆馆长之位就等你的到来。"这是意大利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如此重量级的招聘活动。长时间以来,馆长一职通常由学富五车的专家担任。而这张"求贤令"中的文字转变不禁耐人寻味:经管型人才将取代学者,成为博物馆新掌门人。在意大利文化大臣达里奥·弗朗西斯切尼眼中,"这是为了能让意大利博物馆比肩法国卢浮宫、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现今意大利拥有的文化遗产,富有却古板。《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一代代意大利人抱着古老而骄傲的文明财富"藏着掖着",或者说"不知道应  相似文献   

17.
一份好的招聘广告至少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吸引人才,二是宣传企业价值观和形象,所以撰写与发布招聘广告应当紧紧围绕这两个目的进行。那么,如何提高招聘广告的成功率,节省企业招聘的成本呢?下面我们就以某报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为例,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代经理人》2004年第5期上曾刊登了这样一则寓言小故事,大意是:渔民因为原来喂养的一批鸬鹚日渐衰老,不能再为他带来丰厚的收益,就寻思着另外喂养一批年轻的鸬鹚,让老鸬鹚带着学习捕鱼技术。这些小鸬鹊从最初的“居无定所”到“有吃有喝”地过上了稳定的生活,都对渔民心存感恩之情,于是就认真地学习捕鱼技术,很快就掌握了技能,使渔民的收益大增。故事发展到这里,  相似文献   

19.
以什么为﹃宝﹄施勤荣《资治通鉴》里有一则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国宝的故事:齐威王与魏惠王在郊野打猎相会。魏惠王自夸魏国的国宝是能照亮前后各12辆马车的10枚大珍珠。齐威王说,我有臣子檀子、种首,大将盼子、武士黔夫,让他们镇守边界,异国不敢来犯,国内安定祥和...  相似文献   

20.
汪择 《人才瞭望》2007,(2):58-59
在《讽刺与幽默》上曾经刊登这样一则漫画:一个人不慎落水,在河中大叫救命,做垂死的挣扎,在河边站着另一个穿戴像军师样子的人正在长篇大论,口水飞溅。旁注:上次我提出的关于学习游泳的方案,你没采纳,后悔了吧,现在再提一个方案给你。后面的文字是一大堆关于如何救生的技巧,可以利用竹竿、救生圈、绳子等工具把人救上岸,然后马上做心肺复苏术等详细步骤。河里的人最终淹死了,河边的人正在向赶来的人炫耀自己的提议如何正确。这只是个讽刺故事,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在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之间的冲突也会造成类似的结果,这种类型的冲突我们称为破坏性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