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文 《可乐》2010,(8):39-39
1896年,李鸿章作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访问英国,在伦敦被视为上宾款待。访英期间,主人邀请他去看足球赛。一百多年前的英式足球,正是草创阶段,还没有当代足球这样成熟、精彩。李鸿章盛装出席观赛。  相似文献   

2.
我院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际能源经济学家协会(IAEE)会员沈炳正,应英国中央新闻处和英国能源经济学会的邀请,作为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访英代表团成员于1987年9月13日至27日出访英国。先后访问了英国能源部所属的煤炭、油气、电力和能源效率等司  相似文献   

3.
英国公投脱欧的决定,是由英国与欧盟长久以来的政治分歧与经济发展受限等原因,以及移民负担过重这一导火索共同推动的。对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英国在欧盟中占据重要的贸易地位,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关系密切。对英国与中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发展良好,但贸易结合度不高。英国脱欧后,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优惠贸易条件,可能产生中英进出口贸易额增多、贸易规模扩大、中英贸易顺差减小以及中英贸易政策出现新格局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英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英国脱欧后,短期内对中英贸易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分析,中英贸易占中国总贸易的比重和贸易结合度还不高,中英贸易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中英在某些产品上优势互补,而且英国脱欧后将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零关税等优惠贸易条件,会削弱英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而有利于增加中英贸易的合作机会,扩大中英贸易进出口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局势、国际关系及世界经济格局都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中美两国虽然未受到直接冲击,但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挑战,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扩大了,承担的责任更重了。在解决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共同的利益会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克林顿对我国的访问,将为双方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二战刚刚结束,中英之间即为战后香港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一场争端,从表面上看,它是由一个含义不明确的措辞引起的,但它实际上却是英国为在战后重建远东殖民体系的必然结果。在中英双方紧张对峙时,美国方面的态度显得愈加重要。由于美国方面态度的转变,使天平明显地朝有利于英国方面倾斜。为此,中国方面不得不进行一些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在涉及主权问题时,态度仍是强硬的。正是这种强硬妥协的结果,才使哈考特以双重身份在受降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7.
中英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几次斗争赵文静作者:赵文静,焦作454150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的条约,逐渐把香港地区(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它的殖民地。英国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归纳出了中英称谓在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势必给中英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充分照顾中英文化差异,充分考虑两国读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翻译称谓语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当时正值中美外交开始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宋子文的去世,恰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美国的宋霭龄、大陆的宋庆龄和台湾的宋美龄齐聚美国的机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尼克松可以大大促进中美两国建交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指出中英贸易有三个特点:一是鸦片贸易不断增长,二是除鸦片贸易外,中国在中英贸易中总是占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不断增长,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就在于贸易的骤增,接着就是贸易的骤减。为何中英贸易会出现三个明显的特点,马克思认为影响中英贸易的主要因素有鸦片;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对华战争;中国境内的纷乱。英中贸易的性质发生了三种不同的变化,即一般的互市贸易;侵略性与反侵略性;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英关系迈入"黄金时代"后,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然而,近年来英国频繁干涉中国内政、对华实施单边制裁,又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设置市场准入壁垒,导致中国企业拓展英国市场的政治风险随之升高。虽然中英经贸关系发展受到英国对华威胁认知强化、领导人变化、中美竞争态势等因素的干扰,但企业也具有调节市场准入壁垒的能动性。通过分析中广核和华为的案例可以发现,英国市场准入壁垒反映的是其对外资交易安全风险与经济收益的综合考量结果。双边关系波动对英国对华安全认知影响较大,交易的经济收益水平则主要由企业议价能力决定。中广核曾在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背景下,凭借技术、资金等优势,成功跨越准入壁垒投资英国核电市场。近期英国华为5G政策由有限准入到完全禁入的转变,则是因为中英政治关系遇冷令英国对华经济政策趋于强硬,华为的议价能力又因美国制裁加码而遭受重创。鉴于近期中西方经贸交往的干扰因素增多,中国企业应立足国内大循环,谨慎地"走出去",警惕海外利益因政治风险而受损。  相似文献   

12.
自英国侵占香港以来,为方便会同港英政府协调处理商贸、防务、人员流动等事务,清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尝试在香港派驻官方代表,但均未能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向英国提出在香港派驻中国官方代表的要求。随着中英两国关系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经双方反复交涉,英国最终让步,默认新华社香港分社作为中国政府派驻香港的具有官方性质的代表机构。如何界定中国驻香港官方代表的身份头衔与职责权限,是中英交涉过程中的焦点。英国之所以一再阻挠中国设立驻香港官方代表,主要是出于固守其在香港的殖民利益、维护其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秩序的心态导致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削弱中国政府对香港地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本国驻华使馆公使桥本逸男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中两国清年的交流,已成为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看未来重任的两国青年之间的友好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所谓青年交流,从狭义上来讲,是指以青年间的友好产流为直接目的的相...  相似文献   

14.
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于1841年1月25日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占该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军于1860年强行占领九龙。同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制占了九龙。1898年6月,在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背景下,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条约,租借了“新界”,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收复香港是中国人民的宿愿。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旧中国的统治者们也都做过收复香港的尝试,但皆未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清朝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晚,中国人黄亚胜在广州被外国水手杀死,其后凶手被指控为英国水手,中英双方就此案件进行长期交涉,成为鸦片战争前中英商贸、外交及司法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黄亚胜事件保留了一批珍贵档案,深刻反映了清代文书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了鸦片战争前后中英商贸、外交关系、涉外法权、条约口岸体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中英诗歌中都涌现了大量借景抒情的诗作,虽然二者存在着一些相似性,但由于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中英抒情诗情景表现模式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主体观念的差异性和情景关系的差异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老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入全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老挝自 1 989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 ,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在政治、外交上 ,两国相互信赖、支持 ,在经贸及其他领域里 ,真诚互利合作。 2 0 0 0年 1 1月 1 1日 ,江泽民主席应邀访问老挝 ,这是有史以来 ,特别是中老两国建交 4 0年来 ,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对中国的友好近邻———老挝进行国事访问 ,在中老交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为在新世纪中老友好合作揭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宋子文争取美国租借援助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资格获得美国的租借援助,其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在与美方接洽租借援助、交涉开辟租借物资的营运途径方面,宋子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租借物资的营运过程中,宋子文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大大降低了租借援助的实际效果,暴露了宋子文的个人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英使马戛尔尼与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扩大中英贸易,重点是茶叶贸易。中英贸易开展后,英国各阶层饮茶日益普遍,输入量大增,茶叶贸易给政府和商人带来了巨大利益。马戛尔尼在各方撮合下,出于维护英国对华茶叶贸易特权,保证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并伺机收集与茶有关的一切情报出使中国。访华期间,他悉心考察茶事,收集茶籽送至印度培植,向乾隆提交保证茶叶贸易的国书,亲身经历了一次中华茶文化的熏陶。使华产生了两大后果:一是刺激了英国加紧茶叶试植活动;二是加快了鸦片换取茶叶的罪恶活动,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后,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国同意建立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合作方面,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目前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印实现全面合作的理想突破口:能有效促进两国贸易的增长,促进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