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爱”是塑造青少年的巨大教育力量,它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它能把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那么班主任应怎样用师爱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一、用“关心爱护”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人,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续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当然,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因为他的名字已超越了国界,他的教育思想在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那么,陶行知先生是怎样成名成家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我认为他的成功之路就是志、爱、勤、创、行五个字。 志,就是志向、理想。这是陶行知先生成功的灵魂。人贵有志,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条真理。陶先生所以能成才,与他从小就立志是分不开的。他16岁时,母亲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县城的崇一学堂做炊事、勤杂工。在陶母多次恳求下,校长唐进贤(英国人)才破例批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教育道路,艰苦探索,大胆实践,几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巨大贡献。毛主席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小就有爱国之情,救国之志。“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这是十五岁的陶行知写在学校宿舍墙壁上的题词。陶行知献身教育事业也绝非偶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诞生在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这是我们徽州人民的骄傲。中共中央对陶行知先生的定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奋斗、鞠躬尽瘁。陶行知先生是唯一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国母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在中国历史上能获得此殊荣的除了孔子就是陶行知了。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近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整个教育学说的精神主旨是建设性思维.他的学说价值取向不是盲目的、抛弃式的破坏性思维,而是吸纳与承继的建设性思维.与他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名人相比,“建设性思维”是陶行知的重要身份标识,这是由他的特殊的成长经历与环境决定的.他通过建设性思维,全面分析传统教育、洋化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的愚昧、落后,构建了他的伟大的生活教育学说,影响深远.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尤其需要陶行知式的“建设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劳动者。如何对待培养对象——学生,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 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的灵魂就是热爱学生。在中外教育发展史上有无数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德国教育家凯兴斯秦纳在《教育者的灵魂的教师培养问题》一书中就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把自己最真…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名叫王交的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制止后,叫王交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交早已等着挨训了。可陶先生却笑着掏出一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交惊疑地接过糖。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真人”教育思想,在当今仍具深远影响。本文对陶行知“真人”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对陶“真人”思想形成过程进行了分阶段的划分,归纳总结陶行知“真人”思想的真正内核便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9.
莫妙 《南方论刊》2005,(11):67-67,69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出色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是班主任的本职工作,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我的体会是“三到位”:心到、口到、手到。恩格斯说:人的心理现象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教育本身就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影响,或者说是人的心理感应。教育工作者要教好学生,就要用自己的心去探究学生的心,用自己的心去浇灌出地球上一朵朵最美丽的花朵。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接触最多的教师,爱护学生,是班主任的第一责任。班主任只要真心实意地关心爱…  相似文献   

10.
薛琳 《中文信息》2013,(5):41-4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作为一名教师,要领会“爱”的精髓,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给予的爱,并懂得回报爱,却并非易事。10年多的从教经历,让我对如何爱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理学中,“敬”被理学家视为心性修养的重要工夫。朱熹因道南学派主体体验“未发求中”的方法无法抵达心体未发前的气象而转向将未发已发问题的着重点放在对心的考察上。他以性为未发、情为已发,未发之性为体、已发之情为用,提出“心有体用”“心通贯未发已发”。在此基础上,朱子对“敬”做了具体的规定,并以静坐持敬深化他所继承于程颐的“敬义夹持”说,提出了“涵养察识,用敬致知,用敬贯未发已发”的思想。“敬”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敬”的内在道德觉悟又必发为外在的道德行为,贯通人的内在心性与外在人生践履。朱子的“主敬”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现成的工作伦理资源,而敬畏伦理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防腐倡廉等提供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教育家丁有宽说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些说话都告诉我们:为师的,在教育工作中,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用爱心培育花朵,要用智慧播种希望.  相似文献   

13.
张萍 《南方论刊》2005,(11):72-72,44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 8个班部分学生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也表现非常突出.事实上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爱护、信任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一效应十分有力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倾注情感”可以说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人——人”的关系.那么以情感身体语言接触的体育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情——情”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心灵接触.”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发生共鸣时,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应如何发挥情感的媒介作用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以毕生精力投身干对旧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名字考略季云陶行知先生(1891~1946),原名陶文。安徽省歙县人。毛泽东同志曾称誉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同志称他为“万世师表”,周恩来赞誉他是“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假使陶先生临终能说话,我相信他必继韬奋之后请求入党。...  相似文献   

16.
尼采对现代教育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认为,教育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文化和个人。教育改革缺少的不是教师和学者,而是伟大的教育家;人在社会中的本性受到压抑,传统教育湮没了个性、弱化了人格、扼杀了天才、造就了“学者”,教育是国家强加在人身上的“第二天性”。“教育就是解放,就是清除杂草、瓦砾以及那些企图啮噬植物嫩芽的害虫,就是释放光和热。”教育有两条基本原则,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天赋,予以重点培养;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其他一切力量,使其能够和谐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整个的人改造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太阳和行星系统,并且识别其高级构造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主敬思想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程朱理学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和逻辑环节。二程首先提出“主敬”之功夫说,朱熹进一步明确地阐述了“敬”的思想。与二程以“主一”、“涵养”、“操约”、“整齐严肃”等阐释“敬”的涵义有所不同的是,朱熹更赋予了“敬”以新的涵义,即以“畏”释“敬”,强调了“敬”之思想中的“敬畏”之义,要人们的内心总处于一种敬畏状态,一种警觉、警省的清醒冷静的状态,始终目标纯一,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如此方能达到去人欲、存天理,“天人合一”之道德最高境界,从而使“敬”成为了理学重要的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者和建设者,人民教师应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及要求,并积极努力工作,我认为,加强教师的道德自我修养及建设是基础,是关键,是前提。自我修养的课题,古人就已提出。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焉。”孟子也强调“养性”、寡欲”,“君子必自反也”。苟子则说得更明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撇开他们的修养目的,所倡导的共同点就是,一个人应当注重道德的自我修养,强调心灵…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精华部分,今天还是可作借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他的教育原则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以下引自《论语》的引文,仅指明篇名),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局限性。他通过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培养了大批人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学派--儒家学派。这个学派的出现,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孔子的学生,颜回、原宪等算是保守派,曾为季氏宰的冉求和曾为魏文侯师的卜子夏等人是促进派。后一  相似文献   

20.
<正>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对武训作过相当高的评价,并受到武训很大的影响。陶行知对武训的评价,散见于他的全集之中。在《武训先生画传再版跋》中,陶行知提出:“我常常说武训先生的精神,可以用三个无、四个有来表现它。他一无钱,二无靠山,三无学校教育。但他所以能办三个学校,是因为他的四个有:一、他有合乎大众需要的宏愿;二、他有合乎自己能力的办法;三、他有公私分明的廉洁;四、他有尽其在我坚持到底的决心。”陶行知把武训精神概括为三无四有,既体现了武训思想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了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