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慧 《人才瞭望》2000,(1):40-41
知道自己的方向问题有些经理似乎以为领导就是提供团队每天努力的方向,并处理每天发生的问题。这些事固然重要,但这样的态度未免把工作看得过于静态,似乎一切的摆动都维持在同一弧度状态,结果可能是没什么改变,没有向前进,也没有改善。有位会计部经理,手边有一大堆超欠120元以上的出货收款单据。有一天,他向上司说:“反正,最后我们总是会收到货款,不是吗?”该上司的回答是:“话是没错。但你为何不想想如何使货款早点收到?否则,说不定哪天公司就付不出你下个月的薪水!”解答好的经理多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2.
禁忌之一:不宜当众与上司持相反意见上司虽然不像老虎的屁股那样摸不得,然而他们的尊严却是绝对不容许受到伤害的。纵使你的意见很有道理,也难免会使他感到你并不尊重他。当然,他并不是真的事事正确,而只是在表面上他不能接受下属的反驳。这种要“面子”的心理是人们普遍都有的。有一点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办公室是不会有绝对民主的。当上司“鼓励”下属勇于提出对自己的意见时,他所期望听到的“意见”,是那些符合他本人想法的“意见”,而绝不是相反。不识好歹、十分勇于表现个人独特见解的员工,是最惹上司反感的一种。禁忌之二。…  相似文献   

3.
职业快餐     
·广告设计师 一位年轻人应聘广告设计师成功后儿周,人事部主任问他:“111请这份」书;时,你说有五年_「作经验。现在调查发现,实际上你是头一回干这项工作。” 年轻人说道:‘’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得清清楚楚,‘应聘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售货员 商场人事部经理对老板说:“吉姆这家伙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磕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_「作岗位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 “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老板说。 ·老师 父亲:“你们班里谁最徽?” 儿子:“不知道,爸爸。” 父亲:“我想你是知道的。你…  相似文献   

4.
99一族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他什么都拥有了,可他还是不觉得快乐。他曾经试着参加了几场有意思的聚会,可还是不行。有一天他起得很早,就在王宫里四处转转,他来到了厨房听到了一阵快乐的歌声和口哨声,国王走了过去,看到了一个厨子哼着小曲,吹着口哨快乐地忙活着。国王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厨子说:“陛下我虽然没有很多钱,但够用了,我有妻子、孩子,我很满足,所以我就很快乐。”  相似文献   

5.
郎潜白发     
有一次,汉武帝乘着车子到郎署去,看见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人,穿的衣服也不像个样子。汉武帝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当郎这个小官的?现在怎么这样老了呢?”老人回答说:“我姓颜名泅,文帝时就到这里做郎的小官了。”汉武帝说:“怎么到这等年纪还没得到提拔重用呢?”颜泅说:“文帝喜爱学文的人,而我偏偏是学武的;景帝得用年纪大的,而我当时还年轻;你呢,信任年轻力壮的,可我年纪已经大了,所以三代都没有得到重用,现在台了仍在郎署里。”汉武帝听了他的话,很感慨,于是就提升他任会稽都〔点评]这则故事使人很容易想…  相似文献   

6.
高峰 《人才瞭望》2008,(8):89-89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7.
某日 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责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万。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采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把环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 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环了 就让我用菜刀结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  相似文献   

8.
古代小笑话     
《人才瞭望》2014,(10):84-84
谦称 古时,一个师爷胸无点墨,一心想升官发财,为了巴结讨好上司,特地设了丰盛的酒席,宴请县官。喝酒时,师爷讨好地问:“太爷有几位公子?”县官不假思索地说:“有犬子二人,你呢?”县官反问。可把师爷难住了。他暗暗想:县太爷还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孩子呢?寻思了一会儿,只好答道:“我只有一个五岁的小王八。”  相似文献   

9.
李·艾阿科卡(Lee lacocca)在1946年大学毕业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福特汽车公司任推销员,就在那时候,他认识了福特汽车公司东部地区经理伯蒂。 伯蒂是个要求很高的上司,他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下属的一举一动,有一次,艾阿科卡垂头丧气地走进经理办公室,伯蒂望了他一眼,问他道:“为什么这样沮丧?” “这地区有十三个分区,”他回答道,“而我这个月的营业额排在第十三。” “别灰心,”伯蒂说,“总有人会排在榜尾的。只要不连续两个月都排在榜尾就行了。” 当艾阿科卡离去后,伯蒂查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猫论,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我这里所指的猫论,是毛泽东提出的。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7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了手,说:“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三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吞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他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11.
完人     
人生有些痛苦是要受的,有些代价是要付的,有些过失是要犯的。总经理对人事主任说:“调一个优秀可靠的职员来,我有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人事主任拿了一件卷宗对总经理说:“这是他的资料,他在公司工作20年,没有犯过错。”总经理说:“我不要20年没有犯过错的人。我要一个人,犯过二十次错误,但是每次都立即改  相似文献   

