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兵学思想得以迅猛发展,主要有三个历史原因:一是频繁激烈的战争为兵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现实机遇;二是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为兵学思想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文化环境;三是出现了以孙武和吴起等为代表的杰出的军事家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古代兵学走向时代发展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等原因,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在这迁移的人流中不乏各类人才。人才流动是实现人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它为各种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是人才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是我国古代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第一次繁荣期,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消费最早的全面发展期.文化消费第一次进入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诸如文化典籍消费、文化教育消费、礼乐文化消费.诸子百家对于进入自己视野的文化消费现象,形成了各自的消费思想与主张.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文化消费思想,对于今天已经进入超级消费的中国人来说,反思一下由狂热的消费浪潮不断催生出一系列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将会产生一定的启发与教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铁器牛耕的使用,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激烈变化,中国古代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形态亦随之产生重大变革。本文试图追寻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形态发展变化的历程,以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洛邑(今河南洛阳)是东周的国都。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政冶、经济、军事、文化与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地处中原的河南占尽了各种风气之先。本文从大量的史料出发,分析论证了当时河南士阶层崛起和私学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嬗变过程,从而得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士阶层崛起和私学出现均滥筋于河南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同时 ,这一时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迅猛发展的时期 ,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已经形成稳定的族体 ,并和周边各民族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和频繁的交往。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广泛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成果 ,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采的文化并渐次向周边地区幅射传播。本文拟着重对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文化的南渐及其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在社会圈子中担任的角色具有多元性。他们传播知识,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他们是道义的人间化身,注重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载道的艰巨任务;他们按照道的标准批评社会,把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与改造当成不可推卸的责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进行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迁入或从中原逃归的狄人多分布于内蒙的南部地区,阴山以北及大兴安岭地区则是分散的狄族部落较多的区域。匈奴初居于今内蒙古的东部相邻地区,后迁入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发展壮大起来,战国时期应处于阶级社会并建有初步的国家形态。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出人们的深刻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审美理念与艺术趣味而言,儒家仍然承续着礼乐教化的传统但赋予人本新意,道家则愤世嫉俗高扬返璞归真的自然无为,墨、法尽管立场不同却各自提出简刻、峻厉的实用主张,而随着礼崩乐坏和标新立异,人们具有了更多的世俗情致。"轴心时代"所产生的重要理念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刘秀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6)
以铁器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革命,这是先秦法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孔、盂、墨、荀等诸子学说中都体现了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先秦的法律思想对当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以至国家统一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设置郡县政权组织形式,郡县之下设有乡、州、社、里等基层组织。同时,封君制则是地方政权组织的补充形式。深入研究楚国地方政权组织形式等问题,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的萌芽以及秦汉以后郡县制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齐秀生博士的新著《社会环境与人才》一书,不仅首次对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环境与人才问题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系统分析了该时期人才大量涌现的社会环境因素,探寻了人才成长规律,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和有益的启示;而且对古代世族世官制度的解体,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将相制、郡县守令制、封君制、荐举制、客卿制、养士制、考选制、军功制、俸禄制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些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对秦皇朝以至后世官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当代人才战略的实施也有借鉴意义。可以说该书是近期出版图书中把历史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部成功的力作。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的开源与节用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制度相互斗争、相互交替时期,由于战争纷起,国家贫困,民不聊生。因此,诸子百家普遍认为,发展生产是富国富民的根本,而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以农为本、以义为本,并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而在社会财富比较拮据的情况下,又必须以节用为本,做到"俭而有度",并且"制礼明分"。这些朴素的经济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和推行封建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积极的起创造和组织作用的因素。由这一因素所决定,历史上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必然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崭新的局面。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就曾被很多学者视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春秋战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虽然没有能够孕育出作为资产阶级分子的前身——“自由的”、有等级的城市市民,并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广阔的政治经济基础。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系伴随封建制的萌发而兴起,又在封建制逐步确立和巩固中得到发展,在封建社会前期的具体历史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代是决定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气象的关键时期,宗法伦理政治的内生性制度缺陷成为了这一时期政治变革的内生性动因。因此,公元前770年以降的中国传统政治生态演进的历史进程,是政治"去伦理化"的进程,其结果是"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时代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从交往的视角来观照德育,把德育看作是人类的一种交往实践活动,是德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的德育思想在我国德育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时期的思想家从交往视角阐述了很多德育思想.厘清这些文化遗产,剔除其时代局限性,延承其内在合理性因素,是建立现代交往德育观的必要性过程,它将起到背景与渊源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体性宗族的解体与春秋战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因为在商品经济开始发展的春秋中期以前,生产力并没有本质的进步。从西周末年开始,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实体性宗族(家族公社)开始解体,个体家庭趋向独立,宗族内部互通有无、互助合作的关系趋于瓦解,这使个体家庭通过宗族内部的互助合作,在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的做法,逐渐难以为继,而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商品交换方能获得满足,从而导致了春秋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制度性因素(或社会结构)的变化是春秋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初原因。 相似文献
19.
“稷下学宫”不是一个历史称谓,它的形成,实际是司马迁将稷下之学定位在齐宣王时期而引发的学术关注,后经历代学者不断考察、记述、议论,逐渐形成学术机构的印象,最后正式出现在郭沫若的《庄子的批判》中。稷下学宫与稷门有关,稷门原是临淄大城南西门,战国时期因为修建小城而被毁弃,“稷门”之名遂沿用至新建的小城西门。稷下学宫与小城是一体规划并一体建造,它既有招揽人才和议论争鸣的功能,又有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实际就是田齐政权重建的诸侯国大学——泮宫。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的兴建,是田齐政权对齐国养士制度的延续,是对姜太公“尊贤尚功”的国策以及齐桓公“啧室之议”和“庭燎”之礼的继续发展。我们今天从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所见到的稷下学宫并不能代表稷下之学的全部,它只是稷下之学发展至巅峰时期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学术领域空前活跃,当时的儒、墨、道、法等各个思想流派都曾从维持社会安定的角度出发探讨过预防犯罪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主张,既相互斗争,也相互影响和补充。其中虽有明显缺陷,但也不乏原始的综合治理和社会控制学说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