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梁潆荧  孙喆 《国际公关》2023,(11):128-130
针灸在英国的传播与发展历史悠久。研究英国针灸的发展简况对揭示中医在西方世界乃至全球的传播都具有标杆意义。本文在对针灸在英国的初始传播和发展期做必要的历史回望的基础上,基本厘清了针灸在英国的现状,即公立院校针灸教育费用高昂,招生情况欠佳;英国针灸协会由本国人主导,中西医融合不够深入;个体和连锁针灸诊所数量众多,尚未产生规模效应;针灸治疗费用不菲,尚未纳入政府医疗保险等。本文提出应通过中西医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夯实中医针灸教育以及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宣传、推动针灸疗法及时纳入医保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推动针灸疗法在地化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1957年,苏联、朝鲜、缅甸、蒙古卫生官员、医生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江苏中医学校学习中药与针灸,该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就此拉开序幕。 1976年,国家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大前身南京中医学院举办外国医生针灸学习班,1983年改称“中国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自那时起,每年办班开始两期,后来发展到六七期,至今已办了170余期,共培养了3000余名针灸人才。 1981年,国家批准南京中医大恢复接受长期班留学生,并由吸收进修生、本科生,逐渐发展到硕士、博士研究生。 1985年,南京中医大开始接受香港、澳门、台湾学生…… 40多年过去了,一批批留学生进来,一批批学成毕(结)业。到目前为止,南京中医大共  相似文献   

3.
回顾针灸教育家承淡安的针灸教育实践历程,并对其教育思想与价值意义作了简要论述,认为承淡安的针灸教学实践分为四个时期:早期以函授教学为主;后来东渡日本,引入了日本针灸学校的教学经验;抗战时期坚持开设针灸培训班;新中国时期担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期间,为规划中医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模式鞠躬尽瘁,其教育实践与思想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邱茂良教授 (1 91 3~ 2 0 0 2 )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 ,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历任国家科委中医组组员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顾问 ,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 ,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并受聘阿根廷、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学会顾问 ,是国务院授予的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邱教授在振兴中医、发展针灸、培育针灸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堪称针林…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原因,百年前的中国,针灸医术几近湮没无闻。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登高振臂,引领了我国针灸复兴伟业。他在学术上坚持衷中参西,以针灸疗效为基础,引入现代科学理论与知识,阐释传统针灸理论,推动了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言传身教,努力引导学员以济民兴邦之志共同推动针灸复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澄江针灸学派。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针灸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本”“硕”“博”本义及其延伸内涵的思考与分析,结合高校针灸推拿学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重点、关键目标及培养实际和实践,总结凝练出“固本铸魂—积石拓新—睿心博智”的本、硕、博针灸人才分层分类培养的育人理念,即本科阶段应强基固本,注重学生核心价值观和针灸专业基础的培养;硕士阶段应蓄积沉淀,加强知识整合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博士阶段需睿心博智,侧重于对知识的敏锐洞察、深厚认知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明晰了本、硕、博人才培养的不同定位、关键目标和差异,初步构建了中医针灸不同层次人才分类、分层培养的思路与方法,为针灸推拿学高质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提供了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城》杂志,从1979年创刊至今,已历时25年。25年来,《花城》立足广东,影响全国,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收获》、《十月》、《当代》一道并列为中国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所刊发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期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成就,并籍此为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异的贡献。在今天的中国文学期刊之林中,《花城》以其先锋和多元性深得读者喜爱。《花城》在先锋文学阵地上的坚守是推动中国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8.
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无锡办学概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近现代针灸复兴先驱承淡安先生,通过创设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培养了万余名针灸传人,为针灸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中,在无锡设社的6年间,是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发展最顺利、成就最辉煌的6年。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总结了承淡安先生在此设社传学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在不断演变。1957版《针灸学》引用《灵枢》治则原文而释为八纲分症治法,并强调针灸不同于中医,要突出针灸特色;二版至六版《针灸学》及一、二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从以中医病因病机解释《灵枢》治则,到提出补法、泻法与平补平泻法,至提出“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体现针灸治疗原则逐步向“中医化”靠拢的趋势;七版《针灸学》及三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又试图逐渐摆脱“中医阴影”的笼罩,以求突出针灸特色。分析不同时期针灸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针灸学界对针灸治疗认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54例)和中医针灸组(7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和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结果中医针灸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西医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针灸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与西医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针灸组患者临床功能和症状评分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4.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