12.
郭源远 《人才瞭望》2006,(11):107-107
作家王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先生发现新来的邻居太太很喜欢就审美问题发表见解。例如她常说:“我就不喜欢高鼻子。我们是中国人,要那么大的鼻子干什么?大象的鼻子倒是大,但是好看吗?鼻子大的人多半儿都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她说得太多了,人们不由得多看了她鼻子几眼,发现原来她的鼻子太小。她还爱说:“头发太黑了,效果并不好。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时兴染发,如果你的头发又暗又亮,人家也许会认为你是染的。到了外国,各式各样的假发就更普遍了,你花一点儿钱,要粗有粗、要细有细、要红有红、要黄有黄。所以说,把头发作为判断一个女人美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考核干部政绩时,每每提及某位干部是否胜任本职,就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什么干部胜不胜任?关键看领导者信不信任。”言下之意,干部是否胜任本职并不重要,关键看领导者与你的感情如何。“信任你,你就行,不行也行;不信任你,你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这些话,虽是听者无意,说者有心。但细细品析,在我们任用干部工作中,也确有这种以“信任”替代“胜任”的现象。 客观实际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的干部政绩平平,群众常常背后指责某个干部根本不能胜任本职。应该自己干的事,却常常要别人为他“擦屁股”,甚至一项任务下来,干脆动口全盘托出。尽管这样,有的领导者却大会小会表扬,不停地夸赞某人“不错”,甚至以“人无完人”,总有他的优点”之语来为其搪塞,示意这个干部我很“信任”。有的部门或单位,某个岗位一旦缺额,一些领导者明知某个干部比他心目中的人选强,也是宁用心中的弱者,而不用与已无情但群众公认的强者。有的部门或单位的干部,因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触犯了领导者的自尊,尽管这个干部想方设法地以多出实绩来博得领导者的信任,但仍无济于事,照样被打入“冷宫”。 造成上述以“信任”替代“胜任”的使用干部的现象,从决策层主观上找原因,大致有四:一是以我划线  相似文献   

14.
无论何人,只要你已经参加工作,就要同上司打交道。上司有各种类型,有的表情严肃,对下级要求非常严格;有的表面上道貌岸然,却存心不正;有的疑心很重,很容易误解下属;有的嘴上说的很好听,却不切实际……总之,上司也是十人十样。面对这些上司,你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征服他,使你在他的手下站得住脚,你不妨试试下面的要诀。 1、讲究效率,让上司确认你是个能干的人 首先,你应该以你认真的态度表现给他看。企业界是个最讲求效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我无意让您难过,”他歉意地说。“不,这不是难过,”我沉默了一会儿说。“是你的画,你的好客和你的为人打动了我。”“谢谢您这样说。”他笑了。随后,他站起来走到画桌旁。“我来给您题个字,盖个印。”他从桌上拿起一枚图章,在桌角的大红印泥上擦了擦,然后盖在字画上。接着又拿起一支毛笔,写下了“赠友人”,并签上了他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有位负责干部在会上说:“有的同志埋怨领导不重用他。你自己不来找我,不上门,我不熟悉你,叫我怎么用你!”大家听了十分反感,说这位领导是不爱人才爱“门客”。 “门客”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士大夫家中收养的“食客”,亦称“说客”。是专门为其主子效劳的。现在的“门客”,虽然与封建时代的“说客”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与领导的那种“亲热劲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现代“门客”们经常不断地往领导家里跑,做事说话看领导的脸色行事,投其所好,送其所缺,说其所爱,亲其所亲,恨其所嫉。久而久之,这些“门客”在一些领导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忠诚不二”的印象,成了这些领导呼之即到,得心应手的“干才”。于是,一有机会便极力荐举,使其青云直上。有些领导人时常出现的用人失误,恐怕与他们过分宠爱“门客”不无关系。 事实上,我们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是恰恰不懂得也不善于当“门客”、搞“跑官”那一套的,他们对领导对同志忠诚相待,一视同仁从不阿谀奉承,发现领导人有缺点错误,还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他  相似文献   

17.
职场生涯中学会与上司相处至关重要。上司对你的意见和看法往往会影响到你事业的成败,上司的赏识与否直接影响到你职位的升迁。因此,职场之人必须掌握与上司相处的技巧,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学会多请示多汇报 你是不是常常向上司询问有关工作上的事?或是探讨自身问题? 如果没有,从今天起,你就应该改变,尽量地发问。一个未成熟的部下,向成熟的上司请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可耻。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他的下属来询问。下属来询问,就表示他在工作上有不  相似文献   

18.
刘威麟 《人才瞭望》2016,(11):83-84
某天和一位朋友之间的对话蛮有趣。先强调这位朋友并非“嗜赌”,只是闲时老习惯不改,喜欢和老朋友三五成群,在红茶店一边喝饮料一边玩牌,或者和亲友上上牌桌玩个几圈。
  某天,他对我说:“你真的很‘敢赌’耶。”
  他很钦佩我的勇气,因为我竟然敢辞掉金融界的全职工作,自己去开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19.
绩效评估     
案例:李经理刚完成与一名员工关于绩效评估的讨论。情绪很低落。午餐时,对另一名管理者说:“我今天上午给小王作了评估,今我突然想起今天是评估的最后一天了。于是。我把他从预算会上叫出来。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的反应。他说他没时间准备,且要我对每一个批评都举例说明。而他却一个劲地说他在几个问题上不同意我的说法。我讲了几个我对他不满意的地方,后又好意告诉他怎样改正错误。然而我得到的回应只有愤怒和沉默。我想他至少应该感激我.给我一些反馈才对。是否现在人们都不太关心自我提高了?平他还挺不错,是在评估中他看起来很不高兴。你说他到底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交浅不言深     
我常遇见这样两类人。一类是你才和他见两次面,没说过几次话,彼此一点都不了解,他却和你开很过分的玩笑,说一些在他看来很搞笑实则庸俗无比的话。这种人口才其实并不好,可非要当众展示一下自己所谓的幽默,他不了解你却开你的玩笑,不管你爱不爱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