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1 990年 1 1月 ,某民政公司与贺某签订了一份承包协议。协议约定 ,某民政公司将下属经销部发包给贺某 ,承包金为每年 6 0 0 0元。承包期间 ,贺某自主经营 ,独立承担一切民事责任。 1 990年 1 2月 ,贺某以经销部名义与某科技站签订了一份总额为 2 50 0 0 0元的大麦购销合同。贺某从某科技站购得大麦后销至某麦芽厂 ,因某麦芽厂未付款使得贺某未能偿付所欠某科技站货款。 1 992年 3月 ,某科技站起诉某民政公司要求其支付下属经销部所欠货款。法院经审理判决某科技站胜诉。自 1 993年起法院应某科技站的申请对某民政公司开始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代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君特.瓦拉夫通过小说《流水线》向我们展示了工业社会中人们被工作奴役的真实画面。人们为了不断改变生活状况,不得不进行工作,但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得到提高。反思当今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为了在社会变革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拼命工作,虽然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生活质量却没有因此而提高。这一典型的工作悖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即兴妙语 1961年在庐山开会期间,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东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加舞会。跳了一场回到座位上休息时,一只鞋垫从皮鞋里露了出来,他没发现。工作人员提醒他,毛泽东低头一看,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08,(5):47-47
我是个学广告专业的大专生.在这个一根棍子扔在街上就可以砸倒三个本科生的年代,大专生也算“稀奇”了。  相似文献   

5.
<正> 回 敬 鲁迅不仅是一位勇于战斗的战士,而且是一位善于战斗的战士。各种战术,在他都是运用自如,使他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巧妙周旋,克敌制胜。 回敬,就是鲁迅常用的一种论战方法。所谓回敬,并非简单的指你骂我一声,我回骂你一句。这种回骂的方式有时固然也可以使用,但毕竟较为一般化,并且不一定很有力量。这里所说的回敬,乃是指将论敌攻击自己的某些用语,巧妙地用以反击论敌,或者说,将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拣起来扔回去以杀伤敌人。这种战法的高妙之处在于:我方既避免了损伤,又使敌人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地自食其果,即被自己制造的武器所击毙。  相似文献   

6.
还得倒贴钱     
《快乐青春》2014,(8):83-83
有位老兄整天说要辞职,理由如下:每天8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工作14个小时,做六休一,经常被老板批评,一个月只拿2000元。他儿子听后,说:“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下午4点放学,作业写到晚上10点,一天工作16个小时,还经常被老师骂。不仅没钱拿,还得倒贴钱,我早就不想上了。”  相似文献   

7.
猴子取心     
杨毅 《快乐青春》2011,(6):16-17
河边的大树上住着一只小猴子。一天,它往河里扔一颗李子,这李子正好被游过的鳄鱼接住吃掉了,鳄鱼觉得味道好极了。  相似文献   

8.
“事实”与“评价”的混淆──香港“稿匠”的悲哀(香港)黄展骥在香港,一位刚冒出头,薄具名气的专栏作者发表了一篇《事非经过不知难》,内里把“骂错”与“骂错者”纠缠不清;把“事实陈述”与“价值评判”纠缠不清。直至今天,许多资历更高的人士偶然爱犯这个谬误。...  相似文献   

9.
脱,还是不脱     
脱,还是不脱,这是个让人犯难的问题。我和老婆、女儿多次讨论,反复研究,最后达成了共识:脱——也就是进门脱鞋。于是,我们请木匠在门边做了一只鞋柜,设计容量为十双拖鞋。  相似文献   

10.
《家庭科技》2007,(2):36-36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摆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文化研究认为,日常话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骂语是日常话语中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属于非正常话语.骂语的含义不在于话语的语言意义,而在于它所表达的说话人愤懑的情绪.骂语的内容主要涉及信仰、伦理、道德、身份、欲望、素质等.骂语的表达方式分真实(直接的和间接的)和假骂两种.骂语的文化本质在于说话人缺失话语权,因此以骂语宣泄其愦懑情绪,是说话人对其社会身份、地位在话语范围内的硬性彰显,属于暴力性话语,处于话语与不和谐的身体冲突的边沿.假骂则是交际双方人际关系的调节.对待骂语的有效策略与对待正常话语应有不同,需要听话人在识别骂语"本质上是宣泄愤懑情绪"的基础上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江结宝 《江淮论坛》2011,(4):188-192,187
骂辞是骂詈的言语、言辞。说话是一种行为,传递一种信息。骂辞中包含着10种信息范畴,其中,"辱称"和"指短"是最基本的。骂辞的信息结构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大约十余种。骂辞的行为信息有种种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判断骂詈的合理性,有助于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3.
16岁时,我喜欢上一位女生,斗胆向她递了纸条.老师知道后,随即报告家长.女生被她父母骂了个狗血喷头,从此她就像一棵被水泡日晒过的树苗,蔫了.我也如临大敌般地等着父亲的训斥.  相似文献   

14.
用完就扔,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尚了。像食品袋、一次性打火机、一次性拖鞋、一次性餐具等等,都用完就扔,人们觉得这样的生活便捷轻松省事,可以说是人们消费中的一次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用完就扔”的习气也侵入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蒙上了“用完就扔”的阴影。  相似文献   

15.
党支部和村委会是农村中两个最主要的基层组织,也是全部农村工作最重要的承担者落实者和实施者。党支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对村委会具有领导核心职能,二者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进,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二者之间领导与被领  相似文献   

16.
客观主义的幻灭和《大公报》的历史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骂大帮忙"曾经长期被用来作为对新记《大公报》所持的评价。本文从办报理念和实际操作的历史表现两个层面来对《大公报》这一历史评价重新进行审视与分析,认为《大公报》的历史作为并非是"小骂大帮忙"寥寥数字可以概括的,并提出历史遗产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黄南珊 《江汉论坛》2005,(12):79-82
祢衡故事经过千年流播而抟为具有张力结构的祢衡话语系统。祢衡话语以祢衡的惊世之狂为焦点和亮点,其惊世之狂突出表现为以狂卫道、以狂抗权和以狂张扬个性;祢衡话语又以“击鼓骂曹”为关键词和建构肯綮,其“击鼓骂曹”具有不可代替的典型意义,被铸成千古独绝的反抗强权和张扬个性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8.
首届“长江读书奖”(这里是借用“首届‘长江读书奖’工作室”6月 30日《郑重声明》的“提法” ,下文将对“奖名”作一辨析 )公布以后 ,议论蜂起 ,热闹非凡。攻之者气势如虹 ,批其不公正者有之 ,骂其是丑闻者有之 ,必欲弄个水落石出 ;之者阵法严密 ,公布《工作日志》 ,发表《郑重声明》 ,给出《两点说明》 ,力图还自身清白。看来 ,事关学术规范和社会公正 ,作为读书人 ,你不关心这事真还不行 !其实 ,远在南国的我辈读书人 ,从该奖设立之日到评出之时 ,并没有给予主办者期盼的那种关注。不就是一个香港大老板出了一笔小钱 ,几个读书人搞了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曾对北京市一所学校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抽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足弓呈扁平状。专家指出:这与学生长期穿旅游鞋有直接关系,旅游鞋是造成青少年足弓扁平的"罪魁"。 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丘理介绍说,近年结束的全国大型脚型测量工作的数据显示,与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全国脚型测量的结果相比,我国人口出现了相当严重的足弓扁平现象,特别是12-30岁的人群,增加了20%以上。这与穿鞋不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是因为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对社会非常失望。 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老人路过那里,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随便地扔在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接着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