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从指导思想上看,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实践与发展的历史.毛泽东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发生的失误,无不与他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密切相关;邓小平作出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正确决策,都是建立在他对这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回到了生产力标准原则上;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践上,提出了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继承、纠正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状况 ;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分析中概括出了主要矛盾 ;坚持改革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的观点 ,从而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赖恒蓉(一)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使用过"基本矛盾"的概念,但是他们仅把"社会基本矛盾"看成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这是由时代的限制使然。毛泽东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通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有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同样,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由于其内部矛盾运动而推动的。正是基于对矛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本质的区别,二者衡量一切工作的不同标准,以及新社会主义观完整深厚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课题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对此作了第一次系统的理论探索和科学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世情和国情的变化,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根本任务、外在条件、内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从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都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作为同一个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不同的理论成果,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有很多共性的内容,但同时又有很多原则性的差异。造成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时代主题不同、两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视角与认识程度不同、个人经历与积累的经验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不是抽象的,必须坚持把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民主与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其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上。 相似文献
10.
韩振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8):1-4
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一个重要贡献。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多方面的 :(一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三 )共产主义理想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四 )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五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但忽视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刘少奇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内涵 ,但无法将其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邓小平在扬弃中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并将之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体现了逻辑与科学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它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和现实根源,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首要时代问题 ;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和“一球两制”长期存在的时代背景 ,为丰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由理论变成了实践,对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和江泽民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深刻总结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范畴作出了新分析,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性的实现进行了新探索,还进一步丰富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就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观,它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萍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源于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其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点从制度、本质、体制三个层面全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活力的国家。这种活力来自于在2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建立起来的,由社会基本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所体现、所保障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而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则是我国社会新的发展动力机制得以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它区分为根本动力与非根本动力、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直接动力与间接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等等。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中,对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8.
蔺福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15-17
中国的中庸思想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毛泽东肯定了中国传统中庸观的合理因素,将中庸观纳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之中,成为处理各种实践活动的准则。邓小平在新时期,纠正了毛泽东一系列“左”的判断,但保留和坚持了毛泽东防“左”反右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稳定观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稳定观包含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就是如何看待矛盾的统一、同一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提出了一个观点: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才能前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任何矛盾的解决都必须服从安定团结的大局。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辩证稳定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