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研究方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同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及其体系建构,同对苏联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评价等密切相关的问题。由此,它成为一个百年之争的问题,并且至今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差异论、对立论虽然不占主流,但影响比较突出。但是,正如可以对统一论发生怀疑一样,我们也可以对差异论、对立论表示怀疑。本文不对统一论、差异论或对立论谁是谁非作出明确结论,只提出一个关于这一研究的方法问题。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如何坚持认识论的党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认识论的党性,这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学习和研究这个问题,既有助于我们弄清一些认识论的和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它的重大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但是,对于认识论有无党性这个问题,不仅在哲学史上长期进行争论,而且在今天,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并不那么一致。特别是在我们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上来之后,这个问题显得更突出了。至于哲学史上对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全面展开,价值问题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997年10月6日至10日,在西安举办了“全国第四届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一步探讨哲学价值范畴、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研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这里,我们主要对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的讨论情况加以评述。 一、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 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如何规定,对价值哲学研究、价值观建构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与会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论入手,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有: 1.从主客体关系模式入手,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与主体尺度(主体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观点在当前的价值问题研究中居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人们对“特定关系”的理解不同,所以这种观点内部又有一些分岐。如有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把主体需要的满足看作价值的本质;也有学者认为,主体需要多种多样,其中有健康的需要,也有不健康的需要,对需要本身还有个认识和评价问题,因此主体需要的满足不能作为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本质应是客体对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讲三个问题: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一致。二、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以及辩证思维规律。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一 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一致 我想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一书的结构讲述。 第一 辩证逻辑这一章在我们这本书中的地位,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添加这一章。 辩证逻辑是思维的辩证法,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给人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武器,哲学之所以有用,之所以有威力,就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在长征到陕北以后,毛泽东同志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哲学和讲哲学,其目的也  相似文献   

5.
在常人看来,哲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很空阔,很玄虚,搞哲学的人都爱钻牛角尖,都爱刨根问底,好像哲学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对一个人谈哲学问题,好像根本不会关其痛痒。其实,哲学是明白学,辩证法是明白法,哲学是“思(想)”的学问,搞哲学研究的是“思(想)”者。因此,哲学何所“思”,也就是“思者何所为”。人们常说,哲学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哲学就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内在联系的“思”。那么,何谓现象,何谓本质?为了理解这个问题,哲学家们一直在辛勤探索。本质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甚至也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具体概念。那么,本质在哪里?我们…  相似文献   

6.
灵魂或者人们的精神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研究日趋深入,但也不乏模糊的观念。南开大学王元明同志的《灵魂的奥秘》(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对我们进行灵魂的再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哲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哲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不少的进展.这对于推动哲学研究本身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新时期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哲学研究主题的时代性转换,哲学界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命题相关方面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从而形成一系列认识误区.因此,清理这些误区,有助于人们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哲学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论死亡本质及其社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人的基本属性。人类在追寻生命本质的同时,也对死亡的本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扬弃各种死亡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死亡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社会性,从而正确揭示出了死亡的本质,为我们认识与理解死亡现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维度。在现代社会,提出对死亡本质的正确认识,有助于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把握死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辩证联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死亡,不断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武星 《南方论刊》2012,(12):9-1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于推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展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本文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人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0.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质上属于全体人民的智慧。它的发展又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这种社会合力的形成 ,是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的。要取得社会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共识 ,必须使群众从切身体验上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 ,增强他们的理论意识 ,走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误区。一、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利益是人们客观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们奋斗的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不断产生又不断满足 ,是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 人们常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与概括。一般说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是不断进步、不断加深的,哲学当然也应当随着科学知识进步而进步、加深而加深。今天,人们都在兴高彩烈地谈论科学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不无担心地议论怎么  相似文献   

12.
也谈认识的本质———兼评关于认识本质问题的讨论张义生认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近年来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自八十年代中期有人写文章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关于认识本质是反映的“反映说”提出质疑,几年来已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  相似文献   

1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根本任务也就在于揭示思维和存在即意识与物质的真实关系;把哲学推向前进的标志,也就是看其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的认识程度;任何哲学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的揭示,也都只能是人物无限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或一个方面。我们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不断地推进对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出意识和物质之间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对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类事物——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无疑也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起源于人类蒙昧时代人们对灵魂和肉体相互关系的看法。在古希腊罗马,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地丰富了起来。有的哲学家把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本原,有的把“数”、“理念”这些精神性的东西看作世界的本原。这时精神和物质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嬗变而不断加以表现的。在哲学反思的层面上,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使人们无法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只有二者的融合,才可以实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我本质的统一。以思辨的观点,考察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仅是抽象的哲学思辩,也是我们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再坚定。  相似文献   

16.
尽管后现代思想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拒斥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但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讨从未停止过。换言之,后现代思想家对传统哲学的反思与批评,无论是精神家园的迷失,还是精神自我的寻找,恰恰是人的本质认识的继续。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往往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现实性概括为弘旨,而忽略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历史演进,导致对人的现实本质理解的表面化和片面化。因此,只有澄清人的本质研究的哲学史进路,我们才有可能在对人的本质的历史理解中触摸到人的本质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当代对信息的科学、技术应用及哲学的研究是一个热点,连未来学家们也用“信息化”这个术语标志即将来临的时代。但人们只要一深究信息的本质,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就会提出“信息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根本问题。显然,人们之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困惑于信息的定义太多,且彼此似乎无法相容。情况究竟如何?为了理清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整个讨论做一番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8.
现象与本质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对它的认识,无论是在中间还是欧洲,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入门对这对范畴的认识相应地处于低级阶段,虽说人们不自觉地把它运用于战争和社会生活中,但那时人们还不可能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和论证,仅仅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哲学范畴也不断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近代哲学史中,对于现象与本质范畴,不同的哲学派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谷抒己见,争论不休,最终都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洛斯、列宁和毛泽东等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  相似文献   

19.
1、17世纪以来,人们大都把认识论看作为知识论,其主要任务被概括为对认知及知识“基础”的发现与证明。在传统上,这一认识论被当作形而上学的一个部分,并成为笛卡尔开创的整个近代哲学的中心。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上,哲学面对着一些永恒的问题,但每一时代哲学研究的主题、重心及内部领域的划分却在不断变化,人们对“什么是哲学”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今天,传统  相似文献   

20.
对领导本质的再认识詹志春,程承坪领导本质问题是领导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哲学观不同,对领导本质的认识则不同。对领导本质的认识是否正确,在理论上对于确立领导者应遵循什么样的原理、原则和运用什么样的领导方法等都有重要影响。一、在探寻领导本质之前必须明确的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