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即将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中第一部程序性大法。本法不仅从立案、受理、审理、裁决等方面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还把“调解”解决劳动争议方式作为一个专章,这对于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黄红 《中国劳动》2003,(11):48-49
案情简介 王某曾经是甲企业的部门经理,在其任职期间与甲企业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王某在职期间的保密义务和离职后3年内不得从事与甲企业有竞争关系业务的竞业限制要求,同时约定在王某离职后甲企业按月支付其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2008,(1):60-63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调解 第三章 仲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劳动仲裁工作10多年,深感仲裁调解程序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重大意义,其作用是仲裁裁决所无法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我国恢复劳动仲裁制度的同时,就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并从组织上明确了“企业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是既能有效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又能不留后患地解决矛盾的最佳方式,被国际上誉为“东方经验”。要想真正地发挥好调解作用,仅凭满腔热情和美好愿望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调解的策略技巧。笔者对调解工作情有独钟,积多年之心得,总结归纳为“十大要领”,供同行参考指…  相似文献   

7.
8.
劳动争议调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争议调解是指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对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所进行的协调、调停,促进劳动争议当事人进行和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关于授权《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公开发布四川省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的公告根据《四川省行政执法规定》关于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在本行政区域公开发布的规定,现决定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由《四川劳动保障》杂志  相似文献   

10.
调解是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基本方式和"第一防线",是以柔性方式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具有成本低、及时、灵活、快捷的优势,是最经济、最简便的劳动人事争议解决方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步伐加快,市场化劳动关系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劳动争议居高不下,现行调解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劳动争议调解在争议解决中的作用日益弱化,当事人对仲裁和诉讼的偏好进一步增强,使基层调解组织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因此必须找准切入点,探索调解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举证责任,指谁负有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义务。如果负有举证义务的人不能提出证据,则有可能导致在诉讼中败诉。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可以理解为证明责任的承担,即案件的事实由谁来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目前立法上尚无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由于无明确的举证制度,取证难、调查难等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当前在仲裁工作中有两种观点:一是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二是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应由企业方当事人承担。劳动争议,即当事人双方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  相似文献   

13.
国外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国外,劳动争议调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运作机制:——劳资双方自愿调解——政府参与的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是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核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依归,确立劳动争议着重调解的处理原则,通过调整企业内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构成、整合各种社会调解力量、缩短调解期限、规范调解协议等一系列制  相似文献   

15.
从1987年我国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企业调解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较好地维护了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及社会的稳定。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这方面的政策规定和企业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已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同时,公有制企业也在加快转换经营机制,逐步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这种发变的结果使劳动关系主体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次,随着各种改革政策的出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亏损企业中劳动关系不稳定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如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金难以兑现等,使劳动争议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2012,(1):62-64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7号《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76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尹蔚民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开放式、多渠道的调解格局亟待破题。鉴于行政调解在劳动争议多渠道调解中的关键作用,有必要总结各地构建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制度的经验,借鉴国际上行政调解的通行做法,尽快起草制定《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办法》,从国家层面明确劳动争议行政调解的组织构架、人员组成和工作程序,加快推进劳动争议行政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在新的形势下,劳动争议纠纷仍是审判案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适用法律规范的范围、案件事实的认定、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衡量来看,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难度越来越大,案件协商解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如何正确审理好该类案件和提升调解成功率?笔者结合多年的审判实践,从案件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实体裁判和程序处理等两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